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流言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政府微博的出现为消除网络流言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了政府微博与网络流言的关系以及政府微博对网络流言的作用,指出政府微博应对真假流言时效果并不明显,政府微博并不能担负起遏制网络流言的重任,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微博社交网络社区挖掘方法多是基于网络结构进行,忽略了节点本身行为的重要性,并且不能同时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网络结构适应性和社区挖掘的高效性。为缓解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距离和内容相似度的微博社交网络社区划分方法,该方法在考虑微博社交网络结构的同时兼顾了网络中节点的历史微博内容,通过对历史微博数据的分析提高社区划分的精确度。文中对Louvain算法和其模块性的修改使用,保证了该方法能够处理大规模网络数据,同时又能保证社区挖掘的效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挖掘微博网络社区结构,对学术研究和商业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增强,QQ、MSN、Fetion等网络交流手段被广为使用。而微博正以其实时发布的特点成为大家热衷的网络活动。本论文从我国“微博侵权第一案”——金山起诉奇虎360董事长周鸿袢微博名誉侵权案出发,指出了我国当前微博侵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保障微博用户合法权益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微博像一个广场、或者一个大茶馆,是公共场所;而微信就像小酒吧、小饭馆,更适合比较亲密的朋友,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的确,相对于微博而言,微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来更好的互动性和更强的针对性。如今,全民"摇一摇"的移动互联"Style"已经蔓延到政府部门,以"摇一摇"为标签的微信与政务的结合,已经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平台,渐有悄无声息比肩政务微博之势。  相似文献   

5.
微博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网络交际用语,因其鲜明的口语化书面体特征引起语言学家们的持续关注。作为会话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隐涵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微博语言的言外之意。文章从话语隐涵理论视角对近年流行的微博语言进行剖析,阐释微博话语隐涵生成机制,指出人们能够借助网络语境和认知因素推导出微博的隐涵意义,同时也探讨了该隐涵意义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王森萍 《科技信息》2012,(34):I0049-I0049
微博问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微博问政不但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渠道,而且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理性看待、正确引导,合理使用微博进行网络问政,可以实现虚拟社会管理创新与现实社会管理创新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微博反腐     
《信息化建设》2013,(9):31-31,33,35
新媒体时代,草根话语权凸显,网络反腐风起云涌。伴随着大批网络反腐的成功案例,公众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而网络反腐带来的虚假信息、泄密同样值得深思。微博反腐的利弊对抗,究竟谁更胜一筹,我们搜集了新浪和腾讯微博上的精彩观点,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8.
近日,又一省部级腐败官员落马:由《财经而杂志副主编罗昌平通过微博实名举报的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广大网民在中国的反腐倡廉路上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从“天价烟局长”到“房叔”、“表叔”,再从最轰动的安徽亳州的“自首式”微博直播举报,到最荒唐的江苏深阳“微博开房”事件,无一不让人们感受到网络的无孔不入以及人民群众的“雪亮眼睛”.梳理近年来的网络反腐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用网络手段反映官员腐败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微博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其中微博用户之间构成复杂的关系。本文根据复杂网络性质以及邵峰晶教授提出的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的复合网络,分析了微博传播特性以及通过网络的退缩运算得到不同用户类型的复杂网络子网。分析了微博复合网及其子网的网络结构,得出微博复合网以及子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宋延涛  李大旭 《科技信息》2010,(30):I0234-I0234
微博是继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之后又一基于web2.0技术的产物,是一个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即时通讯功能于一体的用于即时发布消息的新型博客系统。文章认为,微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其未来发展应该走向多元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是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寓教于乐,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博话题的情感分析是分析出微博话题中隐含的情感并实现对微博消息的分类,该研究可以帮助网络监管人员和政府机关人员针对网络舆情及时做出积极有效的决策。微博话题情感分析的核心任务是分析微博话题中每条微博消息的情感倾向。本文提出的中文微博话题的情感分析是在基础情感词典之上,通过提取并构建程度副词、网络用词和否定词等相关词典,实现对基础情感词典的扩充,最后通过权值计算得到微博消息的情感极值,达到对微博消息进行情感分类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作为其中一种社交网络平台,深受当代大学的喜爱,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微博对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显著。本文首先界定了微博的涵义,分析了微博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两面性影响,提出微博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健全微博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师生自律、道德教育,加强对社团、班级微博的管理;利用官方微博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从而形成多方面教育的合力机制做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蕾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8):118-120,123
微博的兴起使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方面均呈现出新的形式与特征。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以来发生的微博群体性事件现状进行了分析。社会转型期的矛盾聚积和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是微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网络舆论平台的开放性以及网络监管的缺乏是网络原因,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以及名人效应扩大影响是个体原因。控制微博群体性事件应当从政府政务公开、网络秩序监管、利益表达机制、网络宣传教育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用户的日益增多,微博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话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微博不仅引领和创造网络新话语,更重要的是微博舆论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大量的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纷纷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文章将通过对微博文化的分析,来论述微博文化对网络新话语和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的互联网是淘宝的天下;一年前的互联网是团购的天下;而时至今日,织围脖无疑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运动。在经历了SNS人际网整合及众多网络公共社会事件之后,无论网络达人还是公共社会名流,都已无法摆脱微博的影响。当一个拥有20万粉丝的微博账号被叫价50万仍嫌亏本的时候,人们意识到:社交网络平台整合所引发的能量远比当初想象的要大,其已形成覆盖互联网的一场蝴蝶效应,而如何利用这场风暴来增强自身营销力,是身处其中的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是新媒体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网络平台,政务微博群的协同发展对于政务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可视化、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4个社会网络特征指标对北京市政务微博群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核心政务微博在信息扩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社会网络结构密度较高,政务微博群社会网络聚类成多个子群。需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政务微博建设,推动政务微博群协同发展,优化政务微博群子群建设。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建设》2013,(11):1-1
从中央高层亲密“触网”到地方领导心牵“网事”,从各地“两会”网络直播到政务微博、官员微博纷纷开设,网络问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执政理政新方式,推动着中国民主政治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以新浪微博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树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探索微博舆情的传播规律及其对策。依照微博的传播特征及网络舆情生成规律,给出了微博网络舆情扩散树的定义及其构建方法;根据树的数理特征,揭示了基于扩散树的微博网络舆情"孤树"和"森林"传播规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扩散树特征,从舆情信息及时感知、官微澄清事实真相、积极培育微博红客、严厉惩处微博水军、政府官员谨言慎行、事件定性定论慎重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微博网络舆情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微博用户之间通过关注行为形成复杂的微博网络关系圈子。高校图书馆微博关系研究是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来对图书馆微博网络关系圈子之间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进行分析。UCINET软件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它具有强大的矩阵分析功能,在高校图书馆微博关系研究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详细讨论了如何利用UCINET软件,选择一定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揭示高校图书馆微博网络内部结构,以便为其微博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