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淬火介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850℃保温1h,火淬,350℃时效1h,空冷。时效温度对合金性能有显著影响,在400℃以下,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增大,而塑性无明显变化;在400℃以上,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显著增大。淬火介质的类型和温度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常温水是理想的淬火固溶介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阻法、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含复合稀土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复合稀土以及采取合理的热处理工艺(820℃-800℃保温15min室温油淬 150℃时效150min 50℃水保温10min),可以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形状记忆合金,同时合金的相变热滞最小。X射线衍射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在150℃时的试样中的马氏体有序度较高,时效温度在200℃时,合金中马氏体板条中均衡的层错亚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大量的位错,时效温度达到250℃时,合金已发生了贝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磁粉晶化制备纳米晶磁材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纳米晶复合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明显地影响纳米晶的形成及其磁性能,热处理温度为700℃时,纳米复合磁体可以获得较好的磁性能。该研究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Ni-W-P非晶合金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电沉积Ni-W-P非晶合金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其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变化规率。结果表明,镀态Ni-W-P合金在300℃以下温度热处理后,仍为非晶态;随温度升高开始晶化,到500℃时晶化过程结束;其腐蚀速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增大,于500℃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2Cr1MoV小壁厚(S≤15mm)钢管国标热处理工艺及产品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壁厚钢管最佳的正火温度在950℃~970℃。依据此工艺进行热处理的钢管在优化材料物理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原材料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铝合金表面硬质涂层质量,对7A04铝合金固溶处理后两种不同时效工艺进行对比,确定了适合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硬质膜的热处理工艺。在确定镀膜时间后,通过对溅射功率的改变,探索出最适合镀膜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固溶时间相同时,采用分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比采用任何单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都要适合限制镀膜时间和温度的磁控溅射方法。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硬质膜最佳镀膜工艺为:470℃×60min水淬+120℃×3h功率210W×5h。  相似文献   

7.
在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拉丝模高速线抛光机。利用线抛光工艺代替传统的针磨工艺对拉丝模进行修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修整质量和生产率,且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线抛光工艺及线抛光机的结构原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常压烧结工艺,考察适用于制备细孔径Al2O3基泡沫陶瓷过滤器的最佳烧结温度方法.通过对泡沫陶瓷烧结工艺的研究,得出最佳烧结温度为1 400℃,保温时间为3 h,可得到抗压强度为2.71 MPa的细孔径氧化铝基泡沫陶瓷过滤器.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得良好的组织和较高的硬度,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淬火+180℃×2次回火,最佳工艺下的试验模具钢比Cr12MoV模具钢磨损量减小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比分析了常规热处理工艺与LTMT工艺所生产的硅青铜挡块性能上的差异,得出了LTMT工艺为较佳生产工艺,并分析研究了LTMT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最佳工艺为:淬火温度900~950℃,保温时间0.5~1h,变形程度50%~70%,时效温度450~500℃,时效时间3~5h.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成型工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热模压工艺,考察了一种新的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型加工性能。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实验考察了成型工艺条件:成型温度、热处理温度、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和保压时间对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增大成型压力还会降低材料的冲击强度。就材料的综合性能而言,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为:成型温度345~355℃,成型压力10.0~12.0MPa,保压时间100~120min,热处理温度17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进粉煤灰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制造工艺,对摩擦制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200℃,热处理时间10 h,制备的粉煤灰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细江蓠硫酸酯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资源丰富的南海海藻细江蓠的高值化利用,对细江蓠硫酸酯活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采用能有效保护硫酸酯基团的方法提取细江蓠硫酸酯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加水量与多糖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细江蓠多糖产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加水量>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3 h,加水量60倍,浸提温度90℃.多糖产率可达13.42%.  相似文献   

14.
1420Al—Li合金模锻件热处理新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 14 2 0Al-Li合金模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按设计方案进行了热处理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 ,并运用金相、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影响14 2 0Al-Li合金模锻件强度和韧性的微观机制 ,获得了 14 2 0Al-Li合金模锻件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结果表明 :合金经 4 5 5℃× 170min固溶淬火 ,14 0℃× 12~ 16h时效工艺处理后 ,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σb≥ 4 93MPa ,σ0 .2 ≥ 398MPa ,σ≥ 12 9% ,达到最佳的强韧性效果。同时 ,对该合金的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NM600耐磨钢应用于恶劣工况下的耐磨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各热处理参数,包括淬火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等,对于试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是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功、布氏硬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伸长率先小幅上升再缓慢下降,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功和布氏硬度均呈下降趋势。试验钢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主要是板条马氏体、还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在860℃淬火保温30 min,200℃回火保温60 min。所获得的最优工艺性能为:抗拉强度1 956.2 MPa、屈服强度1 566.7 MPa、伸长率12.7%、-20℃冲击功19.2 J、布氏硬度576.5 HB。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Ni45粉末堆焊层耐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找出了加热至950℃,以不同冷却后堆焊层的磨损量(△G)与磨擦时间t的关系(△G-t),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后的△G-t关系,淬火后经不同时间500℃回火后的△G-t关系,结果表明,经950℃水淬+500℃回火2h,堆焊层有最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速钢模具的预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淬火及其冷却、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刍议高速钢模具的热处理工艺,以此推动高速钢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强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参数及影响强度机制等方面综述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力学强度的影响。综合认为,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木材强度影响程度不同。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等部分木材强度逐渐下降;但当处理温度较低时,抗弯弹性模量和表面硬度有所增加,随温度升高,其强度值将下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木材半纤维素、木素和纤维素定性变化规律是相同的。热处理过程与木材初始状态(含水率和干燥方式),以及热处理参数(温度和时间)交互作用对木材强度影响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对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的资源环境特性和加工时间、加工质量、加工成本、资源消耗、环境影响5个绿色制造目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面向绿色制造的表面热处理工艺中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某工件表面热处理加工中的热处理设备选择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运用DTA、XRD和SEM等现代分析技术对CaO(MgO)-Al2O3—SiO2系矿渣微晶玻璃的核化晶化温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炉渣引入量和热处理制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高炉渣引入量为45%时,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和透辉石(CaMg(SiO3)2),材料结构均匀致密,性能良好。本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退火温度670℃;核化温度850℃,晶化温度970℃,各保温1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