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免疫缺陷动物在肿瘤细胞侵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余年来利用免疫缺陷动物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人类瘤细胞侵袭性的观察。共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侵袭模型的建立:共建立了6个体内侵袭模型(包括背侧皮下,肌肉内,腹腔内,肾包膜下,睾丸包膜下和爪垫皮下等移植侵袭模型),不同模型具有不同用途。这6种侵袭模型均可作侵袭力的比较研究。(2)侵袭和转移之间关系的观察;利用爪垫皮下和睾丸包膜下移植侵袭模型,以不同时间截肢(切除局部肿瘤),待动物存活到最终时间和不同时间处死动物,观察局部肿瘤侵袭程度和转移出现时间的关系。初步证明局部肿瘤侵袭发展到Ⅲ级侵袭以上时方出现转移,侵袭Ⅲ级是危险期,这个结果对临床肿瘤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3)对瘤细胞侵袭程度的定量分析做了初步观察,为今后深入研究侵袭定量打下了基础。(4)瘤细胞侵袭性和器官微环境关系的观察,初步证明了肿瘤细胞侵袭性和转移一样,也具有器官特异性。(5)同时也证明了瘤细胞侵袭的表达与移植方式的关系,找出了对瘤细胞侵袭最敏感的部位和器官,如肾包膜下和腹腔内为敏感的部位;背侧部皮下为不敏感的部位。因此鉴定一个肿瘤是否具有侵袭性,其侵袭程度如何,就不能仅用一个部位和器官。本文总结了近10余年的初步结果,提出了一些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为今后深入研究人类肿瘤细胞侵袭机制和实验治疗,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人脑膜瘤的动物模型,我们从临床上中获得的5例脑膜瘤手术标本移植于裸鼠肾包膜下和皮下,结果肾包膜下移植的12只裸鼠有11只获得肿瘤生长,成功率91.7%。肿瘤的体积在4-10周可达原体积的2-3倍。血管形成很明显,并随肿瘤体积不断增大而数目增多,管径增粗。病理切片示移植于裸鼠的肿瘤与原外科手术切除的标本在形态学上一致,保持了人类脑膜瘤的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3.
靶向EGFR的siRNA有效抑制小鼠肺癌移植瘤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NA干扰技术来研究靶向EGFR的siRNA对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化学合成了3条针对EGFR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不同的EGFR siRNA后,A549细胞(高表达EGFR)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显著降低,其中EGFR siRNA_1的沉默效果最为明显.转染EGFR siRNA_1后A54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增殖活性明显降低.最后,利用稳定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luc)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系统实时检测以及通过检测肿瘤体积来检测对照组和EGFR siRNA_1给药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EGFR siRNA_1治疗组肿瘤的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和Notarget siRNA对照组明显变慢,说明干扰EGFR基因表达对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建立黑色素瘤细胞(B16)的皮下异体移植瘤模型和肺转移模型,探索平消胶囊对临床广谱抗肿瘤药紫杉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实验结果显示,平消胶囊单用可有效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可抑制肿瘤的肺转移,与紫杉醇联用可提高后者抑制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活性,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动物血清中IL-10的水平有关.平消胶囊与紫杉醇组成的给药方案可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构建615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 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制成浓度1×107个/mL细胞悬液,然后将悬液接种于小鼠右腋下,建成胃癌动物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瘤块进行体内传代3次,胸膜穿刺针法进行穿刺移植建立615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同时建立对照组(未放瘤块)用于对比,小鼠成瘤情况利用外观形态学和HE染色方法评价。