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唐尧大队有4个生产队,169户,702人,884亩耕地。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一切合作社都要将养猪一事放在自己的计划内”的教导,以路线为纲,贯彻公养与私养并举的方针,实行科学养猪,使养猪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1年,全大队生猪饲养量1641头,平均每户9.7头,每人2.3头,每亩1.9头。集体养猪从1968年的5头,目前已发展到738头,占存栏猪总数的65%。  相似文献   

2.
新都县地处川西平原。全县常年养猪31万头左右。自1970年以来,流行一种以先腹胀后“拉稀”为主要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患猪掉膘减肉,育肥期延长15—45天左右,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猪“冬季拉稀病”。本文就1982年冬和1983年冬新都  相似文献   

3.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同大阎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密切配合,大搞科学实验,在发展养猪问题上,利用“5406”孢子粉喂猪获得初步成效。大阎大队共10个生产队,428户,现养猪359头,在养猪方面群众有两种思想顾虑,一怕猪瘟病,二怕长得慢。我们认为“5406”是抗生菌,有抗病作用。又是刺激素,能否发育增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西方国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模式传入我国,最近10年得到普遍推广。洋猪洋法对迅速增加我国猪肉产量和养猪现代化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带来猪肉风味变差、猪病猖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养猪业成为一个微利高风险行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近几年一种"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已由日本、韩国及美国的一些学者和商家传入我国,并且在我国的一些养猪大省如福建、山东、江西、湖南等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为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大养特养其猪”的指示,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事业,大搞技术革新。我们广东师院生物系函授组到新会县崖西公社龙井生产队养猪场蹲点学习,与该场的饲养员一起进行了猪的快速育肥试验(试验结果,猪长膘快,效果好)事实证明,快速育肥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养猪业的一条可行途径,符合党中央关于“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的指示精神。也是对集体养猪亏本论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6.
滁县地区农林局、农科所、滁县种猪场、滁东公社,为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养猪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和养猪“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的教导,带着“牛、羊为什么能光吃青、干草不吃精料或冬季仅补喂少量的精料也能长膘?猪为什么不能?”的问题,学哲学、用哲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模范饲养员叶洪海同志创造“中曲”发酵饲料的启发下,通过调查研究和反复实践,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初步试验成功,用牛倒沫发酵饲料喂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开原县庆云公社河西大队第六生产队,有头老母猪,产后半个月得了产后风湿症,治疗二十多天,病也没见好,不吃食,也起不来,瘦得皮包骨,就等着死了。一天中午,该队试用自己生产的“九二○”来治这头猪。队长用棒子把嘴撬开,喂了15克土制“九二○”(每克含量5000单位)。下午又喂了15克。这样连喂了三天。到第三天上午,病猪晃晃地能站起来了,到第七天上午就到处乱跑了。老母猪病好以后,又上食,长得又胖,还怀  相似文献   

8.
大连普兰店杨树房镇养猪大户姜公华,多年来靠办“四坊”(鸡坊、酒坊、油坊、粉坊)养猪,降低了养猪成本,平均每头猪降低成本18元左右,节约精、粗饲料50kg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养猪业发展,使千头养猪场地越办越好。该场现存栏瘦肉型优良公猪有杜洛克3头,长白3头,约克2头(实行人工授精);经产母猪有梅新70头,永新50头,新金5头。从1990年1月至今办“四坊”养猪以来,共向市场提供瘦肉型商品猪12000余头,共获利40多万元,节省粮食20多万kg。同时,还可生产一定数量的鸡蛋和肉鸡、白酒、豆油、粉…  相似文献   

