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林宁  姜飞  林全章 《科技信息》2011,(22):I0408-I0408,I0410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解决煤层结构及厚度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龙固矿井二采区主采煤层3煤层厚度比较稳定,但有分叉合并现象。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获得了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解释了煤层宏观结构、断层等地质现象,地震地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田步令 《甘肃科技》2021,37(20):40-42
芦草台子勘查区处于甘肃河西缺煤地区,勘查区紧邻平山湖含煤区,属于平山湖矿区总体规划范围之内.但该区煤层多,煤层有分叉突变现象,岩煤层对比难度大.本次通过分析该区地层特征、煤层特征、构造特征,运用全区发育稳定的中侏罗统下岩组顶界的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作为K1标志层;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上煤层均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低自然伽玛和声速高异常的特征,各可采煤层测井物性特征不同等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平山湖含煤区对比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勘查区内各可采煤层详细对比,确定了各可采煤层的空间位置,为报告编制和矿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鲁西南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山西组3号煤层是主采煤层。但3煤层具有分叉特点,对于该煤层的开采利用有一定影响。对于3煤层的分叉机理,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笔者认为,3煤层分叉主要是由于盆地演化过程中各单元沉降的不均衡性、浅水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的频繁摆动造成沉积单元重新分布以及沉积差异性压实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三角洲体系演化是导致煤层分叉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肖华  郑艳海 《甘肃科技》2014,30(22):89-91
陇东地区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在甘肃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析了甘肃省煤炭能源的发展新格局,根据陇东地区煤炭的煤质特征,从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甘肃陇东煤炭资源洁净利用方向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分析了尼勒克煤田乌拉斯台煤矿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各段的地层特征,正对该陆相沉积,煤层变厚、变薄、分叉、沉积缺失,化石单一特点,采用煤层组合特征、标志性煤层厚度结构、煤层层间距、岩性变化规律、岩石物性测井曲线、煤质分析等综合对比手段。从而对矿区主采煤层的对比,指导矿区找煤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开采强度不断提高,对巷道断面及支护质量需求也随之增大。但在巷道掘进过程常常遇到不同的地质条件,影响正常的巷道的掘进。本文通过对巷道过煤层分叉区时不同的顶板条件,制定相应的掘进和支护措施,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确保了安全、快速、高效的通过巷道煤层分叉区。  相似文献   

7.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阵方法,按照一定精度离散煤层和非煤层数据,利用泛克里金法确定平面煤层厚度,反距离加权法确定每个栅格的符号距离函数估值,局部窗口对煤层进行精准定位,确定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距离函数截距,建立煤层的三维地质模型。本文还讨论了距离函数截距对煤层精度的影响;滑动垂直窗口大小与煤层位置对建模结果中煤层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以针对煤层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快速建模,对大范围区域地质模型构建有一定的适用性,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煤层开采设计及资源评估。  相似文献   

8.
下分层托夹矸综采工艺回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义伟  崔建斌 《科技信息》2010,(23):J0152-J0152
煤炭开采中煤层分叉现象比较常见,煤层分叉处的开采多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顶板脆弱难于控制,多采用炮采开采工艺方法,本文针对戊9戊10煤层分层,试验了托戊9戊10煤夹矸回采戊10煤的综采工艺回采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莲萍 《甘肃科技》2013,29(4):41-43
煤田二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于陇东巨厚黄土层区,黄土层厚度变化剧烈,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属于地形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区,是目前煤田地震勘探的难区。要在这个地区用地震勘探方法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地,必须解决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和地质解释等难度较大的问题。首先,通过试验选取适合本区的激发与接收因素,并确定合理的观测系统。其次,对获得的信噪比较高的原始资料,做好资料处理与解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查明了勘探区含煤地层的起伏形态和断层构造特征,提出了有效反射波分叉合并点的产生原因,控制了主要煤层的分布范围。取得的这些地质成果,将成为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可靠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苹 《甘肃科技》2010,26(20):48-50
