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Beckman6300高效氨基酸分析仪,对野生灵芝和发酵灵芝进行了成分分析,证明发酵灵芝优于野生灵芝,可取代野生灵芝.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Beckman6300高效氨基酸分析仪,对野生灵芝和发酵灵芝进行了成分分析,证明发酵灵芝优于野生灵芝,可取代野生灵芝。  相似文献   

3.
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的工艺影响因素及工艺控制条件。通过乳酸菌种扩大培养,对发酵影响因素进行L16(45)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橄榄汁添加量4%,糖添加量为6%,乳酸菌接种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为4h,即可得到风味独特、组织细腻、酸甜可口的凉山野生橄榄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4.
胶韧革菌发酵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胶韧革菌(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Ito et Imal)发酵产物的化学万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发现:发酵产物中含有多糖、蛋白质、18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1株深海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5079进行化学多样性研究。通过在不同盐度、pH值和发酵时长条件下对菌株进行培养调控并筛选出1种适宜发酵条件,分别进行摇床和发酵罐发酵。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 Silance, ODS)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菌株摇床与发酵罐发酵产物中具有差异的化学成分进行导向分离与纯化,根据核磁数据和文献对比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将Streptomyces sp.SCSIO 15079菌种接种到不添加海盐、pH值为7.2的A培养基中,于28℃、180 r/min摇床发酵7 d,可获得更丰富的代谢产物;经分离鉴定,从摇床发酵产物中得到的9个与发酵罐发酵产物不一样的化合物且均为含氮类化合物,分别为吲哚甲醛(1)、3-羟基吲哚(2)、胸腺嘧啶(3)、尿嘧啶(4)、环-(脯氨酸-苯丙氨酸)二肽(5)、环-(亮氨酸-缬氨酸)二肽(6)、环-(丙氨酸-异亮氨酸)二肽(7)、环-(丙氨酸-缬...  相似文献   

6.
本文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菌株HQ-10,该菌能够以黄芩为底物,通过发酵将黄芩中的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通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黄芩苷转化率近于92%。发酵产物经过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其中转化产物经TLC、HPLC,质谱等方法检测确定为黄芩素。  相似文献   

7.
对人工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挥发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中52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7.71%;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70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4.94%.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β-蒎烯、β-月桂烯、甲基正壬酮、桧烯、α-蒎烯、柠檬烯、癸酸乙酯、乙酸龙脑酯等.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差异,但主要的活性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厌氧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底物,牛粪堆肥作为菌种来源,进行了30 L规模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主要对底物发酵过程产氢途径进行分析,由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确定发酵类型.通过检测实验过程中发酵液的成分,分析了产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持续稳定产氢的适宜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制氢为丁酸型发酵,产氢反应过程中产氢量与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野生艾草根块分离筛选得到的产红色素内生真菌WSB2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原理优化了菌株WSB22液态发酵培养基的营养组成成分,提高了红色素产量.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到的数据,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将发酵时间、果糖浓度和硝酸铵浓度用于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红色素在53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最优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为14 d、果糖浓度为29 g/L、硝酸铵浓度为52 g/L.在此条件下,红色素产量得到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靶细胞,在大连近海12种海洋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用4种分离培养基培养,分离并得到48株海洋微生物。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其次生代谢产物。随后,进行海洋微生物的发酵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鉴定[1-5],研究结果发现,有1种菌株(12#-从黑泥中用MD培养基筛选的菌)发酵  相似文献   

