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新讯     
节油显著、使用方便的 CRD-3S 型可控硅电子节油器一种节油显著,使用方便的汽车用节油器——CRD-3S 型可控硅电子节油器已由余姚无线电四厂研制成功。目前我国的汽车,很多都存有耗油高、低温起动难、高速易熄火、白金触点易烧损等缺点。针对上述情况,余姚无线电四厂在分析国内外节油装置的基础上,采用了性能优良的可控硅电容储能式 CDI 原理,研制成功了 CRD-3S 型可控硅电子节油器。产品分别经台架、道路、电器性能例行试验,和经用户试用,效果良好,可适用于各种带白金触点电感点火系统的汽车汽油机。  相似文献   

2.
光敏传感器是一种在电子产品光自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传感器,对灯具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光敏传感器AFS系统的基础上,对汽车车灯使用光敏传感器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具体探讨了在汽车车灯上应用光敏传感器AFS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汽车灯具自动控制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普专利工程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汽车超级节油火花塞目前通过陕西省科委主持的专家鉴定,并转入规模化生产。多功能汽车超级节油火花塞是把尖端放电原理成功地应用在汽车发动机的燃点上,同时又科学地解决了结构、生产工艺方面的技术难题,传统结构的火花塞实际上仍然是高压小面积放电产生火花,国际上目前最新的产品也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旧模式。而多功能汽车超级火花塞则是将一电极制作成圆球形,使两极形成匹配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尖端放电,达到显著的节油效果。与会专家对该产品做了详细检测,并与国外产品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介绍了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原理,分析了飞轮储能、液压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三种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方法.在充分比较三种储能方式的优点和技术制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新型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既可以实现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在车发电,也能实现发动机起动,汽车加速辅助功率等功能、在城市工况下可节油10%~30%。  相似文献   

5.
一辆汽车能否节油,驾驶员只是外因,汽车本身技术状况的好坏才是汽车节油的内因。而技术状况的好坏与车辆的保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现代汽车设计科学、技术复杂、零部件多,为了节油就必须要求车勤人员对车辆进行认真、细致的保养。但由于零部件太多,不能每次都一一保养,而与节油有关的零部件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节油就要着重做好以下部件的保养工作。1、燃料系的保养与调整燃料系是汽车动力的源泉,一是发动机的血液供应系统,它担负着发动机的燃料供给任务,并按定量按比例把燃料雾化成可燃混合气  相似文献   

6.
李春梅  许继亮 《科技资讯》2013,(22):116-1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汽车拥有量在不断的升高。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增加,本文就汽车节油途径及节油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06,(6):54
在第4届北京国际清洁汽车技术研讨展览会上,一些采用氢能、电能等清洁能源的汽车纷纷亮相,而采用传统能源的汽车也拿出了节油的绝招。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一辆节油车,使用1升汽油可以跑出253.434公里。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们在汽车驾驶操作中的节油经验。文中首先指出:“汽车技术状况良好是节油的基本条件”,并给出了做好出车前例行检查维护工作的重点和节油驾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联汽车在多交叉口工况的通行过程,提出了一种多信号灯配时已知条件下的节油驾驶求解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驾驶策略。将两信号灯下的节油策略辨识问题构建为约束型最优控制问题,该问题以发动机油耗为性能指标,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状态方程,并考虑了车辆性能约束、环境约束等。为求解该问题,提出了以动态规划为核心的反向递推计算方法,发现了车辆加速-匀速-减速的3段式节油行驶模式。以此为基础,将车辆在多信号灯下的节油驾驶策略辨识问题转化为有向图的最短路径求解问题,并采用Floyd-Warshall最短路径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各交叉口道路限速相同及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节油驾驶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尽快改善大气质量,降低燃油消耗,从道路交通运输角度考虑,一方面要提高油品质量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汽车节油。现在汽车的"三高一低"(保有量及增速高、平均油耗高、行驶里程数高、旧车报废率低),导致石油消费过快增长,污染排放也相应增高,石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贯彻"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为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节油已成为迫切需要抓紧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王然 《科技信息》2013,(16):414-414
<正>在能源紧缺、油价不断上升的今天,怎样减少燃料的使用成为汽车驾驶员谈论最多的话题。正确掌握驾驶技术与方法,做到精驾车、善用车、勤保养,保证车况良好是行车安全的必要保证,也是节油的基本条件。必要的例行保养,正确合理选用档位及在经济车速范围内的加速滑行等驾驶操作都能达到节油效果。我从汽车保养和驾驶技术两方面浅析对节油的影响。一、汽车保养  相似文献   

