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在解读这一句的时候,有必要再回顾一下前面两句: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在这两句中,圣人界定了"象"和"爻"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而这正是本句所因承的两个前提。"赜"在前句中出现过,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种花,朴实无华,无香也无味。此花,便是与我们肌肤相亲、温暖人心的棉花。古诗云:"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有一位不知疲倦的科学家,为了"天下暖"的心愿,在祖国广袤的棉田中,奉献了一生的心血,他就是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谭联望。  相似文献   

3.
<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这段话的原意是:乘驾牛车马车,负载重物到达远方,以便利天下,大概取象于《随》卦。逐字来看,"服"是乘、用的意思;"乘"是骑、坐的意思;"引"是拉、牵的意思;"致"通"至",是到达的意思。董氏真卿曰:平地任载之大车,载物之多者,则服牛以引重。田车兵车乘车之小车,载人而轻者,则乘马以致远。《随》卦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颇为壮观的画面:黄帝、尧、  相似文献   

4.
<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段话的原意是:黄帝、尧、舜垂示衣裳(之用)而天下大治。大概取象于《乾》《坤》二卦。缝缀衣裳与治理天下有何关联?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妙用之处,它取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从人的日常行为、习性,所闻、所见、所用出发,达到自治而治人的目的。因而中华文明先有服饰、礼乐文化,后有国家治理秩序。我们逐字逐句解析。"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天下治"的前提是"垂衣裳"。关键在这个"垂"字。垂,作垂示、垂训之意。衣裳展示在眼前,蕴含了哪些含义、昭示了哪  相似文献   

5.
所谓老子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指以其道论哲学为指导,从"自然"之"道"推及社会之"道"的管理思想体系。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主张和谐性和统一性;在社会管理思想上,着眼于自然无为的管理方法,希望通过返朴归真的"无为而治"使"天下"达到"道治"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道家的思想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尊"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知可为而为"是企业管理的具体措施;"天下莫柔弱于水"的观念是领导者应具有的智慧.挖掘道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7.
小易 《科技智囊》2010,(11):77-77
<正>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让我们先来看这一句的字面意思,这其中有两个重点词——极深和研几。对于这两个词,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有这样的解释:"极深"者,则前《经》初一节云:君子将有为,将有行,问焉而以言,其受命如响,无有远近幽深",是极深也。"研几"者,上《经》次节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  相似文献   

8.
战国中期以前,中国的含义有二:指王政与霸政时代王者及诸侯所居的都邑;二指春秋以来文明开化翟度较高的若干中原城邦.自邹衍提出"中国名日赤县神州"的大九州说命题后,中国与赤县神州二概念.因属同一关系,中国又赋有了专有名词的性质及义项.中国天下一统观念发端于老子的一元论世界现.墨家学派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的政治理念.战国中后期,秦欲称帝中国的舆论影响日深,战国混战不休的局面,终为秦的中国政治一体化进程所替代.  相似文献   

9.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就前三个方面谈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郭霞 《华东科技》2011,(8):72-73
今年5月26日,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终于揭晓,汇付天下名列其中。它与另外26家同行一起,成为央行认可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汇付天下也是支付市场里最大的产业链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象"与"像",在古时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就其内涵而言,却有着显著差异。"像"是实质的,代表实体的形象,指称某一具体之物,可见可闻可触,非  相似文献   

12.
《庄子·天下》篇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代表庄子对当时许多学派的看法。每派都有其认识世界的通孔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庄子哲学的通孔是在《天下》篇点明其对真正的"道"的认识,真正的意图是进一步发挥他的(人生)哲学,其实是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3.
正物联天下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物联天下集团)是一家定位于产业创新生态运营服务的平台型企业集团,它依托本土泛智能家居产业集聚优势,构建中国泛家居产业"双创"平台,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前,物联天下集团已在广东构建了两大创新载体。创新载体一:广东物联天下产业园示范区。这一投资2.7亿元,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在201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从古代起就存在完整的世界观念,即"天下"观念,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天下"观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这种世界观念也进一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实践与加强。但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占据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思维后,它迎来了近代的嬗变。虽然如此,天下观念仍然在很多地方/很多方面发挥它独特的影响,并且其积极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天下观”是中国文化独特的创造,具有非常丰富的涵义,“天下观”认为天下由处于文化发达的“中国”和四方未开化的“蛮夷”组成,这样独特的世界理念孕育了中国的“大一统”意识,形成了几千年来东亚的朝贡体系和册封体制,这种“天下观”既具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因素。重新梳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理念对于当今世界制度的构建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能说诸心,能研诸虑,侯之,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具列天地万物于心中,研究于思虑之中,因而占筮之,判定天下之吉凶,促成天下几微之事。逐字解读。"说":通"悦",喜悦、高兴,此处为取悦、说服的意思;"诸":众、各之意;"研":石为之开,研磨,有反复揣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同"究";"虑":思想;侯之:先儒多认为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衍文,应删掉;"成":完成、成就;"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也有解释为光明而神圣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由一群颇具传奇色彩的直销人构建的系统,他们见证了中国直销行业由无序走向规范发展的整个历程,他们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有过痛苦的反思。他们不离不弃相伴相随十多年,如今,他们本着对直销行业的热爱和对本土直销发展的责任,再度联手,以"圆润人生,爱泽天下"为目标,打造最具成就感与幸福感的本土直销系统——隆力奇圆爱系统。  相似文献   

18.
小易 《科技智囊》2010,(12):69-69
<正>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上文中我们谈了两点:"极深"和"研几",尤其对于"几"以及"知几",略表体会,但一"深"、一"几"囊括的内涵太广博了,接下来的这一句顺承前面的意思仍然在表述《易经》的精深。先来看这句的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正因为《易经》的深远、穷极,所以能通晓天下的志向;正因为把握细微、研究征象,所以能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4,(1):54-55
正欧洲人对时装的喜爱在岁月流动中不断发酵,孕育出许多经典品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从大衣到长靴,从实用的提包到精致的饰品占据了房间的角角落落,举手迈步之间仿佛听见时光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低语。时装周年看出新,各大时装品牌在世界面前尽情演绎自己的杰作,目光与掌声背后,什么才是所谓的经典呢?是格调、设计、品质?还是一如既往的传统延续?诚如已历经六代延续的三星"心系天下"系列高端商务手机,又在这个年末倾力奉献最新佳作"心系天下"W2014。我们也不防从这"掌中至宝"身上寻找关于"经典"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老子是我国提出自然美并建立理论系统的第一人,然而将美与自然密切联系统一起来的则是庄子。庄子讲道之化生于自然,既否定神的作用,更反对人为造作,主张“法天贵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可见,“真”是庄子所认为的艺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