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 ,他不仅是台湾白话散文的开拓者 ,同时也是台湾新诗的开拓者之一 ,而且他还捷足先登地正式揭开了台湾白话小说创作的序幕。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反对奴役、反对压迫、反对榨取的反抗精神 ,为台湾新文学树立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 ,并启示了台湾新文学社会写实的方向 ,奠定了台湾新文学的基石。作为中国新文学一部分的台湾新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赖和的创作十分明显地受到鲁迅的影响。在写实方法、创作主题、文体形式、讽刺笔调诸方面 ,都可窥见鲁迅作品对赖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主要从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入手,详细论述了鲁迅小说表现手法上的荒诞色彩。这种荒诞色彩的出现与鲁迅广泛接受西方文学创作技巧和吸取传统小说精华有很大关系,鲁迅找到了反映生活的最佳角度,用荒涎手法再现荒诞的现实,深化了作品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非常注重炼字锤句,准确地选用叠词,注意声音的配合和语言的节律,充分发挥语言的协调美,提高了表达效果,增强了感染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非常注重炼字锤句,准确地选用叠词,注意声音的配合和语言的节律,充分发挥语言的协调美,提高了表达效果,增强了感染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中国历史上"海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她的小说却不同于一般海派的写作风格,往往在情爱纠缠之中,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殷切关怀。不管是早期《传奇》对世纪末小人物苦难庸俗的平凡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是中后期对政治的谨慎回应,张爱玲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氛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是中国历史上"海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但她的小说却不同于一般海派的写作风格,往往在情爱纠缠之中,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殷切关怀。不管是早期《传奇》对世纪末小人物苦难庸俗的平凡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是中后期对政治的谨慎回应,张爱玲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氛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9.
萧红是中国现代学上的很有特色的作家,本试图通过对其代表性小说的解读,分析创作思想上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小说的“冰山”创作手法与“电报式”语言风格相得益彰,开创了现代英语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中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在进行了短暂的"突外"行动后,在社会现实中纷纷"归化".这体现了鲁迅对健全社会、理想人性、个人责任、文化批评等问题的深刻认知,也体现了他敢于直面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的现代叙事艺术,表现为:“误导”与“空白”的运用,“对话”的结构方式,象征性的结尾,“反讽”的语言等,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台湾现代文学有重大影响.其形成方式以台湾作家自觉积极谋求为主,也有鲁迅对彼岸文学的热情关注和有力支持.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人格和文学思想两个方面,对彼岸文学的前行方向与品格风貌有重要作用.台湾作家的“鲁迅情结”是对大陆新文学向心力的具象表现,是两岸新文学强韧的内在纽带,也是推动彼岸文学在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河床里向前奔流的强大内驱力量.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小说以其理性与睿智洞察着社会历史,深刻、集中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美与丑,通过感性的艺术形式、作家情感体验的多重刺激向社会、读者传递了丰富多彩的审美信息,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信息内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鲁迅《阿Q正传》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在对农民历史命运的思考方面,可以窥见高晓声在创作思想和方法上与鲁迅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惊文坛。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叙事学角度来看,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汇中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是接受新知与转化传统并重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呐喊》和《彷徨》中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曲笔”,而且有意地安排了各种“中介叙述人”,这下但是一种小说叙事策略,更是鲁迅个体伦理内在紧张、矛盾的体现和调解方式。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扬弃严复进化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价值矛盾、价值选择并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提出了"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人性进化观;历经了先验性的主观理论架构,体验性的感同身受而走向超验性的终极关怀。自然,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与深刻性,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相似文献   

19.
孙小云  张婕 《科技信息》2007,(15):136-136
本文主要从鲁迅的翻译目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批评以及重译等方面分析了鲁迅的翻译思想,并指出该理论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杂文的社会性历来为研究者所看重,但我以为真正能够体现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的应该是其“个人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强烈的抒情色彩使鲁迅杂文成为诗与政论的结合,坦诚地抒写自我内心世界更带上鲜明的作家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