通过分析甘肃省正宁南部煤炭勘查区各煤层的煤质特征,指出正宁县南部煤炭资源各煤层应属低灰-中灰、低硫-中硫、高热值、低磷、低氯、结渣性弱、中等可磨性,高稳定性的不粘煤,并指出了煤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实施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共采及煤层地下气化开采的需要,依据煤层厚度及间距、煤层组合规律、分布的稳定性、测井曲线形态及非煤标志层等特征,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含煤亚段150余口钻井的煤层进行了对比和统一编号,揭示了该区共发育了编号为1~11的11个煤层或煤层组,其中,1~4煤(组)构成了上煤层群,6~11煤(组)构成了下煤层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煤层的平面分布规律,指出研究区内共发育了6个赋煤区,7、8、9煤层组在各赋煤区均有发育,且厚度较大,是东部凹陷的主力煤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综放工作面粉尘体积分数,采用煤层注水的方法对梅河一井综采放顶工作面煤层进行降尘,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煤层注水钻孔施工工艺,优化煤层注水参数,减少影响煤层注水效果的因素,加强煤层注水的日常管理,使水从煤体的裂隙和孔隙中挤走大量的游离沼气,延迟了瓦斯解吸释放的时间,降低了煤层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及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杜绝了瓦斯超限现象。另外,在高瓦斯矿井煤层注水能使煤质变软,增加塑性,从而减少冲击,降低煤与沼气突出次数。实践证明:是煤层注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其他采区的综放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方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甘肃省14个市州2010—2016年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基础保障和生态质量4个维度测度甘肃省14个市州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甘肃省生态文明的协调度情况,并借助ArcGis 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2010—2016年,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生态文明聚类特征由微弱的正相关向较强的集聚倾向演变,且2016年集聚倾向最为明显; 3)甘肃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发展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生态文明水平大体上呈现出集群化、梯度化、极差化的分异特征; 4)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离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河西走廊地区整体协调性较好,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协调性较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1)生态文明建设分区治理; 2)加强陇中地区、陇东地区、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协调性建设,借助政策支持、城市合作等提高区域协调性水平; 3)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坚硬煤层注水预裂水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有效应力原理及断裂力学推导了煤层注水所需的最小注水压力,初步探讨了多组裂隙同时存在对煤层最小注水压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倾斜坚硬煤层注水压力的因素,指出了注水压力与煤层倾角及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其理论结果与现场相符。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是我国石窟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砂岩石窟表面风化一直是保护难题,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甘肃砂岩石窟浅表层风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甘肃砂岩石窟分布可分为三个区域:陇东地区、陇中地区、河西地区.浅表层风化受自然和人为环境影响,烟熏病害普遍存在;陇东地区主要病害为粉状风化、泛盐和植物病害;陇中地区黄河干流砂岩石窟以植物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松柏煤矿斗岭矿区的煤层特征及产出规律,得出了矿区煤层主要分布在二叠纪晚世早期龙潭组上段,俗称“龙潭煤系”。煤系含煤3-5层,可采煤层为2、4、5三个煤层,相互以20-25 m的间距产于煤系地层中,层位较稳定,但发育程度不同。4煤发育最好,其次为25、煤层。三可采煤层都属于不稳定型的第一种情况。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于被一系列逆(掩)断层和正断层所切割的倒转背向斜中。断层对煤层的破坏较为严重。属地质构造复杂类型的第三种情况。为矿山今后的生产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每个钻孔的测井资料虽然只反映了该钻孔的地质剖面,然而各个钻孔的测井资料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研究和分析各个钻孔测井资料,找出其规律和特征,可以追索煤层和地层,研究煤层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推断地质构造.为达此目的,选择常规数字测井的三侧向电阻率( LL3),长源距伽玛伽玛(GGL),自然伽玛(GR)三种曲线,通过对滇东富煤地区长兴组、龙潭组2+1、7、9、11、13、16、23、24等煤层的测井曲线煤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测井曲线的异常幅度、组合形态、层间距及特殊标志进行煤层对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紫马紫大坡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纽,17、18、1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P3I2),2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P3I1),勘查区煤层对比方法主要依据岩性、测井曲线、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神府煤田休罗纪煤层自燃区的详细观察和分析,论述了煤层自燃的特征,确定了煤层自燃的时代,进一步讨论了煤层的自燃机理和最终自燃范围,认为本区煤层自燃主要受古地貌、古气候和低的煤变质程度以及惰质组的高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且惰质组是煤层自燃的关键和导火物质。煤层自燃是沿露头和垂直露头两个方向进行的,并最终因煤层上覆岩石垮落、塌陷堵塞了供氧通道而自行熄灭。煤层自燃区主要是沿古冲沟两侧成带状展布。这为生产上查明煤层自燃范围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影响煤层渗透性的四个主要指标测定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公乌素地区16号煤层煤样的注水渗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主要开采深度150~350 m的条件下,煤体渗透性均在3类范围内,属于渗透性中等的煤层。研究结果对该地区16号煤层的注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