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发表了两篇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文章。一篇是关于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介绍了作者洪加威同志近年来在这领域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所获得的成果。作者还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颇具见地,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田焕芳  李建奇 《科学通报》2006,51(14):1617-1631
Gabor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电子全息干涉成像的基本原理, 随着相干场发射电子枪的发展, 到现在为止, 电子全息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评述了电子全息的发展、基本原理以及在磁性、超导和异质结等材料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对这一研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很多人(Kramer、Chodos、等)致力于研究五维理论。他们发展了Kaluza理论,建立了一个统一引力场、电  相似文献   

4.
葛明兰  熊杰明  王利生 《科学通报》2009,54(10):1419-1423
基于理论线性溶剂化能模型 (TLSER), 应用半经验分子轨道能AM1法计算烷烃、芳烃、醇类、氯代甲烷等34种有机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的量化参数, 建立了描述有机溶质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基磺酸盐 ([BMIM][CF3SO3]) 和1-丙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PDMIM][BF4])中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i的理论预测模型. 该模型能够解释溶质和离子液体(IL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适于估算有机溶质在ILs中的γi. 研究结果可能为针对具体不同的反应或分离过程等实现有效的ILs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曾广植 《科学通报》1960,5(12):359-359
利用同位素作示踪的时候,合成标记的有机化合物是很重要的一环。一般的办法是采取化学合成、化学交换、或生化合成的方式。这些方法手续都很繁琐,人们感觉有必要寻找更好的新途径。由最早齐拉-却满斯(Szilard-Chalmers 1934)的利用有机卤化物来制造没有载体的同位素的启示,发展了利用反冲原子以标记有机化合物的方法,继之有利用加速离子来代替反应堆中的热原子以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后来发现,以同位素直接替换有机化合物中的相应元素  相似文献   

7.
蔡国强 《科学通报》1988,33(20):1599-1599
本文用CNDO/2方法以模型分子 Cp_2Ti(u-H)_2AlH_2NH_3(Ⅱ)、 Cp_2Ti(u-H)_2AlCl_2H_2O(Ⅲ)  相似文献   

8.
陶坤 《科学通报》1956,1(7):95-95
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于1956年5月6日召开了一次“有机化合物名词座谈会”,来讨论现行有机化合物命名法则的补充修订问题和汉字拼音化后化学名词采用外来语的范围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曾昭抡、纪育澧、王序、袁翰青、许印章、黄新民、杨葆昌、唐有祺、陶坤等。王葆仁、张青莲、钱保功等提出了书面意见。另外还邀请了刘泽先等列席讨论。会议由曾昭抡主持。  相似文献   

9.
设x_1,x_2,…为一串独立同分布(iid)变量,而φ(x_1,…,x_m)为x_1,…,x_m的对称函数,则U_n=(n/m)~(-1) sum from to 1≤α_1<…<α_m≤nφ(x_(α_1),…,x_(α_m),n≥m称为以φ为核的U-统计量。设对某个r≥1有E[|φ(x_1,…,x_m)|~r]<∞.(1)迄今为止,文献中对U-统计量的研究,多限于r=1和r=2的情况,最近我们研究了一般的r≥1的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气光化学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从而导致了对地球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目前这一工作已经超出了问题所研究的范围。近几年来,对大气的组成,以及在大气中所发生的化学过程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大量的收集。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已经查明有机物质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是与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是不一致的。我们  相似文献   

11.
TiAl化合物反常力学性能的电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胜娣 《科学通报》1991,36(5):390-390
TiAl、Ni_3Al等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存在屈服强度σ_y(T)随温度升高呈现极大值的所谓R现象而受到关注.因它们可望成为高温结构材料,又因TiAl化合物比重轻而受到更多重视.但这类化合物在室温下较脆,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富铁硼化物FeB的电子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钟凤兰 《科学通报》1995,40(20):1845-1845
过渡金属硼化物结构的成键类型和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固体、金属、物理化学各领域科学研究者非常感兴趣而又有很大争议的问题.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很难用能带理论对它进行计算.本文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富铁硼化物FeB进行了价电子结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力学、电学、磁学等物理性质进行了定量、半定量计算或定性的解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这里仅报道对FeB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3.
hcp结构稀土金属热膨胀的电子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纾民 《科学通报》1989,34(6):415-415
一、引言 在文献[1]中,作者已建立了固体热膨胀的电子理论,并应用到一些轻金属,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试图应用该理论,并结合文献[2]中确定的关于hcp结构稀土金属的位能函数,计算这类金属的线胀系数和Grüneisen常数,并绘制点阵常数与温度的理论相关曲线;导出它们的关系方程。为了进一步检验理论结果,我们还计算了理论线胀系数与熔点的乘积,把它  相似文献   

