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蒙古、突厥之图腾崇拜再探讨——“蒙古先民以狼为图腾”说质疑》一文推出的“蒙古先民以‘鹿’为图腾,‘狼’是突厥人的图腾”以及“突厥以狼为母系之始祖,以鹿为父系之祖,而蒙古人则称狼为父系之始祖,鹿为母系之始祖”等见识,存在诸多疑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资料基础薄弱,论据不充分,从而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探讨“天鹅处女型”故事类型为何被布里亚特蒙古人当作族源传说的原因。文章认为人与动物婚配的异类婚故事在一些民族中被提升为建国神话或族源传说,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故事类型满足了建国神话和族源传说叙述模式的需要。而包括布里亚特蒙古人在内的北方古代民族的萨满教可以将异类婚故事中的动物配偶纳入到自己的神灵体系当中,从而在部落祖先和天神之间建立血缘纽带。  相似文献   

3.
突厥语民族和蒙古族由于相同的游牧经济生活、共同的萨满文化背景、错综复杂的族源关系和频繁的历史接触,他们的英雄史诗之间具有诸多的共同特征。本文通过哈萨克英雄史诗《阿勒帕梅斯》和蒙古英雄史诗形成、发展规律和结构类型的比较研究,阐释了突厥英雄史诗和蒙古英雄史诗传统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鹰的医院     
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尔马市有一所独特的医院,它专为各种鹰治病。起初,它曾引起人们的各种议论和怀疑。但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所非常必要的医院。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狩猎的兴趣越来越大。职业猎手和业余爱好者向野生动物轮番发起进攻,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和水里游的,无不属于“围剿”对象,就连那些栖息在崇山峻岭的老鹰也难逃厄运。尽管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遭到杀害。以鹰为例,每年约有8万只死于枪下。一些动物学家指出,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一些有害的野生动物也可加以驯服  相似文献   

5.
木乃热哈 《凉山大学学报》2003,5(2):150-153,159
凉山彝族为世系继承的幼子继承制,男女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婚姻上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同等级内存在等弟差别和变相的买卖婚姻。  相似文献   

6.
加强麝类资源管理刻不容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麝类资源急剧减少、现存麝类已珍稀濒危的严峻现实,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麝类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是我国自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后,第一批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物种。麝类(Moschusspp.)属偶蹄目,麝属,是亚洲特产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老挝、越南、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韩国及蒙古等国家。我国是世界上麝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蕴藏量一…  相似文献   

7.
《伊利亚特》和《蒙古秘史》均是以史实为依据,以美女为引线、以神话为外衣,以勇猛善战的英雄为主要歌颂对象的英雄史诗。它们共同反映着人类从原始部族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的掠夺性质,反映着人们崇尚勇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8.
“洪水之娲 ”曾给史前时代的先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也被后世的子孙 们传扬了几千年。立足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重新论证了“洪水神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洪水神话”与考古发现的对应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之娲”曾给史前时代的先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也被后世的子孙位传扬了几千年。立足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重新论证了“洪水神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家们常把词汇看作反映使用语言人民的历史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可以从词语研究历史,也应该从历史研究词语。比如我们不了解远古盛行姑表婚的情况,就很难理解古人把岳父称舅、把公爹山称舅、把婆母称姑的原由。因此,熟悉一些历史和民俗,对于训诂和词语的研究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的内客很丰富,从远古时的习惯法到蒙古汗国以后的成文法,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倒场轮牧、禁止草原荒火和破坏草场、禁止污染水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季节性固猎和保护野生动物等。古代蒙古族牧民通过制定上述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迭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民族团结一家亲》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以蒙古大帐为背景,56个民族载歌载舞欢聚一堂。蒙古包,对于蒙古族人民可谓是"家"的图腾。国家,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团结统一,才有人们安居乐业的家。  相似文献   

13.
宫震 《科技信息》2012,(7):333-333
产生于蒙古族统治之下的文学样式——元杂剧,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蒙古族文化习俗的一定影响,如称妻子为“大嫂”就是受其“收继婚”习俗影响而体现在杂剧的创作当中的。对于这一点,中山大学的康保成先生曾做过阐述,不过对于他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完全赞同.故而在康先生的基础之上对此问题再做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1989,(4)
野马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又称普氏野马(以普热瓦尔斯基命名)或蒙古野马.全身大部分为棕黄色,鬃毛短、逆生直立,额发短或缺,颈脖粗短,头短钝,口鼻不尖削,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脊线,尾基部毛短,尾巴细长.一般肩高1.20米以上,体长2.20米以上.这些特征与家马有显著区别.野马是历史上很多野马演化过程中,唯一生存下来的一个种类,科学价值极高.我国新疆准噶尔东部是野马的故乡,100多年以前,外国人曾从这里猎走多匹,近年来有  相似文献   

15.
蒙古中亚统治者与蒙古大汗廷的关系经历了由附到离、由亲到疏的演变[1]。而在元朝建立后,中亚统治者与元朝的关系则经历了由战到和、由离到附的曲折过程.13世纪晚期双方的激烈斗争对元朝西北地区的影响尤其深远。本义所述元朝时期的蒙古中亚统治者,主要是指海郁、家八地(先后为窝阔台汗国统治者)、笃哇、宽阔、也先不花、燕只吉台、笃来帖木地、答儿麻失里(先后为察合台汗国统治者)等人。下面分几个时期叙述他们与元朝的关系。(-)海都、家八儿;驾哇(1275?一匕比年在位)时期13世纪晚期和14世纪初,元朝与蒙古中亚统治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2016,(5)
正位于新疆准噶尔东部的卡拉麦里山常年干旱、烈日灼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作者与盘羊、黄羊、普氏野马和蒙古野驴等为伴的地方。苍茫的戈壁上,幸运与残酷相伴,顽强与弱小相衬,无数生命成为大自然"物竞天择"法则的注脚。如果你来过这里,便会懂得为什么这片土地那么让人难以割舍。  相似文献   

17.
奥音 《科技信息》2012,(7):654-654,656
《江格尔》是众多蒙古族优秀史诗中的一部,亦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其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的卫拉特蒙古人居住区域,是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蒙古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从《江格尔》的文化内涵、结构体系、艺术形象、诗性语言及艺术表演等层面多角度地进行了审美探求。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专家说,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各种病毒,还携带各种寄生虫,吃野生动物会得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病等疾病。这些病因少见,对人体危害很大,有一些病如狂犬病目前还是不治之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成了宾馆、饭店招徕生意的招牌,蛇、鹿肉甚至蝗虫、甲壳虫等都成了尝鲜人口中的佳肴。然而,这些餐桌上的美味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进了灶房,染疫的野生动物对人体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邹兴淮介绍,野生动物在野外除死于天敌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死于各种疾病,如鹿的结核病患病率就不低。而且,野生动物存在着与家禽家…  相似文献   

19.
"内家"、"外家"在有些语境中都是指"岳父家",这种"看似相反、其实一指"的反义词同指现象,是由于从不同的认知角度相对为称而造成的。相对为称的认知角度,也造成了由"内"、"外"所组成的词(组)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夫妻之间特殊的亲情关系与伦理调整的特点,法律几乎没有对夫妻之间的侵权行为予以调整与规范,没有保护婚内侵权受害方的合法权益,这有悖于民法的基本理念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面对家庭暴力等婚内侵权事件的大量出现,我国婚内侵权的民事救济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确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应当规范婚内侵权行为,建立赔偿损失为主要方式,其他责任相结合的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