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报道了对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钛酸锶铅(PST)薄膜隧道结进行的I-V特性的测量,发现有负阻现象,并首次用表面等离激元和极化波理论对此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束和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Ni80Fe20/Al2O3/Ni80Fe20磁性隧道结样品,主要研究了中间绝缘层对隧道结磁电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氧化物的厚度对磁电阻值起调节作用,在3~7nm范围内磁电阻基本呈现单调递减现象.为提高磁隧道结磁电阻性能做了实验尝试.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正面临着诸多挑战,铁电隧道结等新兴存储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氧化铪材料的铁电隧道结存储器具有读写快、能耗低、与传统CMOS工艺兼容等优势该文制备了两种底电极的铪锆氧铁电隧道结,测试其铁电特性和存储性能其中采用铂为底电极的铪锆氧铁电隧道结不仅有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和优秀的疲劳特性,并且在编程速度和响应时间上优于传统的铁电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用频变负阻作为有源元件实现的无源梯形低通网络结构,而频变负阻只需要两个第二代电流传送器和三个无源元件.该有源RC低通网络具有无源低通原型的低灵敏度特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个用频变负阻作为有源元件实现的无源梯形低通网络结构,而频变负阻只需要两个第二代电流传送器和三个无源元件。该有源RC低通网络具有无源低通原型的低灵敏度特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量子力学的隧穿方法讨论一个铁磁/半金属/铁磁隧道结(FM/HM/FM)中的自旋极化输运和隧道磁电阻(TMR).结果表明:当选定半金属材料自旋向上子能带呈现金属性时,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电子的隧穿系数都表现出共振隧穿特性.发现TP↑↑与a,u和Δm↓-Δm↑的取值无关,但随着这些量的增加,TP↓↓和TAP振荡逐渐加快,峰也变得更为尖锐,并且相邻峰之间的间距也逐渐变窄.更重要的是,当这些系数取值合适时,TMR值明显增大.可见,半金属材料对提高隧道结的磁电阻是十分有利的,只要选取合适的参数便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磁性存储器等磁性元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研究结果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圆管内CaCO_3结晶污垢生长不同时期,污垢对流场和温度场以及壁面传热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时期Nu/Nu_0随晶体大小的变化关系以及晶体生长过程中Nu/Nu_0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圆管内CaCO_3污垢生长过程中存在负热阻阶段和正热阻阶段,负热阻阶段污垢对传热的阻碍作用小于因污垢存在而引起的扰流对传热的增强效果,即Nu/Nu_01,表现为负热阻;而正热阻阶段污垢对传热的阻碍作用大于因污垢存在而引起的扰流对传热的增强效果,即Nu/Nu_01,表现为正热阻。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负阻抗电路技术的跨阻放大器的带宽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相同的跨阻增益条件下,基于0.18μm CMOS工艺下shunt-feedback型跨阻放大器无负阻抗电路时,其-3 dB带宽约为3.1 GHz,而具有负阻抗电路时,其-3dB带宽约为4.3GHz,两者相比带宽性能约提高了40%.该方案可以提高跨阻放大器带宽并避免因引入电感而增加芯片面积,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对基于负阻抗电路技术的跨阻放大器的带宽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相同的跨阻增益条件下,基于0.18 μm CMOS工艺下 shuntfeedback型跨阻放大器无负阻抗电路时,其-3 dB带宽约为3.1 GHz,而具有负阻抗电路时,其-3 dB带宽约为4.3 GHz,两者相比带宽性能约提高了40%该方案可以提高跨阻放大器带宽并避免因引入电感而增加芯片面积,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Co_2FeGa/BaTiO_3多铁隧道结(MFTJ)中的磁电耦合效应,以及中间势垒层BaTiO_3(BTO)的铁电临界尺寸,构建了FeGa/TiO_2与Co_2/TiO_2两种对称性界面结构的多铁隧道结模型.结果表明,FeGa/TiO_2与Co_2/TiO_2界面模型的铁电临界尺寸分别是4个和2个BTO单胞.此外,发现磁电耦合效应主要是由界面原子上磁矩的差异导致的,它们对多铁隧道结中BTO的极化非常敏感,而且这种耦合还与界面相关原子的电子杂化程度有关.另外,不同界面模型磁电耦合强度也是不一样的,Co_2/TiO_2界面模型多铁隧道结的磁电耦合系数要远大于FeGa/TiO_2界面模型多铁隧道结的磁电耦合系数.采用半金属Heusler合金电极的多铁隧道结有望为纳电子器件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调Q倍频ns/ps Nd:YAG脉冲激光,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40 ps,重复频率为5 Hz的条件下,研究了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一种新型金属配位聚合物[Co(NCS)2(CH3OH)2(3-bpfp)]n(3-bpfp=N,N-bis(3-pyridylformyl)piperazine)的光限幅特性,并用激发态理论模型对其限幅机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配位聚合物的限幅阈值约为100mJ/cm2,其光限幅机制可能为激发态吸收。