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天,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很自然地联想起三年前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因为这两次都是伟大的人民群众运动。一一九一九年发生在天安门前的“五四”革命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统治,标志着中国革命现代史的开端。而一九七六年春天发生在天安门广场上百万人民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斗争,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吹响了向反革命阴谋集团进军的号角,预示了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現在欢度它的四十周年了。“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轉折点;我国人民特別是广大青年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建国第十个年头的今日来纪念这一节日是有重大意义的。“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运动,这个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現形式就是文化革命。“五四”运动之所以伟大,就在干它不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是一个伟大的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已经六十周年了。在五四时期发生的文学革命运动,也经历了同样的岁月。六十年采,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正在胜利地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地,六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天,我们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回顾一下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五四文学革命的光荣传统,更好地发展当前的社会主义文艺,仍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翻过身来,夺得政权。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就是要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相似文献   

5.
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学革命,诗歌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白话小说一起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白话诗的创作,实际上在“五四”前夕,新文化运动的酝酿阶段即已开始。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在1919年以前,就已经写下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其中,尤以胡适写得最早,最多,并且把它当成文学革命的实践和试验坚持下来。他们的白话诗,为中国诗歌的革命开辟了新道路。作为新诗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任务,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社会主义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是过去青年历史责任的继续和发展。回顾历史上青年走过来的艰苦曲折的道路和光荣革命传统,可以激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在提倡文艺大众化运动时期,秉持一种继承、批判、超越的姿态。瞿秋白用发展的眼光,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论定五四运动的性质,指出:“五四”话语是知识分子与大众隔阂的新的起源;“五四”是欧化与文学宗派主义的起源;资产阶级的“五四”知识分子已经发生蜕变,新的文化革命只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进行。瞿秋白断定,“五四”革命精神必将被继承,“五四”文化革命必将继续。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它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由于中国共产党是这样一个最伟大最正确最革命的工人阶级政党,所以它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地领导了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幼),彻底地改变了旧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而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的前夕,它是“五四”文化革命的信号;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又给新诗以直接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使它成为时代的号角。把新诗运动,同时也把新文化带到温州来的代表人物是郑振铎与朱自清。郑振铎1898年出生于温州,幼时曾与夏承焘一起在县城隍潭一家私塾里读书,1916年毕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不仅使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而且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获得了解放.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红船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土壤、阶级基础和文化养分.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00年前,中国青年振臂高呼,发起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国青年从此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激励一代代有志青年拼搏努力、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的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于一九二一年,收集了作者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一年间的五十六首诗。大部分写于一九二○年以后,是“五四”运动在诗歌方面最热情而豪放的反映。在《女神》里,诗人强烈地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热切地追求革命理想,热情地歌颂工人和农民,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燃烧着摧毁旧社会的熊熊怒火,贯串着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成为当时诗坛上一颗闪烁的明星,成为当时向往光明的青年的大(?)。《女神》的诞生,树立了“五四”时期新诗的创造和革新的榜样,勇开一代革命诗风,为新诗发展开拓了崭新的道路。它和鲁迅的小说一起,显示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实绩。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均简称《讲话》),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问题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讲话》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当时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指出了革命文艺的方向、方针和方法问题,为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四十年的文艺实践证明,《讲话》的根本精神和它所论说的基本原理,不但在历史上起了巨大作用,指导了抗日战争后期的解放区文艺创作和推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但这并不能说五四新文化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的启蒙运动已结束。相反,今天民主、科学仍然是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1814——1864年)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伟大领袖,是近代中国讨孔运动的先驱。他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讨孔运动。他把讨孔斗争同思想政治路线的斗争结合起来,同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使得这次革命运动对封建制度的基础与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正确评价他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作用,对于研究当时革命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四人邦”横行时期,这个问题被弄碍十分混乱,成了理论上和史学研究中一个禁区。“四人邦”被粉碎后,这种影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清除。因此,深入分析五四时期革命运动的特点,认真考察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活动,正确评价他的历史作用,仍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一) 以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创刊为标志而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1911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它是在民族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日益严重的基础上,在新的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的条件下爆发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正以继续跃进的辉煌成就,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这是伟大的十年。在中国,人们经历了翻天复地的社会变革。一个强盛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亚洲东部辽阔的土地上。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极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坚强成具,大大地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力量。曾经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的中国所发生的这种深刻变化,越来越强烈地吸引着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人民,鼓舞着和促进着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涨。这十年,也是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厉史上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它使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步入了历史的新阶段。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以早期共产主义知识份子为领导,以革命小资产阶级为巩固的同盟军,并结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了一条统一战线,共同向封建文学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终于取得了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妇女解放运动高潮。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继承了辛亥革命以来的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重大突破。本文从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独特背景出发,就这一时期妇女运动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1 中国小说,无论是从先秦神话算起,还是从魏晋志怪算起,总之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算是告一段落,划完了它的第一个圆圈。这是一种完全在中国自己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了的文学,它自有一个稳定、封闭的系统,和一条独特的运行轨道。如若没有“五四”运动,它或许还可以继续缓慢地运行下去。但辉煌已过,衰落难免,“五四”运动一来,猛然敲响丧钟,它的生命,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