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6世纪的欧洲,一个叫艾利的年轻水手登上一艘海船。这是他第一次出海,他向船长借了一张海图,兴奋地想研究一下,结果打开一看,顿时傻了眼——艾利:"船长船长,这些看起来吓人的动物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船长:"废话,这可是少见的海怪!你要是见过,小命早没了!"艾利:"什么,海怪?!船长,我……我想回家……"  相似文献   

2.
老尹脱贫记     
"七一"临近,我回到了湘西南的老家,去了邻村的老尹家.老尹家一度很困难,通过近三年政府的帮扶,脱了贫,还盖了新房. 这是一座三间的农家小院,洁白的墙壁,光滑的水泥地面,院子里阳光普照,处处透着安宁祥和.老尹正忙着张贴对联:"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记在心."横批是"共产党好".老尹皱纹里挤满了笑容.  相似文献   

3.
阿鸿 《华东科技》2010,(5):69-70
<正>这次我被社长的木然态度激怒了。我略带挑衅地说道:"那好吧,但我还是希望您能给我一张您的名片。"毕业以后,我放弃了家里给我安排好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没有急于找工作,因为我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是利用自己在  相似文献   

4.
1.创设问题型情境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授"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大臣立了大功,国王问他要什么样奖赏,这位大臣就指着国王面前的象棋棋盘说"国王你要是真的奖赏我,就奖些米给我吧."国王笑着说:"那好,给多少?"大臣说:"在第一个棋格里放两粒米,第二个棋格里放四粒米,第三个棋格里放八粒米……"国王说:"就这么点米?"大臣笑着说:"大王您嫌少吗,只怕大王没有这么多米吧."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引出"有理数的乘方".  相似文献   

5.
 "我知道你会很重视写好自己的博士论文."这是我在上一个系列"主编心语"讲到博士论文的撰写时的第一句话.那里已经讲了的,本文将少讲或不讲,但建议你看一看,当时这个话题是分两次讲的.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山东频道8月30日电:目前,山东省济宁市除了打造"孔孟之乡"这一文化名片的同时,还在打造另一张文化名片:运河之都.这是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成文向"相约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采访团透露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正>何方洋一路创业十几年,变成了业界有名的"菜贩子博士"。他根据贵州实际情况,紧跟"大数据"与"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调整公司发展方向,一路风雨兼程,积极探索。"有一次我在外面参加会议,给别人递名片介绍自己,一听是在贵州做‘绿色产业’,他们就都相信了。"采访中何方洋的这样一句话叫人印象深刻,"绿色产业"已然成为贵州的一张名片。何方洋是个连续创业者,来贵州前,他的技术在食品安全免  相似文献   

8.
"嘀嘀、嘀嘀",文华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喇叭声,经验告诉他,这是有人跟自己打招呼.文华循声望去,看见一辆出租车停在离岗亭不远的路口转弯处,驾驶员伸出一张笑脸冲他点头:"文哥,文哥!" 这是一个车流量比较大的路口,整个路口交通秩序还算良好."真没劲."文华低声嘟囔着,目光停留在闪烁的红绿灯上.他有时候想,城市各个路口都有信号灯和摄像头,为什么还要交警站岗?简直是多此一举. "小李,这里不能停车,赶紧开走."文华边说边懒洋洋地走了过去. "我知道,见您在这辛苦,打个招呼就走."小李边递烟边说.  相似文献   

9.
我的哥哥     
正每次看着微信上这张"哥俩好"的照片,我就会特别想我的表哥宋星航。说是表哥,其实是表表哥,他是我妈妈表姐的儿子,我爱亲热地叫他航航哥哥。航航哥哥读初三了,学习很紧张。这不,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还没有见过面。我好想他,因为航航哥哥对我非常好,从小他就很疼我。  相似文献   

10.
船长的故事     
张佳玮 《世界博览》2014,(18):86-86
正机长是温文尔雅西装笔挺高智商,列车长也算个工业时代之后的文明人,船长则带着洪荒野蛮的气息,是山寨头子,是老流氓,是好汉。林肯被刺杀后,惠特曼写了著名的《船长,我的船长》来悼念。以中国视角,乍看之下,颇不合理:总统恁高的干部,与一个船老大相提并论,很是不敬;但了解点儿航海史的便明白,这是真把林肯当自己人了。说英语的国家,对船长——captain——这词很着迷。长官、船长、老大,说这话便有服气之感。船长和机长、列车长不一样。机长是温文尔雅西装笔挺高智商,列车长也算个工业时代之后的文明人,船长则带着洪  相似文献   