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全优化计算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化合物的平衡几何构型和成键特征,用前线轨道能级和组成以及前线电子密度等参数,探讨了ZDDP的润滑机理.研究表明ZDDP的活性元素为2种位置上的S元素,ZDDP与铁摩擦副作用最可能的断键位置是S-P和P=S键.随后S-P和P=S键的断裂,S及分解产物继续与铁摩擦副表面反应,形成由多磷酸盐和铁的硫化物组成的反应膜,从而有效地降低摩擦磨损.计算结果与摩擦学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用PDF处理含Pb2+、Cu2+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制成的新型纤维(PDF)模拟处理了含重金属离子Pb^2 、Cu^2 的废水,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废水的pH值,温度等对Pb^2 、Cu^2 的吸附影响及在含有Pb^2 ,Cu^2 ,Cd^2 ,Cr^3 ,Na^ 金属离子的废水中PDF对多种混合金属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PDF对Pb^2 、Cu^2 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且在多种金属离子混合的废水体系中可选择性地吸附Pb^2 .  相似文献   

14.
Fe-Al合金TIG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能谱的成分分析(EDS),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的选区电子衍射技术(SAED),确定了焊缝金属的组织结构,并对焊缝金属和Fe3Al合金母材的高温(900℃)抗氧化性能进行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IG焊方法适用于Fe3Al合金的焊接,焊缝金属为Fe3Al合金.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低于母材,且拉伸试样断在过热区,焊缝的高温抗氧化性略低于母材.  相似文献   

15.
运用富立叶红外学谱(FT-IR)法对超强酸催化剂SO_4~(2-)/ZrO_2-TiO_2—SnO_2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固体超强酸有1220、1137和1050cm~(-1)三个特征吸收,当出现990cm~(-1)吸收峰时则没有超强酸性;SO_4~(2-)以螯合状双配位的方式吸附在金属离子上,没有形成硫酸盐。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以乙二胺-络合有机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为流动相的保留行为,比较了三种络合有机酸在洗脱和分离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时的差异,研究了流动相pH和乙二胺浓度对金属离子保留值的影响,流动相中络合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对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和分离均有影响,草酸和柠檬酸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以乙二胺一草酸或柠檬酸为流动相可以同时分离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酒石酸对过渡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差,用乙二胺一涵石酸作流动相可以分离碱土金属离子,但不适于分离过渡金属离子,当流动相中络合有机酸(草酸或柠檬酸)的浓度或pH(3.5~5.0)变化时,过渡金属离子保留值变化的幅度大于碱土金属离子,与此相应的会有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洗脱顺序的变化,这种差异可用于改善碱土金属与过渡金属离子之间的分离状况,改变流动相中乙二胺的浓度可以改变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的保留值,但它们的洗脱顺序不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镧系金属离子的EDTA配合物稳定性常数(log K)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一组参数(如离子半径、4f电子数、电负性以及所定义的周期因子)作为镧系金属离子的结构参数对其进行定量表征,采用MLR建立结构与log K值之间的显式QSPR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内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陶瓷棒作为测温热电偶,置于钢液中进行连续测温,实验证明是可行的.组成新型热电偶的金属陶瓷棒耐钢渣侵蚀性好、输出热电动势值较大,在金属熔化温度范围内其热电动势与温度的线性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氨基-葡聚糖(AD)保护的金颗粒作为灵敏的光学探针来检测外源凝集索伴刀豆球蛋白A(ConA)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检测方法.AD保护的金颗粒通过采用氨基-葡聚糖直接还原的方法制备,氨基-葡聚糖既为还原剂又是保护剂,金纳米颗粒的尺寸可以通过改变AD用量来调节.在中性环境下,AD与ConA以4:1的比率结合形成Au-ConA复合物,并且ConA引起颗粒的聚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对硝基笨磷酸胆碱为底物,以pH=7.4的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作为缓冲溶液,用此种改进的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尚未研究清楚的某些金属离子存在对磷脂酶C活性影响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r~(8+)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磷脂酶C活性;As~(3+)、Se~(4+)可抑制磷脂酶C活性,且随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本文就这一部分研究结果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