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Urn)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36例和放疗后坏死患者24例,均接受常规MR[检查和DWI检查,分析DWI表现,并对两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比较。结果放疗后复发组在DWI多表现为高信号,而放疗后坏死组多表现为低信号;放疗后复发组和坏死组ADC平均值分别为(0.87±0.13)×10^-3mm^2/s和(1.12±0.1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2,P〈0.001)。结论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细胞核DNA倍体和颈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加深对影响鼻咽癌(NPC)预后因素的认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4例NPC癌细胞核DNA进行检测,发现二倍体肿瘤(DT)10例,近二倍体肿瘤(nDT)17例,非整倍体肿瘤(AT)17例;44例中,颈淋巴结转移35例,经放疗后3年追综观察,鼻咽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24例.将不同DNA倍体的NPC、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PC DNA倍体与转移之颈淋巴结及其大小无关;nDT和AT NPC放疗后3年局部复发比率高于DT NPC;无颈淋巴结转移NPC,放疗后3年局部复发率与有颈淋巴结转移者无差别(P>0.05);与无颈淋巴结转移NPC相比,有颈淋巴结转移者放疗后3年更易发生远处转移(P<0.05).结论:NPC DNA 倍体与鼻咽局部预后关系较为密切,而颈部淋巴结情况则与远处转移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3.
1992~1996年间,6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研究。32例采用“神龙液”合并放射治疗(实验组),32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放疗方法及照射剂量相同。实验组患者从放疗开始,每天服“神龙液”一剂,分两次服,直至放疗结束。结果显示,在放射剂量54Gy时,实验组患者鼻咽部肿瘤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放射反应比对照组轻。提示“神龙液”合并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加深对影响鼻咽癌(NPC)预后因素的认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4例NPC癌细胞核DNA进行检测,发现二倍本肿瘤(DT)10例,近二倍体肿瘤(nDT)17例,非整倍体肿瘤(AT)17例;44例中,颈淋巴转移35例,经放疗后3年追踪观察,鼻咽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24例。将不同DNA倍体的NPC、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PC DNA倍体与转移之颈淋巴结及其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pSRT)在鼻咽癌冶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用FS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18例(初治者8例,复发者10例).初治患者先行常规外照射40~50Gy,再行FSRT补量照射至75~80Gy.复发患者均行FSRT照射以85%~9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结果初治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并全部存活,中位生存期9mo.量发患者中2例因肿瘤广泛侵犯症状无改善外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存活3例,中位生存期6mo.结论FSRT技术是治疗鼻咽癌的一种全新的途径,它提高了肿囊的局控率并降低了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首诊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及放疗30Gy、放疗结束时生活质量状况。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观察程序化疼痛护理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鼻咽癌放疗患者8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经护理后,观察组不同放疗阶段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生理健康,社会/家庭健康,情绪稳定,功能健全,头颈肿瘤附加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程序化疼痛护理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头颈部肿瘤首位。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早期鼻咽癌通过单纯放疗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局部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尽管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不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对化疗敏感,化疗对提高局控率及减少远处转移都有潜在的益处,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顺铂(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鼻咽癌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放疗;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初治鼻咽癌对TAX+DDP方案化疗有较高的反应率,使33.3%病人的T分期和44.4%的N分期降低;近期疗效:观察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91.7%及88.9%,较对照组的72.2%和66.7%高(P<0 05);化疗及放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X+DDP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是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 顺铂(DD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鼻咽癌患者给予紫杉醇 顺铂方案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1周开始放疗;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初治鼻咽癌对TAX DDP方案化疗有较高的反应率,使33.3%病人的T分期和44.4%的N分期降低;近期疗效:观察组鼻咽部及颈淋巴结CR率分别为91.7%及88.9%,较对照组的72.2%和66.7%高(P<0 05);化疗及放疗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TAX DDP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是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因素,根据复发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以期降低其复发率.