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佝偻承蜩》:“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此句的解释有两个疑点。一是“五六月”,现在不少注本释为“夏季五六月正是捕蝉时节”,主要依据可能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引司马云:“五六月,粘蝉时也。” (见郭庆藩《庄子集释》)《逍遥游》“夫以六月息者也”,释德清《南华经解》注为“周六月,即夏四月”,依此可知周历的“五六月”相当于夏历三四月,还不到捕蝉时节。对这一句,古人也有别的注疏。如成玄英疏:“初学承蜩,  相似文献   

2.
昆虫是生物界的最大家族法布尔的传世名著《昆虫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貌似柔弱、实则凶猛的螳螂;在黑暗中做四年苦工、在阳光下享受一个月快乐的蝉;巢穴精致、“赋有音乐才华”的蟋蟀……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也提到蜘蛛,但是蜘蛛有八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相似文献   

3.
庄子在《逍遥游》、《应帝王》、《大宗师》、《养生主》、《德充符》、《秋水》等内外篇中都曾论述过养生说。他在《养生主》中提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意思是说用手指来折断树枝做柴烧,柴有完了的时候,但是火可以传续下去,而没有穷尽的时候。庄子以柴来比喻人的形体,用火比喻人的精神,用来说明善于养生之道在手顺着自然的正道以为常法,才能保全身体,护全性分,奉养父母,享尽天赋的寿命。他并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对养生之  相似文献   

4.
郭象“物之自造”、“自尔”、“独化”论释义束际成,金荣昌郭象字子玄,是两晋元康永嘉年间最著名的玄学家之一。《庄子注》是他的代表作。在《庄子注》的序中,他对《庄子》之旨作了概括:“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这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  相似文献   

5.
在《通往威冈码头之路》中他写到,究竟人是什么呢,首先便是饭桶。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以政治讽喻小说《动物农场》和《1984》两部作品称誉世界文坛,不过奥威尔对食物也很有想法,奥威尔对食物的描述无与伦比之处在于他捕捉食物恶心之处的能力,在《通往威冈码头之路》(1937)中他说,“牛肚豌豆”店的店主布鲁克先生给人一片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在强调“言志”说的同时,也开始涉及到性情的问题,如庄子说:“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庄子·马蹄》荀子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在荀子看来,性情是一种自然本能,所谓“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他还多次论述到,美的要求是出自人的性情的一种本能欲望:“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  相似文献   

7.
百鸟吊凤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据《尔雅·释鸟》记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按《说文解宇》描述其形象是:凤,……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见则天下大安宁.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提到“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指的就是凤凰.传说,凤凰飞时,群鸟跟随.而“朋”字即表示集群的意思,朋字的旁边加个鸟字就是“鹏”字.传说中的凤凰,不仅飞时众鸟相随,就是死后,也是百鸟吊念.  相似文献   

8.
谈及道家,人们不约而同的看视老子(约春秋中晚期)、庄子(约公元前369~286)为其始祖,不过我认为如此观之未免失当。庄子吸取了《老子》书中的一些成份,却并不能得出这样一个学术谱系: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庚桑子传壶子,壶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并不能因庄子与老子的学术关系而称“老庄”,正象孔子吸取了老子的学说而不称“老孔”一样。其实《老子》务实与务虚精神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最重要之两派——儒家、道家。《老子》是中国文化的始基。王夫之指出《庄子》“虽与《老子》相近,而别为一宗”(《庄子解》)。因此,在论及先秦道家思想时,我不论《老子》的思想,而以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庄子》为立说重点。《庄子》是道家的开山著作。  相似文献   