14.
章元琦 《科学通报》1965,10(5):437-437
第二维里系数是联系气体的宏观热力学性质与微观分子力学参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在实用上可表示真实气体的状态,而且在理论上还可以验证和发展分子作用势模型,确定分子力学参量,从而预测物质的其它宏观性质。因此,研究第二维里系数是一个既有实用意义又有理论意义的课题。我们建立了一套精密测定第二维里系数的设备(见图1)。其可测温度范围为60—120℃,恒温至±0.01℃,压力测视到±0.01毫米汞柱,真空度可达10~(-5)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5.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总被引:187,自引:28,他引:159  
余瑞璜 《科学通报》1978,23(4):217-217
最近十六年中,作者在鲍林的金属电子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它是周期表第六周期和以上78个元素的、上千种晶体与分子结构;结合其它现代实验如中子衍射、电子衍射、微波分析、穆斯鲍尔效应、迴旋共振、正电子湮没、康普顿谱线外形等等实验;经过考验的理论如能带理论、共价键理论、电子浓度理论等等;以及一般的金相平衡图、磁学、力学、热学、电学和其它物理性能等的分析,检查,再分析等反复多次的综合总结。在一级  相似文献   

16.
直到现在,在人类的实际活动中应用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都是由碳、氢、氧、氮,以及比较少的氮、硫和磷组成的,也就是由目前门捷列夫周期系中的101种元素中的4—7种元素组成的。上述的前四种元素,在形成天然有机物质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叫作有机原。  相似文献   

17.
对称性自发破缺和费米液体理论作为凝聚态物理的两大基石是我们理解凝聚态物质的结构、物性、相变的出发点.在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电子关联效应有可能导致超越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新的有序形式和与之相应的新的元激发形式.这些新的有序形式往往与量子力学特有的非局域性相关,并伴随着低能规范自由度的涌现.为此,有必要扩展传统的朗道理论范式,使我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提升到量子波函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高仕安 《科学通报》1988,33(2):89-89
近年来,Bank,Laine,Gundersen,Langley等人应用值分布论对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复振荡理论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有价值的结果。本文进一步研究当A(z)是整函数且是e~(αx)(α是非零复常数)的有理函数(即A(z)=B(e~(αx))=B(ζ),B(ε)是在0<  相似文献   

19.
砷化镓光导开关的畴电子崩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鸿  阮成礼  郑理 《科学通报》2011,56(9):679-684
在分析半绝缘(SI)砷化镓光导开关(PCSS)中丝状电流(流注)形成和传播的实验结果 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增益砷化镓光导开关中的畴电子崩(EAD)理论. 该理论完善了EAD 概 念, 揭示了高增益GaAs PCSS 中局域内的强电场作用和高载流子密度效应使非平衡载流子 密度稳定增长, 从而导致流注形成. 应用EAD理论合理地解释了GaAs PCSS 中电流丝的形 成和传播, 解释了在器件两端的偏置电场低于载流子本征碰撞电离的电场阈值条件下器件 中存在载流子雪崩生长等实验现象, 结果表明在这类具有转移电子效应的半导体器件中, EAD 理论是分析流注形成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0.
陈念陔 《科学通报》1978,23(10):613-613
溶解现象是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两种物质的相互溶解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同种分子和异种分子之间引力的差别。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与很多因素(如分子的极性、极化度、分子间生成氢键的情况、分子络合物形成的可能性等等)有关。因此,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