11.
 对人工诱导龙血竭与野生龙血竭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人工诱导龙血竭是否能替代其野生龙血竭提供依据,解决龙血竭资源极其紧张的问题.采用HPLC法.选用Waters Nova-Pak C18色谱柱(φ3.9mm×150mm,5μm),检测波278nm,柱温40℃,进样量10μL,以乙腈-0.4%磷酸(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结果: 龙血竭和人工诱导龙血竭均具有相对保留时间14.2,19.9min的2个共有峰,且HPLC峰形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对武陵山野生红菇进行液体摇瓶培养,以菌丝体干重为筛选指标,得到最适合野生红菇生长的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3.0%,蛋白胨0.60%,硫酸镁0.10%,磷酸二氢钾0.20%,初始pH 6.5,培养温度28 ℃,转速180 r·min-1,装液量75 mL,250 mL-1三角瓶,培养8 d.此时,菌丝体干重达0.605 3...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韭菜挥发性成分的色谱保留指数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野韭菜挥发性成分的性质,预测其色谱保留指数,运用 MATLAB相关自编程序计算得到了野韭菜挥发性成分的分子形状指数和电性拓扑态指数,将这两类参数作为分子结构描述参数,借助多元逐步回归法优化筛选了其中结构参数^2K、^3K、^4K、I2和 I6,建立了野韭菜挥发性成分色谱保留指数的 QSRR模型,相关系数为 0963,通过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检验,检验的相关系数 r基本也稳定在 0963左右。用这 5个筛选出的结构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参数,采用 5 2 1的网络神经结构,利用 BP算法建构神经网络模型,总相关系数达到 0996的优级相关,利用此模型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为理想,相对平均误差仅为 167%,结果显示 BP神经网络所得结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野生和人工栽培窄裂缬草香精油的GC/MS分析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C/MS分析对比研究野生和人工栽培香料植物窄裂缬草香精油,分别鉴定出38个和29个化合物,两种香精油其相同组分20个,主成分基本相同,为窄裂缬草开发利用建立原料栽培基地,保证其香精油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给种植走马胎入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种植走马胎与野生走马胎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比种植与野生走马胎的色谱特征,并用分光光度法对比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野生与种植走马胎的薄层色谱特征和多糖含量基本一致。【结论】种植走马胎与野生走马胎的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可代替野生走马胎入药。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皮石斛是滋阴补益的名贵药用植物,在治疗和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价格昂贵等原因,导致市场上的铁皮石斛良莠不齐,掺假严重。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日益成熟,铁皮石斛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近10年,国内外对其组织培养、种植栽培、鉴别和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铁皮石斛拉丁学名、商品、资源现状、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综述铁皮石斛的资源情况;对已发现的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菲类、联苄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等类型的化学成分和提高免疫、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和降血压等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铁皮石斛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以及开发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离心式叶轮结构振动及其幅值受周围水体附加质量和阻尼的影响.为了明确不同淹没深度对离心式叶轮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开展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基于声固耦合方法,开展了空气和不同淹没深度条件下叶轮的模态分析;通过锤击法获得了在空气和不同淹没深度条件下的叶轮结构响应参数,并评价了固有频率的数值预测精度;根据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构建了结构振型、附加质量参数和阻尼参数随淹没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淹没深度增大,结构振型未发生改变;但叶轮附加质量系数和阻尼比都呈线性增长趋势;完全淹没时,水体附加质量及阻尼比分别为空气中的0.39倍和1.76倍.   相似文献   

18.
镍铁合金矿热炉渣辅助胶凝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镍铁合金矿热炉渣大量堆存,数量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粉磨,镍铁合金矿热炉渣被机械活化,可用其制得辅助胶凝材料,实现了对镍铁合金矿热炉渣的综合利用。用其等质量取代水泥10%~40%,随着掺量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逐渐降低,胶砂流动度逐渐提高;胶砂抗压强度逐渐降低,抗折强度先增加,掺量超过10%后逐渐降低,折压比逐渐升高。试验结果表明,镍铁合金矿热炉渣可以用作辅助胶凝材料,并具有提高抗折强度、增塑减水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对采自大明湖的两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篦齿眼子菜(Potamogeon pectinatus L.)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生物量密度条件下进行60 d的分解实验,研究沉水植物茎叶分解及C、N、P元素释放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沉水植物分解速率很快,并且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阶段性特征,菹草的分解速率大于篦齿眼子菜。沉水植物茎叶残留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植物组织化学组成影响。温度影响沉水植物的分解过程,高温加速了两种沉水植物前期分解速率,但并没有增加最终分解比率。  相似文献   

20.
龙胆汤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定量测定秦艽、龙胆及龙胆汤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定性比较其他化学成分,以此来揭示复方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用蒸馏水煎煮提取秦艽、龙胆、升麻、龙胆汤及龙胆和秦艽混合物中的成分,用HPLC法测定各个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及其他成分相对于龙胆苦苷的变化,并对各个样品的龙胆苦苷进行定量比较。结果龙胆和秦艽混合煎液中龙胆苦苷的含量降低了,而且产生了一些新的成分,是单个龙胆和单个秦艽煎液中所没有的,同时也伴随着单味药煎液中成分的消失。加入升麻组成龙胆汤后其化学成分也有质和量的变化。结论复方龙胆汤在配伍过程中其化学成分不但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这可能就是复方和其组成的单味药之间药理作用有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