结果 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模型组肿瘤在第12天后生长较快,模型成功率为100%。外观形态学观察,模型组10只小鼠成瘤率100%,平均瘤重为(7.7160±0.2937)g;对照组成瘤率为0,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的瘤块体积较大,表面不规则,细胞核呈圆形、卵形或异形,核仁不显现,核分裂相较明显,是比较典型的胃癌组织的形态特征。结论 胸膜穿刺针联合OB吻合胶法构建615小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并且具有高效、便利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成瘤稳定、潜伏期短的人小细胞肺癌NCI_H4 4 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 初代移植后 ,通过皮下埋块法进行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移植 ,并对移植瘤的生长、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染色体核型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通过连续传代移植建立了成瘤稳定、潜伏期短的人小细胞肺癌NCI_H4 4 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特点符合NCI_H4 4 6细胞特点 ,染色体核型属人类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的人脑膜瘤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合理控制操作方式,把控实验条件,使用注射器在裸鼠颈背部注射人脑膜瘤组织碎块,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行病理学检查验证脑膜瘤组织学特征。结果首代移植成功率为78%,传代移植成功率为100%,且首代移植瘤及传代移植瘤均与瘤体来源患者的脑膜瘤组织学类型一致。结论本实验控制条件下的皮下接种脑膜瘤组织块法是制作人脑膜瘤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将SGC-7901人胃癌细胞接种至棵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模型并反复传代,以第八代移植瘤为材料,将瘤组织块种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网膜粘连,约12周以后部分动物出现肝转移,以后逐渐消瘦,生存期为16-24周,本方法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发生率均为100%,且可出现肝脏转移,肿瘤生长过程与临床胃癌特点很类似,适用于人胃癌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和低转移人肺腺癌常位移植于裸鼠肺内,其移植成功率分别为74%和56%,肺内移植瘤仍保持人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其肉眼类型可呈肺门肿块,周围结节和弥散浸润型,与人类原发肺癌亦相似,而与局限膨胀生长或较少浸润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明显区别。肺内常位移植瘤较广泛地浸润胸部脏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低转移肺腺癌细胞肺内移植其淋巴结转移率可达56%,甚至高于该癌系在beige裸鼠体内的淋巴结转移率。说明常位移植有利于恶性肿瘤表达其浸润转移表型。常位移植之肿瘤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人体内原发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将成为研究人类肿瘤特性和实验治疗的更为适宜的实验模型。研究裸鼠皮下移植瘤和常位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差异亦将为肿瘤浸润转移分子生物学基础的揭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把BEL-7402细胞株成功地移植于裸鼠,并已传5代。观测瘤体的生长情况,从生长曲线表现出肿瘤有较高的恶性行为——不断膨胀性生长。移植瘤病理形态学上与原细胞株具有相似性,移植瘤细胞核大,细胞多形性,细胞排列有的呈索状或腺样。电镜下移植瘤细胞具肝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如细胞之间形成发育不全毛细胆管及其细胞连接,此外,还见到胞浆内存在核膜组装过剩的环孔板、染色质间颗粒、张力原纤维等结构。移植瘤染色体众数为不足三倍体,与原细胞株染色体众数分布大体相同。应用抗7402细胞多抗,PAP染色法表明移植细胞阳性反应,胞浆内有棕褐色沉淀。实验过程中移植瘤未测得AFP。这与原细胞株上清AFP阴性一致,移植瘤是否会出现AFP阳性反应有待于继续观测。  相似文献   

11.
