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层视点     
《创新科技》2007,(8):4-7
万钢:扎实苦干 努力开拓生物经济新局面;李成玉:依靠科技创新 实现中原崛起;谢伏瞻:中国经济的运行是正常的;黄小晶:科技创新+资源统筹+政府扶持=高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全球城市集群化浪潮下其他城市群的激烈竞争。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必须充分运用其在政府营销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机遇,克服自身的劣势和面临的威胁,结合自身特色制定政府营销策略,来指导政府营销活动,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以其独特优势和巨大市场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正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一未来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如今,广西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一极,正以崭新的姿态与积极的步伐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广西地方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做好战略规划,建立政策法规体系、企业监督体系、战略同盟体系、科技支持体系以及发展高新低碳技术产业、低碳文化和教育事业等,初步构建了广西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尚未企稳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凭借技术熟练的劳动力供应、良好的基础架构、具有前瞻性的政府支持、低廉的成本以及高科技应用,而迅速发展壮大成为IT离岸目的地。大量跨国软件外包企业,正在逐步将全球外包中心向中国转移,其目标是把中国发展成大规模全球外包中心。他们相信:印度和中国这两大新兴市场有能力养活数以亿计的人口,也拥有成为全球外包中心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超大规模和超常规的崛起,动摇了美国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信心,致使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两方面措施应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一方面,美国在双边层面启动前所未有的对华经贸战,要在多个领域与中国“脱钩”,阻遏中国崛起。另一方面,美国在多边领域联合其盟友,重建国际经贸秩序,减少中国崛起对国际经贸秩序的影响,甚至设想让中国再进行一次“入世”谈判。  相似文献   

6.
后发而先至!近年来中国在数字城市、电子政府的建设成果为世界所瞩目,并吸引着各大IT跨国巨头的关注。阳春四月!上海!IBM全球政府事业部将其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随需应变的政府,持续的电子政府进程》引入中国,引发了沪上信息领域政府领导、学者、专家的浓厚兴趣。籍此,本刊邀请复旦大学电子政务研究所蒋昌建博士、上海市信息学会会长黄晖博士、电子政务项目实施学者苏波,与IBM全球政府事业部高层共聚一桌,畅谈当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政府干预在东盟四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其特征包括权威的政治体制,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中对市场的干预,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等。这些都为东盟四国取得快速而稳定的增长提供了基础。研究东盟四国政府干预的特征和方式,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薛力:2008年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欧美日经济受到重大打击,而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一增一减,中国在全球的角色地位反而凸显,加上北京奥运会等因素,中国在全球的地位明显提升,因此,我把2008年称为中国的"崛起元年"。但是,当时的中国觉得当务之急依然是发展自己,尚未做好在全球发挥更大作用的准备,因此,无论是对美国的"G2"、"中美国"主张,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7,(4):39-40
“创新之都”,大圈首都的风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一个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的引擎,一个21世纪全球创新的城市——北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化浪潮当中,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北京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首都,要成为“中国创造”的核心区、全球虚拟经济运营中心和全球高增值服务中心。科教、文化、高新技术产业、商务是全球国际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缘战略、经济控制以及透明度不足。为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政府在经济领域升级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强化投融资竞争;在外交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污名化,并离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关系;在安全领域持续对华施压,干扰中国现代化进程。为此,中国应加强战略定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同时积极寻求中美合作空间,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所以能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两大基本原因。中国的经济体制所以比西方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更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她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活力,而且把效率低下的“官僚政府”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市场活力+政府动力”两个轮子肯定比一个轮子跑得快,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需要采取的最佳经济体制。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在土地,资源,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只有人口或低成本的劳动力。改革开放后,中国自觉不自觉地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把国外的资本.技术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结合在一起,生产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由于中国充分发挥了人口优势,从而把最大的人口包袱变成了最有竞争力的手段。是农民工支撑了世界加工厂,是“全民”参与的经济促使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改革开放创造的“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经济体制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在今后几十年仍然有效。当前应当抓住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扩大的机遇,大量进口高新技术和能源原材料,加速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在引领世界潮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谁也阻挡不住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经济思想的新发展——规制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时政府的经济职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我们不应局限于政府应不应该干预经济的讨论,而应利用新的经济思想,重新审视作为市场失灵的补救措施的政府经济职能及其两种基本形式:政府规章和公企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我国会计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新的变革。阐述了我国政府会计当前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认为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不断积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技术进步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则强化了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忠 《潍坊学院学报》2003,3(6):60-62,44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府的几个发展阶段、特点以及电子政府在全球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发展电子政府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从现实的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互动关系出发,构造出电子政府的内容模型。对制约电子政府发展的因素、难点以及安全问题等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发展电子政府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必经之路,是提高政府办事教率、提升政府形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光伏行业经历了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在国外制裁、全球经济低迷以及行业无序发展的环境下,在2012年走到了最低谷;面对困境,我国政府和光伏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7.
张晶晶 《科技信息》2010,(24):111-112
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对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贯彻实施。在我省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产业集群内布局分散、规模小、企业数量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而政府由于其特殊的角色,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调控及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纽约证交所挂牌,成为中国内地在美国主板上市的首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尚德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无锡市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为其注入600万美元,成为大股东,施正荣依靠技术和一些积蓄入股.难能可贵的是,政府资金在尚德上市之前选择了退出.尚德的崛起,是政府推动国际科技合作,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府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电子政府发展水平排名中,欧洲力拔头筹,尤其是北欧三国(瑞典、丹麦、挪威)包揽了前三甲,从而打破了过去几年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独占鳌头的格局,渐趋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子政府潮流的新引跑者。本文对2005年以来欧洲电子政府发展状况作一概括总结,提炼基本成就,提示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Internet时代下政府的信息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是一个跨越国际的计算机网络 ,是一个具有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信息共享的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由于信息高度膨胀 ,诞生才几十年的因特网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Internet时代。Internet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管理方法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更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和同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组织者———政府 ,怎样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的条件下 ,更好地发挥“信息引导”职能 ,是一切政务信息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