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以细管实验结果为依据,结合新近提出的“混相函数”的概念,对利用状态方程求解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克服了原方法中重组分临界值难以确定的缺点,同时提高了温度对计算结果的敏感性。通过对CO2/原油体系最小混相压力的计算,充分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欢26块油藏地层条件下,利用细管实验研究了CO2驱油效果,并测定地层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结果表明,在同样CO2注入量下,注入压力越大,累积采收率越大;注气量达到0.62~0.8PV后,CO2突破,生产气油比急剧上升,注入压力越大,CO2突破时注气量越多,但CO2突破后生产气油比上升越快。欢26块地层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3.6MPa,在地层压力可以达到CO2混相驱,在进行CO2非混相驱时,注入压力尽可能高,这样可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细管实验是确定混相压力最准确并能实现具有重复性结果的实验方法。以国内某实际油藏注CO2混相驱替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不同细管长度、细管直径、细管孔隙及驱替速度等对混相压力的影响,揭示了在细管实验中不同细管参数选取给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很好地指导细管实验,取得符合油藏特点的混相压力。  相似文献   

4.
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O2混相驱是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而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是研究的关键.文章从经验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论证了确定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证明了混相驱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藏采收率,混相驱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是可行性的;在确定了最小混相压力的基础上,把CO2混相驱应用于东营凹陷樊124块的油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藏烃类气-原油最小混相压力(MMP)确定及影响因素评价一般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缺乏烃类气驱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细管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确定最小混相压力及油藏采出程度的实验方法,本文以塔里木深层碎屑岩油藏注烃类气混相驱替为例,通过采用15 m、30 m、45 m不同长度的细管作为实验变量,探究细管长度对最小混相压力以及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细管长度的增加,最小混相压力由60.4 MPa降低至56.3 MPa,油藏最终采出程度由91.51%提高至92.88%,即注采井距越长,注入气与原油混相相率越高。最后,基于遗传优化算法(GA),提出了一种考虑细管长度的MMP预测改进模型,该模型选取油藏温度、原油中间组分摩尔分数、原油挥发组分摩尔分数、原油C7+分子量、注入气临界温度为自变量。结果表明:针对本次3组实验数据,改进的MMP模型精度较高,预测误差分别为0.08%、0.24%、0.34%,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该研究为细管参数对烃类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注二氧化碳开采原油已经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特低或超低渗透油田重点采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驱油过程中较为理想的驱替形态就是能够形成二氧化碳混相驱,而最小混相压力是形成混相驱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快速准确预测最小混相压力是实现混相驱的重要环节.通过长细管驱替实验法和多种经验公式法对储层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与试验区原油体系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进行了研究,并用长细管驱替实验法对各经验公式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细管驱替实验法预测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9.15 MPa;各经验公式法计算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相差较大,预测最大值为42.60 MPa,最小值为10.34 MPa,平均值为26.83 MPa;对比长细管驱替实验法测得的结果,各经验公式法预测的最小混相压力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7.96%,其中相对误差最小的是石油采收率研究所提出的PRIⅠ方法,相对误差为1.26%.  相似文献   

7.
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采用混相驱的重要依据,测定混相压力的方法最好的是细管试验法,文中首先选用了一些最小混相压力经验关联式对此进行了预测,然后对大港油田五个区块的原油进行了混相压力测定,并分析了在不同驱替体积下的气油比、采收率、出口气组成变化。结合目前区块的油藏条件分析了采用混相驱替的可能性,筛选了适合于注二氧化碳混相驱的井,还介绍了测试装置及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了CO2与榆树林油田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在传统的测试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并且完善了新的原油与CO2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方法;应用了高温高压的微观模型实验寻找原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对比进行了细管实验和长岩心注入工艺实验的研究,证明综合应用结果要比以往的更直观和准确;确定了CO2与榆树林油田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证明了微观实验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气体混相驱具有对地下环境影响小、采收系数高、可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封存等优点。在优选注气工艺时,岩芯驱替实验、气体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测定(MMP)是油藏实现混相驱的基础。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讨论了混相驱岩芯驱替实验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地层温度、气体组成、原油组成等条件对MMP的影响,再次,对比分析了不同测定MMP的实验方法,最后,对近年来新研发的MMP测试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当用天然岩芯进行混相驱研究时,为达到混相建议选择尽可能长的岩芯。MMP的测试手段种类繁多,但目前仍未形成公认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最小混相压力是CO2驱替过程中判断混相与否的关键参数;该值的准确预测对CO2驱替区块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以7组细管实验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国外对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各因素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规律,筛选了影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主要参数;并在确定了经验公式形式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公式参数。通过结果比较,证明新公式具有理想的预测精度,其对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值可以作为相应CO2驱区块筛选过程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超声测量数据计算物质冷压线的一种解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个利用超声测量数据来计算冷压线的一种解析方法.该方法对冷能和冷压的描述先不考虑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具体形式,而是直接从Murnaghan、Birch—Murnaghall、Vinet等不同解析形式的等温物态方程出发,利用室温较低压力下的超声测量数据计算零压体积模量KT0及其对压力的一阶偏导数K'T0,将其修正到0K而得到冷压线,并用静高压等温压缩数据检验各种解析物态方程模型的适用性.利用超声测量数据计算了Al、Cu、Ag3种金属的冷压线,并用DAC原位测量的300K等温压缩数据对该计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席位公平分配的最小极差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席位公平分配的最小极差法的数学模型,指出其最优解必可在满足某个约束条件的范围内找到,从而加快了模型的求解速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静态平衡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实验”装置的改进 ,它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易观察等特点 ,数据重现性好 ,对改善实验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最小耗能原理不能由普利高津的最小熵产生定理拓展而得到,最小耗能原理只适用于非平衡系统的非平衡定态.  相似文献   

15.
简介高压锅的发展历史和使用原理,分别用气体分子运动论和维里定理建立了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应用热力学理论,对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作计算,论述了正确安全使用高压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边界单元法在动水压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汉克尔函数作为基本解,给出了可压缩水体动水压力的边界单元法有关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各种库底条件对动水压力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文中还详细讨论了奇异积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最小信息损失方法进行模型降阶时结果不惟一的问题,提出了用于离散时间系统模型降阶改进的最小信息损失方法.本方法通过限制系统采用输出正规模型,将系统的能观性格兰姆矩阵限制为单位矩阵,从而使系统的总信息损失达到最小,保证了降阶结果的惟一性,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