以21例食管癌根治术病理切缘阴性而在术后3~33个月内发现吻合口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放疗后的复发率,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与肿瘤的恶性程度高、期别晚及手术范围不足等因素相关.术后纵隔区放射治疗未见改善吻合口复发的发生率.复发后适宜地采取手术或放射治疗,可以使少部分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发病机理,探索临床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35例(43耳)NPC放疗后OME患者,采用咽鼓管置管、冲洗并向鼓室注入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混合药液,局部清理,治疗临近部位疾病,常规全身抗炎、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粘膜促排剂及皮质内固醇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耳鸣、耳闷感及听力下降等症状;鼓室导抗图均为B型或C型。治疗后耳呜消失3l耳(72.09%)、好转8耳(18.6%)、无效3耳(6.9%),总有效率为90.69%。耳闷感消失35耳(81.40%)、好转6耳(13.95%)、无效2耳(4.65%),总有效率为95.35%。声导抗检查鼓室压图A型23耳(53.49%)、As型16耳(34.88%);B型2耳(4.65%);C型3耳(6.9%)。治疗后0、0.5、1.0、2.0kHz气导听阈均值为(25.6±3.5)dBHL,而治疗前为(48.5±4.6)dBH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依据NPC放疗后OME的发病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咽鼓管置管及注药冲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对提高NPC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N0期鼻咽癌颈部放射治疗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比较鼻咽癌上颈部预防照射和全颈部预防照射的颈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差异,以探讨N0期鼻咽癌颈部放疗的范围.方法选取156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N0期鼻咽癌患者,其中80例接受上颈预防照射(上颈照射组),76例接受全颈预防照射(全颈照射组).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上颈照射组和全颈照射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8.7%、90.7%、81.3%和97.3%、85.1%、78.4%(P>0.05),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89.3%、82.7%、72.0%和87.8%、79.7%、68.9%(P>0.05),颈部复发率分别是5.0%和3.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颈淋巴结阴性的鼻咽癌患者只需作上颈部预防性照射.  相似文献   

14.
以Cu15Al85合金薄带为前驱体,采用去合金化法,制备孔结构单一、均匀且三维贯通的纳米多孔铜(NPC),研究不同去合金腐蚀液和退火处理条件对样品微观形貌的影响。经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仪(EDS)对 NPC 检测,结果表明:与在 w(HCl)=5%的酸性腐蚀液中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得到的 NPC 相比,经 w(NaOH)=5% 的碱性腐蚀形成的 NPC 的多孔结构更加完整,孔径由150 nm 减小到100 nm,孔壁由40 nm 减小到10 nm;对前躯体合金薄带进行退火处理后,去合金化形成的 NPC 多孔形貌更加完整均一,孔径尺寸由 150 nm 减小到 100 nm。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提高游戏中NPC的智能程度,但是NPC之间并没有通信能力,这一点极大地减弱NPC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降低游戏的可玩性.针对NPC的协同处理能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群智能的协同算法.该算法增加NPC之间的协同处理功能,有效地解决了NPC协同问题,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并从设计和时间上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螺旋CT的人体颅脑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基于螺旋CT图像构建颅脑三雏有限元模型的过程。首先,对人体颅脑进行CT断层扫描,然后采用CT图像三维重建软件和CAD软件构建轮廓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划分网格,构建了颅脑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此模型包括大脑左右半球、小脑、脑干、大脑镰、小脑幕,是完全真实的人体颅脑三维有限元模型。本模型以精确CT数据为依据,为宇航、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创伤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提供了可用的颅脑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优势.方法 7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IMRT)35例,常规放疗组(CRT)35例.IMRT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放射剂量DT 70 Gy;CRT组采用面颈联合野加颈部切线野照射,原发灶根治量为DT 70~72 Gy,颈部预防治疗量DT 50 Gy.结果 IMRT组和CRT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5.7%,口腔黏膜反应Ⅳ级两组分别为0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了探讨鼻咽癌(NPC)细胞凋亡及瘤内血管生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鼻咽粘膜组织及73例NPC组织的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Rate AR)、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其中,NPC复发转移组24例,未复发组49例。结果表明,正常鼻咽粘膜AR显著高于NPC(P〈0.01),NPC复发转移组的MVD及VEGF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而AR则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MVD与VEGF、MVD与AR呈正相关(P〈0.05)。在NPC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VEGF是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并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影响患者的预后,说明细胞凋亡与NPC患者的预后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