11.
1 背景1978年12月,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改革开放.时隔一年多,1980年夏,甘肃人民出版社调来一位业务领导曹克已总编.他是报人出身.经过半年调研思考,为出版社的发展提出两条思路:一是出敦煌书,突出甘肃特色;二是办杂志,以刊养书.1980年秋天,因第二条思路,曹克已总编找到我,对我说:"听说你办过杂志,咱办个刊物?"我说办啥刊物,就我一人."办啥刊?自己想去;人没有?自己找去."回来找了几个人,只有一个人愿意一起干,他叫郑元绪.郑元绪和我有相似的经历,都是文革中1968年毕业的理科大学生.他清华大学物理系,我兰州大学地理系,出身,他北京市民,我甘肃农民.在大会议室的东北一角,用三只书柜围成8m2的空间,放进两张"一头沉",两把木椅,一把会议室用的长条椅,两个人的编辑部就这么成立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特别喜欢年画。每年元旦一过,母亲便开始念叨上了:"今年的新年画快出来了吧?"等年画一上市,母亲的眼神便充满着欣喜,瞧瞧这张,看看那张,喜欢得不得了。她常常左手一张年画,右手一张年画,举起来问我:"丽丽,你说买哪一张好?"我为了快点离开,便随便指着其中的一张,敷衍她说:"这张吧,比较吉庆!"母亲便点点头,喜滋滋地掏了钱,还总忘不了说一句:"咱娘俩眼光差不  相似文献   

13.
5+5=?     
<正>噔噔噔,我抱着皮球跑回家,刚进门就听见爸爸喊:"儿子,过来!"我放下球,走到爸爸跟前,问:"干什么呀?""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好吗?""好呀,好呀!"我连声应答,一蹦三尺高。爸爸是个科学迷,带我做过许多有趣的实验。"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实验啊?"我好奇地问。爸爸递给我一张实验材料清单,说:"你先按照我列的单子准备,到时候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心里都有一张中餐馆的地图,哪家中餐馆、在什么路上,都如数家珍,代替外文路标蔓延整座异国城市。几年前,我的一位美国华裔朋友来意大利出差。作为东道主,我允诺请他吃饭,但在吃什么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他想吃意大利菜,而我强烈推荐他试试米兰一家很特别的中餐馆:"在意大利什么时候都能吃得上意大利菜,但是好的中餐,出了中国就太难找到了。"朋友从小在美国长大,  相似文献   

15.
正新学期,我们班换了一位美术老师——张老师。她高高的个子,留着棕黄色的卷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张老师的笑容特别美,一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呢!张老师对我们就像大姐姐一样,说起话来非常温柔,也很幽默呢!就拿开学时的第一节美术课来说吧。当张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同学们都"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好漂亮  相似文献   

16.
五月初,我得到了一个访问越南工会代表团的机会。代表团共有五位团员,由团长武辉静同志率领,是应邀来我国首都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的.代表团的同志们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越南工人阶级的英雄的业绩。他们以具体生动的故事把我的思路带往战斗的越南,那个令人关怀和尊敬的国度!  相似文献   

17.
一天清晨散步时,一位工作人员请求与邓小平合影,他欣然同意。消息传开,随行人员都来了。就这样,一张代表团"全家福"在新华社随行摄影记者的手中产生。在我家相集里首页,是一张黑白相片,那是1978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缅甸时,在仰光(内比都现为缅甸首都)国宾馆草地上与随行人员的合影。随着时间的流逝,相片愈益珍贵。每当我看到  相似文献   

18.
刚要经过门卫室,一个中年妇女从里面急急忙忙赶出来:“哎哟哟,张老师,可把你等着了!”说话间就很热情地拉起我的手,“我娃回去天天说她张老师对她有多好,有多好。我就想过来见见你。”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一向以聪明著称于世.一次在宴会上,我问一位以色列的生物学家,犹太人何以如此聪明?他笑答:"其实每个婴儿在出生时资质都是一样的,就像一张白纸,关键在于怎样去描绘它.犹太人很注重基础教育,提倡终身学习.比如说我,虽年届退休,每天仍在学习,掌握一些新知识."这就是聪明的犹太人.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不虚度每寸光阴,每天都问问自己: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令我最头痛的莫过于作文,对学生来讲,难于对付的也是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说明作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作文教学这一"老大难"很有必要一起探究.下面就如何上好作文课,变"老大难"为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