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斌 《科学之友》2005,(10):74-74
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们常用的蔬菜中,譬如番茄、土豆、茄子和菜花等,都含有微量的尼古丁。这些蔬菜如果未加烹饪而生吃,可能对人体有害,如同被动吸烟。不过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生吃一些蔬菜,人体摄入的尼古丁含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不会引起医学上的反应,更不会危害  相似文献   

2.
烹指烧煮食物,饪指将食物煮熟.由此可见,烹饪的本意只是将食物煮熟.烹饪文化演化至今,相关技法日益复杂,做法也日渐考究,但归根结底,烹饪依然是关于热传递的科学.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去解析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烹饪手法背后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新阵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的摄入,水中的各种元素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各个部分,当水中含有致病、致癌等有害物质时,这些物质就可以通过食用的受污染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和饮水,进入人体。据统计,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人高出61.5%左右。水的富营养化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生存的条件,而且氧还能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达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如果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  相似文献   

4.
"吃"出来的感冒 德国杜塞尔营养院古斯塔夫·克兰霍弗教授研究表明,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些感冒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诸如过多地食用肉类、乳制品等,可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感冒:过多地摄入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及鼻腔黏膜水肿、充血、病原微生物增多,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感冒;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可消耗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口干舌燥,使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容易诱发感冒.  相似文献   

5.
太湖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与多氯联苯共摄入益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体脂肪中含有丰富的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但同时能富集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文测定了太湖4种野生食肉性鱼类:刀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和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中的脂肪酸含量,分析了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这4种鱼体中脂肪酸以棕榈酸、油酸和DHA为主.通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及n-6/n-3PUFA比值分析了这些鱼类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这4种鱼类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可富积于鱼体脂肪中,摄入PUFAs的同时会摄入这类污染物.同时,对PUFAs中的有效成分EPA+DHA与多氯联苯共摄入时对人体的益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对于健康成人在达到EPA+DHA摄入要求下,食用这4种鱼带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多氯联苯共摄入不会引起非致癌或致癌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少女时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除强健自己身体外,其余都作为热能形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如果从食物中摄入营养过多,而又缺少运动和体育锻炼,那么多余的部分就会变成体脂积存起来,造成身体肥胖。反之,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不足,人体就会瘦弱。要保持自己身体健美,就要注意保持营养和消耗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7.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0%以上来自于蔬菜.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和卫生评价标准是:硝酸盐含量大于或等于432 mg/kg鲜重时为轻度污染,允许生食:大于或等于785 mg/kg鲜重时为中度污染,不宜生食,但允许盐渍、熟食;大于或等于1440 mg/kg鲜食时为高度污染,不宜生食、盐渍,但允许熟食;大于或等于3100 mg/kg鲜重时为严重污染,不允许食用.  相似文献   

8.
毕玉晶  杨瑞馥 《科学通报》2019,64(3):260-271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消化道系统中栖息的微生物总称.这些微生物与人体长期共进化,形成了一个平衡的微生态系统.人体微生物群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被视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该器官具有调节功能,通过改变微生物群的构成、种类与比例实现维护和恢复人体健康的目的.因此,人体微生物群及其与机体互作平衡网络研究,将为精准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带来革命性变化.肠道微生物群与摄入食物营养密切互作,不仅有助于降解食物营养素,还能够合成多种营养素供人体利用.研究者逐步认识到人体、微生物群、营养和免疫存在密切互作关系,因此,解析这一互作网络将为精准营养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本文在总结目前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营养与健康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综述了此交叉领域日新月异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摄取食物是生物体完整生活史中的重要一环.对食物的正确选择是动物生存与繁衍的必要条件.在食物匮乏的恶劣环境中,摄取更高热量的食物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存活率.但是对于有更高食物选择权的现代人类而言,不加节制地大量摄入高能食物通常会带来众多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10.
硒与生物体内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是人体和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体内的安全范围相对较窄。长期食用低硒食物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而高硒食物则可引起硒中毒。上述情况除与硒摄入量直接有关外,还与硒和体内其他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7,(1):77-78
问:是不是维生素补充得越多,身体就越好?保健食品店里总是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维生素药片,也经常有关于维生素可以帮助抵抗癌症、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甚至延缓衰老的报道。适量的维生素确实有益于健康,但是摄入过量的维生素会导致人体出现不适,引起疾病,甚至会威胁到生命。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有别于常规的食物(例如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它不能被机体分解并产生能量。不过,维生素在代谢反应中起着重要的协助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只需要很微量的维生素,通常少于日摄入食物总量的两万分之一。维生素不足肯定有害于健康…  相似文献   

12.
<正>鲜红的西红柿、白色的土豆、绿色的海带,食物多彩的颜色令人胃口大开。而食物的颜色会在烹饪和储存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奇妙变化,如同演魔术一般。酸碱都变的紫甘蓝在变色食物的世界里,有一种颜色诱人的蔬菜也是出了名的变色龙。洗净的紫甘蓝在加醋时颜色可以转变为较为鲜亮的红色,而遇到碱面的时候则会变为蓝色。不知情的人往往会怀疑紫甘蓝变色是  相似文献   

13.
阳朔 《科学之友》2003,(12):39-39
由于大豆营养价值很高,故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它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大米、小麦等粮谷类,每100克大豆含有蛋白质35克-40克,是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品,而且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突出表现为含有丰富的谷类蛋白质较为缺乏的赖氨酸。大豆中脂肪的含量也很高,每100克含有15克-20克,它的化学成分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约占85%。其中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占脂肪含量的50%以上。人们日常食用的大豆油中还含有1·64%的磷脂,其中大部分为卵磷脂和脑磷脂。另外,大豆中含有丰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每十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三个有吃夜宵的习惯。还有不少人会在睡前吃一些点心糖饼之类的。这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但应该注意,夜里进食是否导致体重增加要视你食用的是何种食物而定。很多人在吃晚饭时想吃点别的什么换一下口味,他们会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条。夜里食用这些食品往往会致人肥胖。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现有38对食物不能“和平共处”。 1.萝卜+水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此时如果再摄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桔子、梨、苹果、葡萄等,这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们常用的蔬菜中,譬如番茄、土豆、茄子和菜花等,都含有微量的尼古丁.这些蔬菜如果未加烹饪而生吃,可能对人体有害,如同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17.
郑雄 《大自然探索》2021,(10):41-46
味觉和嗅觉对人类进化的作用可能比我们以为的更重要.来自味觉和嗅觉的刺激,无非让人产生两种感觉:要么让人感到不适,以便远离有害的物质;要么让人感到喻快,从而去主动获取身体所需的物质.科学家认为,人类祖先从猿进化为人的标志是学会烹饪食物,而正是味觉和嗅觉带来的愉悦感驱使他们进行烹饪.  相似文献   

18.
多氯萘(PCNs)是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于2015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电弧炉炼钢是PCNs的排放源之一,然而目前对电弧炉炼钢厂PCNs排放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当前关于电弧炉炼钢中PCNs等POPs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冶炼过程,而忽略了原料预热过程中PCNs的排放.电弧炉炼钢行业近年来使用高温废气在废钢入...  相似文献   

19.
微波炉又称微波灶,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加热食物的新型电热炊具。它可用来烹饪各种食物,也可用于对冷冻食物的解冻。具有加热快,加热均匀、烹饪的食物色、香、味好,加热过程易控制,热效率高、省电、无烟、无明火、无味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家庭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毒物无处不在.人们身边的一切,无论空气、水还是食物,若使用不当或食用过量,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毒物.即使是普通的食盐食用过量,也可能造成死亡.而饮用水过量导致"水中毒"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