用原位移植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转移模型。方法: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手术制备的粘膜小囊中。结果:该模型肿瘤生长潜伏期为3-4周,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以后迅速增大,出现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并伴发幽门梗阻及癌性腹水等征象,荷瘤鼠生存期为16-24周。  相似文献   

1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人脐带中分离、培养并鉴定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和细胞周期;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磷酸甘油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地塞米松、胰岛素、吲哚美辛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用油红O染色鉴定;将脐带MSCs注射到BALB/c裸鼠肾被膜下,观察有无致瘤性.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出的同充质干细胞为梭形,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细胞表达CD29、CD44,低表达CD106,不表达CD14、CD31、CD34、CD45和HLA-DR;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将脐带MSCs移植到BALB/c裸鼠肾被膜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从脐带中成功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25I例子组织间植入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DU145)的抑制作用。方法::雄性裸鼠50只,建立DU145前列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分成5组(每组10只),5只分别植入125I粒子,给予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照射、5只植入假源。每天观察肿瘤横径,垂直径,记录移植瘤体积变化。处死动物后,对取下的瘤体做免疫组化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各粒子植入植入组与假源组比较,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植入组<对照组),证明125I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但144h组、216h组之间瘤重抑制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粒子植入组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较假源组增多(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不同剂量,不同照射时间,肿瘤细胞凋亡程度不同。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可以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DU145)的生长,照射时间,照射剂量不同,抑制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小鼠肾癌治疗后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Renca肾癌细胞(2.5×106/只)制作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接受肿瘤局部放射治疗,7Gy 6脉伏电子线/次,并在肿瘤部位直接注射未负载肿瘤抗原的DC,1×106/次,第28 d处死小鼠。检测肿瘤生长速度和瘤体重量。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IL-2I、FN-γI、L-4、IL-10和TNF-α分泌水平。结果与肿瘤组比较,DC联合放疗组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缓慢,肿瘤体积明显减小,脾细胞分泌IL-2、IFN-γ和IL-4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瘤内树突状细胞注射联合放疗能够有效地抑制BALB/c小鼠肾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CEA高表达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例人肺高分化腺癌手术标本直接移植于NIH裸小鼠皮下,建立了CEA高表达人肺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LAX-91),裸鼠间已传32代,历时2年余。LAX-91潜伏期短,生长稳定,移植成功率100%。各代和多植瘤病理组织学观察均保持了原病人肿瘤的结构,并且有分泌功能,染色体分析显示人恶性肿瘤特征。血清CEA含量多次测定结果表明,LAX-91具有稳定高分泌CEA的生物学特性。该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人肿瘤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接种及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文献报道及作者实验中的体会 ,对人肿瘤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接种方法及影响移植成功的因素从瘤细胞、裸鼠和操作者等三方面进行综述。较好地认知人肿瘤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接种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影响移植是否成功的多方面因素 ,为人肿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成功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正常免疫力小鼠6天肾包膜下法(简称SRC)移植新鲜手术切除之人肝癌组织,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共进行9例115个移植瘤的实验,8例次具有可评价性,可评价率为88%(8/9)。每例次用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氨氯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胶中的3种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单个化疗药物呈阳性反应率为75%,各肝癌消退率不相同。用环磷酞胶预处理小鼠不失为减轻宿主对移植瘤免疫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与临床胃癌的生长过程呼特点相似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将瘤组织块垤裸鼠胃壁,动态观察生长过程。结果:原位移植模型潜伏期2-4周,第4周以后原位肿瘤工出,第12周以后出现肝转移,第16周以后部分荷瘤鼠发生腹水,幽门梗阻,动物逐渐衰竭,出现恶病质等征象,结论:原位肿瘤模型与临床胃癌的生长过程和生物学特性非常相似,可作为胃癌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腹水型H22 肝癌皮下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 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 于BALB / c 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d 后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 mg / kg,每周2 次。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时间、成瘤率、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肿瘤体积及生存时间。 结果H22 皮下移植小鼠成瘤时间约为5 d,成瘤率100% 。环磷酰胺组体质量、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 P < 0. 05) ,环磷酰胺组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H22 皮下移植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7 d, 环磷酰胺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13 d( 生命延长率30. 3% ,P < 0. 01) 。结论H22 腹水型肝癌皮下移植小鼠是一 种较理想的实体瘤模型,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可用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影响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实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亚克隆株CNE-2Z-H5裸鼠移植瘤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复制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亚克隆株CNE-2Z-H5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姜黄素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裸鼠体内实验显示姜黄素可以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不同浓度姜黄素组移植瘤瘤重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抑瘤率达59.75%.结论 姜黄素可以抑制CNE-2Z-H5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可能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