9.
养猪业向节约、环保、健康、经济的方向转变,已成为大趋势和最终目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三大困境,即环境、品质与健康、效益问题。解决养猪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变废为宝,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并培养出健康无病的猪,且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国家、畜牧科研者和广大养猪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今国内外流行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代养猪遇到的难题,达到养猪无污染的目的,现就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利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慈溪县横河公社旭光大队养猪重点户胡钊书,今年养猪五十头,向国家投售白肉五千斤。为了解决猪食燃料问题,发挥猪肥的自然能源,九月初,县科委根据胡钊书的意见和要求,派了一名沼气技术员,帮助他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计划,“江淮流域猪杂交体系及集约化规模养殖技术研究”项目,从立项之日起,就把探索一条适应市场需要的猪业协会模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997年4月,我们正式在肥西县依法成立了一个养猪协会,并在全县范围内实施“125”工程,即:成立1个养猪协会,带动20个乡镇,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种猪质量却长期落后于养猪业发达国家,优良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综合分析了国际上猪育种的最机关报发展趋势,探讨了制约我国猪育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目前国内种猪遗传评估的现状,提出了未来我国猪育种的基本策略和措施,以应对经济全球一体化对我国养猪业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3.
猪年话猪趣     
2007年是农历猪年。猪年说猪,别有一番情趣。猪是人类饲养的重要经济动物之一,是六畜之首。我国养猪业不仅位居世界之首,而且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养猪已有5000~6000年的历史。猪相貌不佳,看上去笨头笨脑,但它却有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养猪业中尝试利用太阳能代替电能和液化石油,效果良好。实践证明,在生猪饲养的各个阶段,都可利用太阳能,尤其在产仔和育婴期效果颇佳。母猪产仔时,产圈的温度要求较高,刚产下的仔更需要一个温暖的环境,生长猪和育肥猪在暖圈里饲养,生长发育快,饲料效率高。为了加热圈舍,需要大量的电能和热能,美国养猪业则采用太阳能来加热猪圈,还利用太阳能来干燥饲料。美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太阳能加热装置有如下几种:1.立式空气太阳能加热器。这种加热器为一堵16英寸厚的380平方呎的水泥砌块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后半年以来,养猪业市场一直低迷,猪肉价格每公斤一直徘徊在10元以下。农民养猪开始赔钱,养猪户的利益遭受严重的打击。一些地方纷纷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仔猪卖都卖不出去。有的甚至送人都没人养,养猪业一下子到了低谷,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养猪波动周期,平稳渡过难关。是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利幸县李集公社小叶园生产队,现有十八户,六十三口人,一百四十五亩地。几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集体养猪,改变生产条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叶园生产队大办养猪是一九七二年春天开始的。以前这个队是穷村,外村人称它是:小荒庄,光腚庄,年年都吃返销稂。一九七二年以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小叶园生产队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组织社员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  相似文献   

17.
以前研究的养猪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短的只有3—4年或5—6年就自然消失了,也有在目前继续利用的。根据过去的经验,大概可以以10年这个时间界限来决定这些技术的命运。即看这些技术在养猪生产中是否带来好处或看这技术有没有发展前途。从本文标题SPF 猪来看,它是24年前(1952年)由美国的 young 氏研究出来的,以后又有不少改进。现在世界各国的主要养猪地区,利用 SPF 猪进行生产,而且一年比一年多。SPF 猪给养猪生产带来好处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关于 SPF 猪已经在各种有关畜产的杂志上介绍过,但目前还没充分认识。本文想以千  相似文献   

18.
养猪是贫困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由于饲养方式古老落后,科技含量低,因此,养猪业一直未能成为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这一状况,景宁县科技部门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研究、推广新法养猪技术,寻找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了景宁县养殖业朝着“两个根本转变”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猪粪收集与蝇蛆养殖结合之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镇 《武夷科学》2012,28(1):166-169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沙县闽富种猪有限公司创建的猪粪收集与蝇蛆养殖结合,“养猪→粪便→蝇蛆→养猪(禽、鱼)”之生态循环治理模式,建立猪粪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养猪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凤城县通远堡公社张家大队,是个半山半平原的大队,土质较差。几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不断改变生产条件,大搞秋翻地,改革玉米栽培技术,采用“小大垄”栽培,使玉米产量连年稳步上升。1970年粮食产量过“黄河”,1972年过“长江”,亩产829斤,1973年在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下,亩产继续过“长江”,三队继续超千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