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目前其现存植被主要包括人工次生林植被、园林植被和园地植被等几大类,其中人工次生林植被包括南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针叶林和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等,并可进一步分成13个群落类型。对13个人工次生林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人工林占优势,物种多样性低,群落层次不明显.多数群落处于演替前期。  相似文献   

2.
岭南山地地处江南古陆北缘,是皖南山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计有种子植物136科,553属,1185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其中以温带区系成分为多,但也有丰富的南方热带成分,表现为南北过渡之性质。有些南方热带成分还以岭南山地及其北缘附近为分布北界。因此,在区系区划上,本区应与30°N 附近以北的皖南其它区域区别开来。在植被区划上,宜将30°N 附近一线作为划分皖南境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之分界线。  相似文献   

3.
深圳笔架山公园的植被类型及主要植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目前其现存植被主要包括人工次生林植被、园林植被和园地植被等几大类,其中人工次生林植被包括南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针叶林和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等,并可进一步分成13个群落类型.对13个人工次生林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人工林占优势,物种多样性低,群落层次不明显,多数群落处于演替前期.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长期以来,在自然区划和植被区划中都被确认为属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这个地带的确定,与秦岭——淮河线被确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南京位于常绿阔叶林带的北部边缘,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地区,植被类型属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究竟在南京有没有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存在?南京  相似文献   

5.
闽北建溪流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地处福建省北部包括蒲城等六县的建溪流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区系成分、外貌、结构、主要种类的综合特征和群落演替趋势等特点。据统计49块样地共10,600平方米面积的群落种类组成中,含维管植物216种,分属于64科123属;其中单种与寡种属分别占总数的66.7%与27.6%。植物区系以包括泛热带、热带分布的成分占优势,分别达科、属总数的45.3%与53.3%。全流域区树种以栲树、苦槠、甜槠与木荷为主。基于对群落区系成分、外貌与树种年龄结构等分析表明,该区群落是从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丽水生态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 ,植被保存良好 ,动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对丽水山地的植被调查 ,勘明该生态示范区内植被和群落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 8大类共 1 1 4种 .丽水山地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层特征较明显 ,总的可分为三个层次 :海拔 80 0 m以下以暖性针叶林、栲类林等为主 ;海拔 80 0~ 1 3 0 0 m山地以温性针叶林、甜槠木荷林等为主 ;海拔 1 3 0 0 m以上则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丛等  相似文献   

7.
九龙大雾山北坡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地等几个基本类群,它们均属次生性植被,其中以灌丛和草地分布面积最广,常绿阔叶林面积较小且多分布于山谷地带.大雾山北坡的常绿阔叶林是华南常绿阔叶林的组成部分,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的雨林结构特色.由于生态条件的优越,草地和灌丛等植被类型能以顺向演替而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8.
上海位于北纬30°23′~31°37′,东经120°50′~121°45′。西北邻江苏省,西南邻浙江省。土地面积约6000 km~2。根据上海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不同植被类型组合和植物区系成分,将上海植被划分为2个植被地带,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个植被区,12个植被片。  相似文献   

9.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天童及周边地区的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包括五个类型:常绿阔叶林退化前期群落、落叶阔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以及灌丛群落.通过对退化植被各群落类型的区系分析,得出了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的区系组成特征,具体如下:(1)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的植物区系包括72科138属204种,其物种多样性低于常绿阔叶林的成熟群落;(2)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一致,表现了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是热带向温带的过渡;(3)人类的干扰导致了各退化群落中国特有成分的下降;(4)各退化群落类型与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科、属和种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天童及周边地区退化植被保持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特征,从植物区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恢复为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位于北纬30°23′~31°37′,东经120°50′~121°45′。西北邻江苏省,西南邻浙江省。土地面积约6000km~2。根据上海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不同植被类型组合和植物区系成分,将上海植被划分为2个植被地带,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个植被区,12个植被片。  相似文献   

11.
深圳围岭公园植被类型及主要植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深圳围岭公园的实地调查,认为深圳市围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其原始植被已基本被破坏.目前其现有植被可分为南亚热带次生人工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主要植物群落有南亚热带常绿灌木林、台湾相思林、马占相思林和桉树林等.对围岭公园植被、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等进行分析,进一步与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比较,结果表明围岭公园的次生人工林种类组成简单、种类较少,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其优势种突出,优势种群多数处于一、二、三级立木阶段.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三清山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怀玉山脉的东段,北纬28°56′,东经118°04′,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三清山现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区。 2.植物种类丰富,初步统计约有种子植物130科,480属,1100多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以亚热带和热带成分为主,与浙南的九龙山最为相近。 3.本地区主要有五个植被型组:Ⅰ、阔叶林;Ⅱ、山地矮林;Ⅲ、针叶林;Ⅳ、竹林;Ⅴ、沼泽.常绿阔叶林为本地区的基带植被;本地区的特色植被为华东黄杉林和猴头杜鹃林。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三清山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怀玉山脉的东段,北纬28°56′,东经118°04′,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三清山现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区。 2.植物种类丰富,初步统计约有种子植物130科,480属,1100多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以亚热带和热带成分为主,与浙南的九龙山最为相近。 3.本地区主要有五个植被型组:Ⅰ、阔叶林;Ⅱ、山地矮林;Ⅲ、针叶林;Ⅳ、竹林;Ⅴ、沼泽。常绿阔叶林为本地区的基带植被;本地区的特色植被为华东黄杉林和猴头杜鹃林。  相似文献   

14.
金光湖植被主要是以木荷、红楠、米槠、青冈等种类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其种类组成特点说明该地区植被在垂直结构上处于由南亚热带季雨林带向山地常绿阔叶林过渡的分界线上,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在群落结构和组成特征方面的比较结果也说明金光湖植被具有由南亚热带雨林向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性质,区系比较结果表明金光湖植物区系与相邻地区的植物区系联系密切,且这种联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从北向南大致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通过对华东地区自然地理成因、气候和土壤状况的介绍,从不同生境角度分析了华东地区原生植被类型、次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栽培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
崇明岛地区以前孢粉研究资料较少 ,通过对崇明岛北侧的CY孔作了高分辨率的孢粉研究 ,详细地划出了大西洋期以来的 9个孢粉组合带 ,并结合邻区钻孔孢粉资料研究 ,恢复了该区植被、气候演化的 7个阶段 .从大西洋中期起植被依次为 :中亚热带含落叶树的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北缘以松、栎为主的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北缘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 .气候经历如下的波动 :热暖潮湿—暖热湿润—温和略干—温暖湿润—温暖略湿—温而略干—温暖湿润 ,这种气候的波动与世界性的气候变化相一致 ,而且与海平面变化相吻合 ,从而为该地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提供了丰富的孢粉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顾雪萍  蔡延 《江西科学》2008,26(2):334-336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阉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8.
湖北植被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系生态环境,分析了湖北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并根据不同植被类型的组合,植物区系成分以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的一致性,将本省植被划分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个植被地带,6个植被区,19个植被小区。并探讨它们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划分江苏植被带界线的新尝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江苏7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分析了影响江苏植被分布的生态因子,并对照江苏7种主要常绿阔叶树种分布的热量指标,以及现在残存自然植被的状况,以寒冷指标(CI)-3.0(℃·月)、-5.0(℃·月)的等值线为基础,对江苏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植被界线的划分作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用样方法对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水山片的植被类型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具7种植被型和11种植被亚型,地带性植被是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等组成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群落结构较简单。滑水山具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和顶极群落,体现出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