12.
汽车节油器     
这种汽车节油器的特征是在传统的汽化器出口处增设一供油控制器。当电流接通空气阀,使空气进入汽化器的同时,电流接通供油控制器中的电磁阀线圈,关闭阀门,截止汽油进入汽化器,以提高节油效果。该节油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能在汽车不需要发动机发出动力时截止汽油进入汽化器,其节油率与一般节油器相比,在相同条件下,一般可多节油30%。汽车安装本节油器后,不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汽车的工作状况,亦不增加驾驶员的操作动作。本发明已获专利权。  相似文献   

13.
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汽车行业重要技术发展方向.本文从车身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车身部件的改良、车体结构技术三方面,建立了车身轻量化设计体系流程,并开发了CAE仿真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轻量化节油效果和碰撞安全性验证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某乘用车实现了车身减重53.44 kg,NEDC工况冷机节油1%、热机节油1.22%,同时实现C-NCAP正面碰撞15.6分、偏置碰撞16.74分,满足五星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徐哲 《黑河科技》2003,(4):106-107
为了使汽车节油,应做好行车前的各项检查工作,同时要掌握良好的节油驾驶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车辆的队列化行驶具有降低道路交通能耗的巨大潜力。现有节能型队列研究主要通过高速近距跟车以减小后方车辆的风阻从而提高经济性,但对车间距离的控制精度要求很高。为克服该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异质汽车队列的切换式节能控制方法,通过将周期性切换控制策略(即加速-滑行策略)应用于车辆队列,实现多车之间的协同节能。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可使该汽车队列在保证跟车间距有界的前提下实现优异的节油效果,克服了近距跟车的安全性隐患。仿真结果表明:队列车辆都保持在期望的跟车间距范围内,且与线性二次型(linear quadratic,LQ)最优控制器相比,达到约23.3%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耀华 《科技信息》2013,(26):498-498
<正>汽车技术状况相同条件下,驾驶技术高低对燃料的消耗量不同,正确的驾驶操作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不同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相同条件下,驾驶相同汽车,油耗可相差20%-40%。一、节油的重要性目前,由于全球能源危机导致油价上涨,因而如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构建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驾驶员,在日常工作中,节油就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节油成为降低成本、低碳环保的大事,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7,(11):1801-1805
对CAN数据总线系统应用于某品牌商用汽车发动机电控和数据传输的节能减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装配CAN数据总线的车辆比未装配CAN数据总线的传统车辆车身总体减重300 kg,实现发动机实时工况控制节油7%,尾气减排5%,车身减重节油10%以上,多工况循环标准状态下燃料消耗量为7.26 L/100 km.综合节能效果显著.该研究为汽车节能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汽车运输三场从1972年开始,就在汽车发动机的汽化器上采用了优选法节油,后来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搞科学实验,推广了“经济汽化器”,取得了队队节油的新成绩。1975年8月,该场三结合节油优选法试验小组曾对231—A_2G 汽化器和北京经济汽化器及  相似文献   

19.
王志成 《江西科学》1991,9(1):32-38
气阻是当今世界汽车业中一个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制成的汽车节油器及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经有关部门严格测试,证明该种节油器既具有抗气阻效果又有节油的作用(节油率可达5%以上),且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制造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适于全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汽车节油驾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日益上涨的油价,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节油问题,影响汽车耗油量的因素有很多,但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对油耗有较大的、直接的影响。因此,驾驶员对驾驶操作技术的关注和学习才是节油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