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分布在广西宜州市的竹蝗属CeracrisWalker两个种青脊竹蝗C.nigricornis nigricomis Walker和黑翅竹蝗C.fasciata fasciata(Brunner v,Wattenwgl)的核型和C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数目上、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C带带纹上具有一致性。染色体组式也相同,为3L 7M 1S X,但X染色体位置有着差异,两个种的C带带纹除着丝粒C带分布具有一致性外,其它类型的C带数量及分布都有着明显区别,2个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别也较大。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黄斑马头蝗Erianthus versicolor Brunner-Wattenwyl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研究,并据以往研究资料讨论了直翅目短角亚目中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与蝗总科Acridoidea细胞水平的亲缘关系,为蜢总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染色体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用常规染色体制方法对青海高山草地三种土蝗即青藏雏蝗、红翅皱膝蝗和大垫尖地翅蝗的染色体数目的研究结果:青藏雏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n(♂)=17=16 XO;常染色体类型为中着丝点染色体(m,6条)和端着丝点染色体(T,10条);性染色体类型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17=6m 11T=6L 6M 4S XO。红翅皱膝蝗和大垫尖翅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3=23T=4L 12M 6S XO。结果表明:不同科蝗虫的重要区别在于染色体数目与核型的差异,同科内不同属之间的蝗虫在常染色体相对长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草绿异色蝗珠染色体C—带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珍稀昆虫草绿异色meracris prasina Niu et Zbeng)的染色体C-带核型、该种蝗虫的型为2n=22+XO,全部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C带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3号染色体具有端带,5号染色体C带带纹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5.
对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李氏大足蝗(Aeropus licenti Chang)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李氏大足蝗的染色体数为2n♂=9+XO,与属内其他种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比较发现,李氏大足蝗染色体数目没有因形成独立种而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增强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nemaZheng)短翅佛蝗(P.angustidorsisBol)、长角佛蝗(P.antennateBr.-W)四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研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结果表明,四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具有2~3对大型,  相似文献   

7.
对分布在广西的负蝗属Atractomropha Saussure2个种奇异负蝗Atractomropha perrgrina Bi et xia和纺梭负蝗Atractomropha burri bolivar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和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他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但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着丝粒类型和着丝粒C带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四种佛蝗染色体核型与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僧帽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emaZheng)、短翅佛蝗(P.augustidorsisBol.)、长角佛蝗(P.antennataBr.-W.)四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研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二结果表明,四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具有2~3对大型,5~7对中型,2~3对小型染色体.这四个种的主要区别表现在C带核型的差异上.C带带型差异可反映种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陕西秦岭及湖北神农架地区雏蝗属二新种,即宽中域雏蝗Chorthippus amplimedius sp.nov。及神农架雏蝗Chorthippus shennongji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
对分布在广西宜州市的佛蝗属PhlaeobaStal两个种僧帽佛蝗PhlaeobainfumaiaBrunnerV.Wattenwyl和长角佛蝗PhlaeobaantennateBrunnerV.Wattenwyl的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均是端部着丝粒和着丝粒C带带纹等方面有相同的特征.但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它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异染色质在染色体组中的总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异翅独尾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 (Kar.et Kir)Regel)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翅独尾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为四倍体植物,其核型公式为2n=4x=4m 16st 8t;核型类型为3B。  相似文献   

12.
草绿异色蝗的染色体C-带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珍稀昆虫草绿异色蝗DimeracrisprasinaNiuetZheng)的染色体C-带核型.该种蝗虫(副模1)的核型为2n=22+XO,,全部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C带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3号染色体具有端带,5号染色体C带带纹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进行蝗虫调查时采到的黄条黑纹蝗(MeltripatachloronemaZheng)雄性个体,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同时分析了该种的染色体C带核型.  相似文献   

14.
两种戛蝗与中华剑角蝗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华剑角蝗(AcridacinereaThunb)、二色戛蝗[Gonistabicolor(Haan)]和云南戛蝗(GonistayunnanZheng)染色体核型及C带型.玻片制备采用压片法,BSG法C带处理.结果表明,中华剑角蝗染色体数目2n♂=23,分组形式为“1L,9M,1S,X”;两种戛蝗染色体数目2n♂=23,分组形式为“3L,6M,2S,X”.不同处表现在C带核型上,提示C带带型差异在种间区分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述采自内蒙古阿拉盖盟网翅蝗科二新种,好红足雏蝗Chorthippus burripes sp.nov.及尖翅横鼓蝗Transtympanacris acutalul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就产于甘肃甘南草原的豆科牧草歪头菜染色体的数目、核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其染色体数2n=12,分别由5对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和1对亚端着丝点构成.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鱼腥草腋芽细胞染色体制片,研究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鱼腥草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2=10m 10sm 2t,第1、3、4、6、7号染色体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第2、5、8、9、10号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第11号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单倍染色体数为11;该染色体组内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值为3.73,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为5、10、11号,共3对,占该基因组内染色体总数的27.3%,故鱼腥草的核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18.
19.
记述了采自福建省的卵翅蝗属一新种:德化卵翅蝗(Caryanda dehuaensissp.nov.),该新种近似于白尾卵翅蝗(Caryanda albufurcula Zheng 1988)。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横鼓蝗属一新种,雅江横鼓蝗Transtympanacrisyajiangensissp.nov.,并附横鼓蝗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