9.
认为庄子的“重言”乃“重复之言”,只是所重复的绝非古人的话,而是自己说过的话、表达过的意思。它是庄子的一种言道策略,具有互文见义与提高言说内容可信度的修辞效果。这种策略在《庄子》书中有着广泛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庄子》“道”“德”观童坚强(92中③)《庄子》“道”的思想是道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庄子》道的思想时,发现其中“德”也自成一个体系,与道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首先,庄子提出德思想的原因。《庄子》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中的“逍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物而物于物是道遥之最低层次,物物而不物于物乃可做到相对的道遥,而无待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庄子主张丧我、解悬、无用等养生之道,就是为了达到道遥的人生境界。庄子热忱地爱慕着“道遥”,以逍遥之笔去道说“逍遥”,从而使《庄子》具有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一、对无限有限的认识庄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充分而详尽地评述了无限和有限问题的哲学家。在《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他提出了苍天是不是无限的问题,“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接着他从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邪。”(同上)从而肯定了天上的河汉是没有止境没有边际的。他认为物量的大小是无穷的,时间的长河也是没有止境的,“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秋水》)他批评有的人看不到事物本身的无限性,而以有限的眼光看待无限,“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与梦蝶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其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之中。“蝴蝶梦”是《庄子·齐物论》中的一章。“蝴蝶梦”体现了庄子的“物化”思想与道通为一、自然而然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这种自由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庄子》“道”“气”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子》文本中,“气”与“道”都是“哲学第一概念”。“气”与“道”两大范畴之间不存在属种概念之分,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谁统摄谁、谁说明谁的关系。换言之,在《庄子》文本中,存在着两种宇宙生成论:一是气论;二是道论。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形式上的系统”在《庄子》文本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造成《庄子》文本内在结构性与逻辑性矛盾的根本原因,可能与《庄子》一书的成书过程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庄子》怀疑主义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怀疑主义建立的根据是认识的相对性,怀疑主义的结论是“吾恶乎知之”、“不谴是非”和悬置判断等。《庄子》的怀疑主义可用当代怀疑主义所提出的模式来表示,其怀疑主义的论证方式有“闭合论证”和“无知者的论证”二种,《庄子》的怀疑主义是局部的怀疑主义,而不是全面的怀疑主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梳理了自魏晋以来注家对庄子“逍遥游”和小大之辩关系的阐释,分析了《逍遥游》一文是如何从小大之辩来论述逍遥之境的,并且结合《齐物论》和《秋水》中关于小和大关系的论述,得出了庄子的小大之辩存在两个层次的意义:在表层上,庄子是承认小和大之间的区别的;而在本质的层面,庄子认为小和大是一致的,并不存在所谓崇大抑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洋之大,无奇不可。很多人认为海底动物应该是游来游去的,而那些静静地长在礁石上、貌似植物的东西绝对不会是动物。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有一些海洋动物就是不会“运动”的。当人们潜入海洋深处考察海底岩石时,会看到很多艳丽夺目的“鲜花”,仔细观察它们的动作,你会发现它们竟然是动物。比如海葵,它那貌似娇嫩的“花瓣”,是用来捕捉食物的触手。  相似文献   

18.
《庄子·逍遥游》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二语,曹础基《庄子浅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二书均为中华书局出版)解“不及”作“赶不上,比不上”、“不了解”,这等于说庄子认为“小不及大”,“短不及长”,有“贵大贱小”之旨。此解符合庄子本意吗?《逍遥游》本旨,郭象注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三言”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这部古典文献的出现,突出地标志着在我国战国时期,我们祖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与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哲学思想方面,《庄子》无疑地是起了消极的作用;而在文学语言方面,它却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文学造诣是可以和同代屈原的“骚赋”分庭抗礼的。明末狂人金圣叹把《庄子》和《离骚》列为我国“才子书”的前茅,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夸大的。  相似文献   

20.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之蒙人。从他渊博的知识和与他交往的友人(如魏相惠施等)可推知,他大约出身于没落贵族阶级。庄子曾为“漆园吏”,但为时不长,便隐退乡里从事著述和讲学。他生活十分贫寒,曾“往贷粟于监河候”,(《外物》)也曾“衣大布而补之,正系履而过魏王。”(《山木》)住在穷巷,靠打草鞋度日,饿得面黄饥瘦。这种阶级地位的变化,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庄子是像某些论者所言顽固地坚守旧贵族的立场,为奴隶制的沉没唱挽歌,还是自觉或非自觉地向下层人民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