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疆棉花光合,蒸腾作用基本特性与测试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北疆大田自然条件下,棉叶光合晴天日变化呈双峰和单峰两种形式。光合速率上午大于下午。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温度最高的15:00-16:00时,打顶前主茎自上而下第1和第4完全展开叶Pn最高,打顶后第1展开叶最高;Tr在打顶前后均是第1完全展开叶为最强。  相似文献   

2.
密植板栗树净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8年生密植板栗园“九家种”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板栗净光合速率一般为4-20mg.dm^-2.h^-1明显低于苹果,梨等果树;(2)Pn的日变化规律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为单峰曲线,而在生长盛期为双峰曲线;(3)Pn的年变化进程也表现为双峰曲线,其高峰分别出现在开花期及果实速生期,Pn的年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比较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其抚育间伐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m3、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元、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4.
正多边形的吻合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Pn是正n边形,K(Pn)表示正多边形Pn的吻合数。本文证明了当n〉6时,K(Pn)=6。  相似文献   

5.
该文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桩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首先定义度量单桩质量随机抽样检测.效果的验中概率Pn及其计算方法.对Pn计算分析的结果得到:Pn只与单桩不合格率P及抽样根数n有关.与单桩总根数N无关.同时,据计算给出了达到检测目的所必须的最少抽样单桩根数.  相似文献   

6.
以χ2(G)记一图G之全色数,Pn表n阶路,混合Ramsey数χ2(m,Pn)为最小正整数p,对于每个p阶图G,或者χ2(G)≥m,或者GPn。当m取任意正整数、n≤4时,本文得到χ2(m,Pn)的确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得到以下形式的Bernstein不等式:Pn(D)=∏^ks=1(D^2+2αsD+a^2s+β^2s)∏^n-2kj=1(D-λj),D=d/dx,λj,αs,βs是实数,βs〉0,β=maxβs,如果σ〉4β,则对任一指数型整函数f(x)∈Bσ,有‖Pn,(D)f(X)‖c≤│Pn(iσ)│sup│f(x)│。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伴随多项式的性质,证明了形如Cm1UCm2U…UCmgUPn1UPn2U…UPnsUPg-1的一类图在一定条件下是伴随唯一的。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2250kg·hm-2)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顷产2250kg高产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盛花期以前稳定上升,至盛铃期达最大,值为4.05gCO2·m-2·h-1,吐絮期尚保持较高水平。全生育期平均值为2.63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随生育时期的变化亦呈现单峰曲线,在盛铃期达最大值。值为2.69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出现时期较群体光合速率晚15~20天左右。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至中午14:00~15:00达最大值。群体呼吸速率日变化的趋势与光合相似,但其最大值较群体光合速率晚出现1h左右。盛花结铃期和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群体呼吸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之间的盛花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P钥原型及抗击ShortVector破译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DX有限机公司密码体制研究的基础上,论述P的型P的各种函数形式,Pn转化Pn环指过程,并分析SV算法攻击Pn问题,指出P体制所具抗击各种破译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系统发育理论为依据,结合科研与生产实际对小麦产量因素在产量提高过程中的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穗数为中心协调粒数与粒重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15个品种在9个环境中的15个性状的稳定性参数进行了估算;并利用不同方法对产量参数和其它性状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量稳定性表现是多个性状稳定性影响的结果;性状间是通过相互作用对产量发生作用的;单株粒重和株分蘖数的稳定性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在选择较为合理的稳定性状组成时,要综合考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3.
陶海霞  关欣 《甘肃科技》2010,26(13):175-176,100
选用辽宁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育成的主栽品种和新育成的品系为试材,研究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为水稻超高产栽培和超级稻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随品种更替,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量性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穗粒数逐渐增多,亩穗数在逐渐减少后,又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反映塑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即等效塑性应变增量和体塑性应变增量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正交流动法则,求得Tresca、Mises准则的塑性应变增量,再根据等效塑性应变增量的定义求得它们的相应等效塑性应变增量的值以及塑性体应变增量的值.对比研究发现,Tresca、Mises屈服面上均为某一常数;另外,两者的体应变增量均为零.若规定简单拉伸时两种屈服条件重合,则两者的等效塑性应变增量的相对偏差为15.5%;若规定在纯剪切时两种屈服条件重合,则两者相对偏差为零.  相似文献   

15.
以缓和加氢裂化数据为基础,对于两种典型的加氢裂化动力学模型--Stangeland模型和改进MHC模型,使用Shor最优化法进行了参数的拟合,比较了这两种动力学模型的结果、算法、复杂度以及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改进MHC模型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也可用于实际加氢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产丙交酯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丙交酯是由乳酸制备聚乳酸的中间体,其产率偏低是制约聚乳酸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寻找合理的催化剂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采用氧化锌、三氧化二镧、钛酸镧复合氧化物等催化剂催化乳酸脱水,继而裂解环化成丙交酯。产物的纯度和结构分别通过熔点测定,X射线光电子  相似文献   

17.
坡面产沙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坡面产沙计算是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的基础.本文基于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在概化的坡面上考虑影响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及其水力学关系,推导出坡面产沙量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坡面产沙实验资料对比,说明提出的坡面产沙计算公式结构合理,待定参数确定后可以作为预测坡面产沙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依赖Tresca和双剪应力屈服函数均值的屈服准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使Mises屈服准则线性化,在HaighWestergard应力空间,将Tresca与双剪应力屈服函数相加并取其平均屈服函数来作为新的屈服准则简称MY(平均屈服)准则,给出了该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屈服轨迹与单位体积塑性功率表达式·精度分析与算例表明:MY准则是一个线性屈服准则,其与Mises准则最大误差不超过39%,平均误差不超过195%,该准则的单位体积塑性功率表达式也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3种屈服准则的屈服面形状和大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变换的方法对岩土塑性力学中的莫尔--库仑准则、卓柯--普拉格准则、广义双剪应力准则以及其屈服面进行了研究,从数学上论证了屈服面的形状和大小,并对3个屈服准则的特殊情形分别与 Tresca,Mises 和双剪应力屈服准则对应,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密度与施肥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吉育35在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降低.施氮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施氮对单株荚重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百粒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后降,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为220000株·hm-2、施氮量为9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