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王学英 《科技信息》2013,(1):348-348,352
<正>科学素质包括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和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综合反映,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它们在生物教学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科学的研究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方法,正是这些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部423名大学生的调查,考察理想信念与科学素质的关系,结论是: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而科学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科学素质有一定的不均衡性;整体上大学生的科学行为和科学精神存在不一致性,虽然大学生都善于发现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理想信念与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高度相关,科学情感对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有很大影响;高校应以科学情感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理想信念、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3.
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的变革,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的变革促进了科学思维方式的演变。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以辩证思维为基础,辩证思维是科学思维的灵魂。系统思维、定量化思维、创造性思维、预测性思维是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性,科学素质是科学观念、科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美等要素的综合反映。人们通过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孕育并形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是科学共同体接受和共享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蕴含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伴随科学的社会化发展,科学文化也不断向社会扩展,形成社会层面的科学文化,包括公众对科学(及科学家)的认知和态度、对科学价值的判断和追求、对科技活动的尊重、宽容、支持与参与、青少年对科学事业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6.
图书推介     
科学的价值 本书包含数学科学、物理科学、科学的客观价值等3编,其关于直觉和逻辑、空间和时间、物理学危机与革命、科学实在、科学的客观性等的论述令人击节叹赏.体现了彭加勒的理想主义、反实用主义和反功利主义、关系实在论、科学中的语言翻译、为科学而科学等思想。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从历史上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哲学家对科学进步的理解不同,因而也就出现了许多划界标准。概括、总结科学哲学关于划界标准的历史,可以得出一系列通向真理的科学认识和方法论的规范。如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及科学解释和预言等。与科学相比,伪科学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主观性、特殊性、独立性和神秘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是科学气质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现代人身上表现出一种功能互动的统一关系。弘扬科学精神能够改善和提升现代人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塑造也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的基础,其主要途径是培养个人对科学的热情,加强学校科学教育和营造科学与公众互动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我们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预见能力。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社会需求的交汇点是新科学的生长点。新科学的滋生和未来的成长,意味着科学总体范围的变革。科学作为人类文化中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就在于它的解放力、开化力和趋同力。科学是开放的,它的这种开放性使它具有任何保守派都无法抗拒的力量。这正是科学的革命性和它的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汪继年 《甘肃科技》2004,20(7):154-155
文中根据科学文明形成的阶段性特点把科学成长的历史划分为 4个时期 :科学的萌芽和科学精神创立时期 ;科学方法论体系和科学体系形成时期 ;科学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化、社会化时期 ;现代科学发展时期。根据以上划分分阶段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科学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 ,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文明前进、发展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1.
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冲突与和谐。广告中的技术美与艺术美既有同一又有差异。广告中的技术与艺术都服务于广告美的实现。广告美的实现有赖于广告中技术美与艺术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陈方既关于书法美的本质的观点进行商榷,并提出"书法是一门艺术,应该具备艺术的基本属性,书法美是一种艺术美,必然符合艺术美的本质特征;书法美的本质在于充分利用书法的特有元素表现出形式美的悦目和内容美的赏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学会审美,产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美善合一的境界。普通高校应把艺术教育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地位来认识,在处理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时,要借鉴历史经验,把握好原则和尺度,既要避免艺术教育的道德缺失,又要防止德育化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文娟 《科技信息》2012,(7):492-492,501
人体艺术源于人类对自身美的理解和追求,印刻着不同时代与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及不断变化的社会思潮。正确看待人体艺术和色情影像之间的界限,以健康的心态、真诚的心灵来面对人体艺术,在美术课中引导学生如何欣赏人体艺术,用美去抢占学生的精神阵地,要使自己成为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人。  相似文献   

15.
李广田散文的朴素美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朴素的审美追求在重视主体情感的纯真表达和文学语言的本色自然及艺术形式的质朴无华却蕴藉丰厚等方面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这一契合是李广田受到传统文学影响的产物。他散文的这一特色客观上使传统朴素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得到了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的山水随笔,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立意的凝重美与模糊多蕴的审美效果,颇具品位的智性美,叙事美与探索式结构,独具风格的语言美,以及以上述特征为主体所形成的文体美。  相似文献   

17.
吴敏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51-154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反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艺术给予人的是美,是美的享受和美的精神,是教人从善。因此,艺术如同宗教一样是神圣的,是崇高的。艺术家对于艺术应该如同圣徒对于宗教,是敬仰的,是敬畏的。在其艺术创作中应该怀着类似于宗教情感般的热情。但是,艺术的神圣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亵渎,被衰减,成为了物质生活的陪衬和玩物。所以,我们要以爱来重构当今世界的审美价值,重树艺术的神圣,以爱来重新唤起艺术家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关怀,重新唤起艺术家及世人对艺术的神圣激情。  相似文献   

19.
秦汉瓦当是中国古代瓦当艺术发展阶段中的顶峰,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一种模仿的艺术,瓦当图纹取材丰富多样,既从自然界中汲取资源,也从宗教意识和社会心理中寻找创作灵感;瓦当艺术至今仍能唤起美的感受,源于形式美的外观及其与人们审美趣味的暗合;秦汉瓦当艺术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瓦当艺术"光晕"的消失又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该在艺术史上处于重要地位,然而当它登陆中国之后,却遭到了高雅艺术审美和通俗大众审美的双重拒斥。这一现象,与其“表现的失当”和“过度的解构”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