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传统观念大多认为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不太关注于现实政治的,其实庄子是非常关注政治生活的,庄子认为人始终是无法逃脱出政治生活的。与此同时,庄子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政治生活极度黑暗的一面,这和孔子认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庄子的思想则更强调顺应"道"的要求来实进行社会治理,"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庄子政治哲学的核心,表现在具体的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无为而治,道通为一,柔弱不争等特点。同时庄子这种政治思想也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哲学观并非完美无缺,但当下我国教育也的的确确与社会生活出现了巨大的偏离,这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读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等危险言论或者思想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不得不驻足反思我国的当今教育。  相似文献   

3.
孙明春 《科技信息》2009,(31):I0140-I0140,I0099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全面渗透,也逐渐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一方面生活并参与于现实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又将网络作为满足其学习、工作、娱乐甚至情感寄托需要的主要平台,他们某种程度上游离于现实社会,又时常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而这一群体又以青年人为主,故笔者暂且将这一群体统称为"虚实两界之间"的青年群体。而在这一群体身上所折射出的诸如道德失范等问题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尝试着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现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希望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霍桑的《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男女主人公生活在伪善的清教徒社会,很难直接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霍桑运用象征主义解决了这一难题。人们对字母"A"的象征意义一直争论不休,本文试图从几个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梳理字母"A"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著作中直接提到"文化"一词的地方并不很多,但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在马克思的时代,文化概念正在走向独立自足的过程中:一方面,前面有从康德、赫尔德到黑格尔开始创建的文化哲学,日益偏向从精神层面来阐释文化;另一方面,19世纪人类学把它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体特征,而与文明互释。马克思言及文化多在后一人类学意义上使用该词,反之对只注重精神世界的"文化史"颇有微词。文化以它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内涵,本身也是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上层建筑,同样也是基础结构,这应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留给我们最意味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美君 《科技信息》2012,(10):177-178
蔡元培在上世纪初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是其美育思想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重大学术影响的命题。从教育角度看,这一主张坚持了教育的独立和健全人格的建构;就社会作用而言,这一主张有实现思想启蒙,重建国人信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主体。他们生活与成长的时代,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在这一时代背景影响下,他们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善于接受新事物,注重社会实践。我们应在把握"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心理关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其创造性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阐述了教育需要创新,并从"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参加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介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空白"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作品中都含蓄地传达着作品的思想,西方接受美学中伊瑟尔最早提出了"空白点"一词,实际上是指"空白"给文学作品带来的含蓄美。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将作品比作镜子,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现实社会,而作者则是灯,作者的创作、作者的灵魂将灯点亮,没有灯,镜子便不能反映。陈英雄通过写实般的镜头记录、质朴的台词处理、简单的情节架构、卑微的人物设置等质朴的"空白"表现之灯,含蓄地用《三轮车夫》这面"作品之镜"反映了越南生活的贫苦、黑暗等,完成了影片的"后殖民主义批判"。这面"空白"之灯同时为观众留下了足够的二度创造空间,读者的思想与影片充分交融,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三轮车夫》这面明镜便将该片的意旨反映到了观众的思想深处。  相似文献   

10.
管理学界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质疑是其"经济人"假设和机械模式。这其实是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误解。泰勒的管理思想在强调"经济人"的同时,并未忽视"社会人"的一面,且包含朴素的"人本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列女传》因其故事大多采自六经或前人经典,而且常在故事中征引儒家经典,这让许多学者认为它是"以传释经"。但是,笔者认为,《列女传》从其思想表达和故事编纂上已经脱离了"以传释经"的范畴,之所以以"传"命名是刘向运用社会权力话语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鉴戒汉代统治阶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先生用自己的笔和文字在荒凉的都市里,为世人创造的一个充满着"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性"和"道法自然的和平主义"的"湘西世界",这乃是源于一种道家思想的天然衍射。这里的人物性格,作品中的山水生命,社会理想的追求无不和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刘佳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29-132
一直以来,对徽州文化的第一印象莫不是徽商,他们在明清时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在他们的身后,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思想的迫害,长期过着悲惨、压抑的生活,却依然坚忍不拔,勤劳善良,为家庭的稳定和睦做出贡献的徽州女人,她们也有自己的追求,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切,在一首首生动古朴的徽州民谣中有着真切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种矛盾逐渐增多,其中高校出现的"生活贫困"和"心理贫困"较为突出。积极做好贫困生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如何"以人为本"地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试,并介绍了一些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源于马恩列"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及实践;他结合中国实际深入论述了人民群众是主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基于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比较困难的现实,着重探讨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依托的人民间接管理国家的内容,强调要做好文化教育工作,确保真正实现人民管理国家。张闻天"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也有不足之处,但在实践中已获得诸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倡导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航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形势的演变催生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奠定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本思想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独特的社会管理理念,思想上坚持"民本"理念,政治上坚持"民主"理念,经济上坚持"民生"理念。以"民本、民主、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创新,而且是我党执政为民思想的结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是一位主动探取西方思想资源的现代新儒家,其现代观是在中西思想激荡中形成的。冯友兰注重社会"新性",其所论说的"新性",不仅是从逻辑原点上说,更是从实践层面的一国、一民族及社会改革层面上说的;他依据社会"新性"来论述其开来、继往的现代观,其精彩之处,就在用开来与继往的辩证过程来表征"革命"这一范畴,他认为若忽视了革命亦是继往,则对于社会上的变革,必将产生误解。冯友兰对"制度"演进有深刻的认识,他以现代制度演进的实例,来支撑其社会"新性"的原理,这其实是冯氏的深刻之处。将辛亥革命视为中国现代化的步骤,则显示了冯友兰的理论卓见。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剑刚 《科技信息》2009,(30):I0042-I0043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思想教育和政治管理活动就是统治阶级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巩固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雏形。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中国越来越融入到整个国际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型的社会向现代型的社会的深刻转变,这些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尝试从对外开放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分析入手,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探索合适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孙东平  杨忠辉 《科技信息》2010,(29):190-190
"投资"这个商品经济领域的专有名词随着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在日常言语生活中日益扩展开来。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视角来观察这一改变,主要围绕"投资"现象描述;"投资"一词演变语言理论概括;"投资"现象产生的社会基础;"投资"现象反映出来的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现象的本质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