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过程,在国有企业中是逐步获得劳动用工和薪酬决定权,实行全面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化的保障体系,以及逐步建立现代人力资源体系的过程;在非国有企业中,则是逐渐完善和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体制内外共同变革的转型路径对企业外的劳动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参考     
我国1995年起逐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从明年起逐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到1996年底,可基本实现全面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目标。据劳动部介绍,从1986年全国劳动制度改革以来,目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或合同化管理的职工已有4500多万人。广东、安徽、海南等省已制定发布了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办法,其他一些省市区也正在制定或审议中。建立劳动合同制度是贯彻实施《劳动法》的一项基础工作,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实现两种用工制度的并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在一些具体政策上,应适当照顾差别,区别对待。新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必须全部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原有固定职工也要订立劳动合同。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注意适当照顾老职工、女职工和病残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事实劳动关系制度存在偏离劳动法宗旨、法律规则失调的缺陷,应把其纳入劳动合同制度加以改造,具体的路径是把"用工"作为劳动合同订立的一种形式,以"用工"建构的劳动权利义务作为未来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卫 《甘肃科技》2001,17(6):62-62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责权利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必须从铁路沿线艰苦地区的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铁路沿线艰苦地区劳动用工制度上应给予宽松政策,用工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做到统筹就业,择优使用,灵活调节,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1 改革用工制度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是以“人”为中心的深层次改革,触及的是传统观念和职工的切身利益。要使用工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有职工群众的真心拥护这个前提做保…  相似文献   

5.
广泛推行劳动合同制,是当前我国劳动制度改革的重点。劳动合同制,就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做到工人和企业互相选择、平等协商,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来确定和调节劳动关系,改变目前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和录用工人的办法。然而,怎样才能使劳动合同制这一重大改革得以广泛而顺利的推行呢?我们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广泛推行劳动合同制,就必须确立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第14条和《劳动法》的第20条的比较,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变化,建议用人单位遵循《劳动合同法》前提下,走出用工的误区,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保持劳动用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伴随着地勘单位战略性结构调整及改组、改造、改制工作的深化所必须面对和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三项制度"改革中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思想问题最多、直接影响队伍稳定和改革成败的重大制度改革。本文结合地勘一院撤队组院几年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实践,就其中的若干问题浅述已见。  相似文献   

8.
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责权利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必须从铁路沿线艰苦地区的实际出发.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在铁路沿线艰苦地区劳动用工制度上应给予宽松政策,用工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做到统筹就业,择优使用,灵活调节,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相似文献   

9.
朱琪媛 《科技资讯》2006,(20):170-170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是用工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传统观念的更新转变,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使企业和职工能够明确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因此应他们健全较完整的全员劳动合同制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内部3项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切实解决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该文从H公司管理实践出发,研究提出了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种种非议,一时间众说纷纭。那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制度,《劳动合同法》中的对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度又有那些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梳理,以便更加清晰地认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甘露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3):137-140
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总体上和谐稳定。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需要强化政府的有效监管,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工资分配秩序,全面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营造倡导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当前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改进途径和各种形式用工的比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及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保持固定工的用工比例,克服“铁饭碗在手”等隋性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是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了改变工资结构、劳动结构等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大秦铁路的劳动组织和用工制度,指出调整生产力布局是改善劳动组织的基础,建立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薪酬分配制度是改善劳动组织和用工制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修建国 《科技信息》2007,(28):247-247
●当前,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这类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高校劳务派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新型用工形式,由于该制度合经济性,备受公司企业青睐。随着高等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开始引入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利弊互见,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权益时有侵犯,《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范。高校劳务派遣亦应在《劳动合同法》规范下运行,尽管高校用人制度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涵义、特征及其利弊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劳务派遣实际予以阐述,最后提出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以及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保险业销售人员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代理人制度已经无法与社会及行业发展相适应,严重制约保险行业的发展,影响保险服务质量,保险业用工制度改革迫在眉睫.该文从保险代理人制度的现状入手,分析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保监会《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征求意见稿)》(2012年),提出我国保险业销售人员用工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结构有着重大调整,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劳动争议日趋复杂并数量急剧上升,作为处理劳动争议基础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现实的需要有相当不足,处理程序模糊不清,在法理上也是争议不断,而十八大之后,我国关于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争议的需求更加强烈。通过研究,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李春平  王毅欣 《科技资讯》2011,(28):169-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后,对原有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用工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与企业原有的用工模式及思路发生了碰撞。依笔者自身工作经历及对《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同时结合笔者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各种学习研讨心得,了解到企业在实施《劳动合同法》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背景,从企业用工角度,浅谈企业应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用工风险,以保障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就业机会、就业竞争力不平等,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方法。同时,由于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关系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笔者在进一步研究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影响,从而为提高和谐劳动关系的持续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