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弧喷锌工艺参数对喷锌质量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从而提高了电弧喷锌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
A3钢电弧喷锌及锌涂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的喷涂工艺参数,使用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XDP-2电弧喷涂机,在A3钢上喷锌及喷锌加封闭等防腐处理,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浸泡试验不同喷涂工艺参数方法对徐层耐蚀性的影响及喷锌对A3钢基体的保护效果,实验表明: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耐蚀性影响较大。喷锌、尤其喷锌封闭对A3钢基体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镁合金抗腐蚀能力比较差这一缺点,通过表面电弧喷涂锌的方法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简述了镁合金表面电弧喷锌的工艺.对不同工艺参数所得到的不同试样的耐腐蚀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电弧喷锌工艺参数对喷锌层的质量有一定影响.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喷锌工艺参数.当电弧电压为26 V时,最佳工艺参数匹配为喷涂电流为80A;空气压力为0.5 MPa;喷涂距离为150 mm;涂层厚度为0.25 mm左右.为在以后生产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含硫污水的腐蚀机理、防腐成败的原因,对喷锌工艺条件、环氧聚硫防腐涂料性能作了叙述,得出含硫污水防腐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君伟  林晓炎 《科技信息》2007,(5):20-20,35
针对水工钢闸门的腐蚀现象,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阐述了喷锌防腐处理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钢材的腐蚀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针对钢材发生腐蚀的条件,防腐蚀就是如何防止这些条件的形成。钢闸门防腐蚀的方法主要有涂料保护、喷锌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与涂料联合保护。  相似文献   

7.
马晓爽 《科技资讯》2011,(33):53-5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变电站内构支架越来越普遍采用钢结构。由于变电站大多建于户外,环境恶劣,钢结构的腐蚀问题必须足够重视。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方法,对于保证结构安全、减少变电站运行期问的维护及节省全寿命周期成本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钢结构常用的防腐蚀方法,结合变电站钢姑构防腐的特殊要求进行论述,提出采用冷喷锌方法对变电站钢结构进行防腐蚀。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经过国内电电力行业研究、技术人员的长期实践和研发,在输变电工程领域我国已取得和世界同步的惊人成绩。在我国输变电工程施工中,根据中国特有的区域特色和国情,施工单位、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电力工程研究人员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特定技术。比如:冷喷锌特定技术的产生,有效解决了钢筋易腐蚀的问题;热气飞艇和氯气球特定技术的发现对偏远山区供电具有十分巨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对果树叶面喷肥应注意的事项,从喷肥时期、喷肥时间、喷肥用量、喷肥方法等四个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0.
喷杆喷雾雾量的分布均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喷杆喷雾雾量分布不均的问题,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结合,分析了喷杆高度、喷头安装倾角、喷头间距、喷杆水平转动角度及喷杆的垂直和水平振动对雾量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以指导改进喷雾机喷杆设计,改善喷杆喷雾分布均匀性,提高农药利用率.研究发现:增加喷杆的工作高度和喷头间距,可以有效地减小喷杆雾量分布的变异系数;喷头安装倾角在其变化范围内(5°~15°)对水平喷杆雾量分布状态的变异系数影响很小;喷杆的水平转动角度在顺时针变化范围内对雾量分布的变异系数影响逐步加大,但总的变动范围较小;在相同情况下,喷杆的水平振动对喷杆雾量分布均匀度的影响要比竖直振动影响大得多;增加喷头数、减小喷头间距或增加喷杆的工作高度,可以有效降低竖直振动对喷杆雾量分布均匀度的影响,但对降低水平振动对喷杆雾量分布均匀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后制备了表面功能化石墨烯,并以此功能化石墨烯制备了稳定分散的石墨烯浆料。将此浆料与溶解好的树脂液、预分散好的锌粉浆料混合,制备了石墨烯冷涂锌涂料。通过盐雾试验、接触角试验及电化学测试,确定了石墨烯在涂料体系中的最佳添加量。对石墨烯冷涂锌涂料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显示,涂层耐盐雾时间达到2500 h,是相同厚度热浸锌涂层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春玉米进行锌-65示踪实验表明,苗期叶面喷施锌肥后很快被吸收,8小时后大量转入茎部,4天内茎、叶对锌-65的吸收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7.5%和40.9%.抽雄期喷施,主要运转入生殖器官,最后大量积累到籽粒中.锌的放射性强度由植株顶端至根基各组织器官逐渐减小,幼嫩组织中锌的含量高于老化组织.成熟期春玉米植株中锌的分布不同,即籽粒>茎、叶>根,而玉米果穗中部籽粒的锌含量明显高于上下两端.  相似文献   

13.
机械镀锌工艺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盐雾腐蚀试验比较讨论两种不同的机械镀锌层的耐蚀性,得到了一种耐蚀性好的机械镀锌工艺,对获得高防护机械镀锌层的工艺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聚合-沉淀法合成了锌、钙改性的三聚磷酸铝生态防锈颜料。XRD物相分析表明样品为三聚磷酸铝、磷酸锌、磷酸锌钙和部分未知物的复合材料。SEM形貌分析发现样品为类球形,粒径约100—200 nm。将样品制成醇酸水性防锈涂料喷涂到钢铁表面,测试其耐盐雾等一系列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所制备的水性防腐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防腐性能均优于单一磷酸盐产品和德国的ZPA产品。与单一磷酸盐产品相比,其耐盐雾性能由72 h提高到196 h。  相似文献   

15.
4种微肥对番红花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大田条件下铁、锌、锰、铜4种微量元素对番红花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比较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微肥处理对番红花叶片光合特性、仔球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种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量微肥可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尤以Zn肥影响最显著,增强了叶片的“代谢源”能力; 适量喷施4种微肥均可极显著增加仔球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也增强“代谢库”的功能,进而显著增加仔球产量和总数。施肥量以喷施0.20%铁、0.10%锌、0.12%锰和0.10%铜的处理效果为最佳; 但过量施用会产生负效应,抑制番红花的生长,并降低其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低铬钝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低浓度铬酸盐钝化处理在热浸镀锌铝合金镀层上的应用·采用盐雾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和人造海水浸泡试验对锌铝合金镀层表面低浓度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并借助XPS和AES对钝化膜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锌铝合金镀层经低铬酸盐钝化处理后耐蚀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钝化膜的元素组成(原子数分数,%)为:S5-5,Na3-4,C11-8,Ti7-9,O41-6,Cr13-7,Zn16-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酸钾溶液作为成膜物,以硅溶胶和烷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片状无机富锌涂料。结果表明,含40%(质量分数)锌的片状无机富锌涂料的耐盐雾时间超过3000h。该富锌涂料通过了720h划痕实验,阴极保护性能非常好。该涂料与环氧云铁中间漆复合后,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5?d的涂层阻抗值仍然处于10.9Ω/cm2以上,并且lg|Z|~lgf曲线的斜率一直保持-1左右。  相似文献   

18.
既有水工钢闸门的主要防腐方法是在钢基体上热喷涂金属涂层,本试验针对Q235裸钢、Zn-15%Al热喷涂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各自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裸钢的腐蚀产物(FeOOH和Fe3O4)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厚;Zn-15%Al涂层的腐蚀产物(锌和铝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具有自封闭性,保护基体,减缓腐蚀。裸钢与Zn-Al涂层在快速腐蚀试验中的腐蚀退化过程均呈非线性规律,与自然环境下钢闸门构件锈蚀退化过程相符。  相似文献   

19.
ZnO nanoparticles and porous particles were produced by an ultrasonic spray pyrolysis method using a zinc nitrate precursor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under air atmosphere.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ZnO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ZnO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in a hexagonal crystal structure and the crystallite shapes changed from spherical to hexagonal by elevating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crystallite size grew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in spite of reducing the residence time in the heated zone. ZnO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at the lowest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ZnO porous particles, formed by aggregation of ZnO nanoparticles due to effective sintering, were prepar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erties of ZnO particles can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n the ultrasonic spray pyro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