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鲜明差异的社会关系、民情风俗.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际愈发频繁,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等方面。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促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发生冲突与障碍。  相似文献   

3.
林逸 《科技信息》2008,(23):243-244
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或行为习惯,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礼仪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语言学习是了解中西方礼仪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作为国际化的交流工具,学习它不仅要会“说”,还应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下“说什么”、“怎么说”。因而,除了精通语言之外,注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礼仪差异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峰 《科技信息》2011,(29):I0208-I0209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加深,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宗教差异、社会习俗、礼仪的差异和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差异等五个方面具体探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迎 《科技信息》2011,(29):204-205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加深,我们有必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宗教差异、社会习俗、礼仪的差异和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差异等五个方面具体探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餐桌礼仪在人们的生活秩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其餐桌礼仪和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餐桌礼仪,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帮助。从座次安排、餐具使用、就餐氛围、餐桌话语等四个方面对俄汉民族餐桌礼仪进行比较,旨在正确把握与不同民族的人际交往尺度,尊重彼此的民族习惯,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使之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科技信息》2011,(27):I0179-I0179,I0175
因为中西方的国情不同,所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人们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因此有些思维方式也同样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就是我们所常说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经常使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困难,同时也影响了中西方的交流和交际。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中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作了一个比较,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人每天都必须进行人际间的交往。那么,做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交往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如何? 一、学生中人际交往的方式 当代学生中的人际交往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与朋友交往等。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则形成人际交往的学友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优质技能人才的摇篮,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带领学生领略西方各国风土人情,在文化碰撞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跨文化差异对于英汉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跳板,例如"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新贸易政策等,为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最杰出的符号象征,涵盖了民俗习惯、语言、服饰、饮食文化等。笔者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分析了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异同,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误会。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加深,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愈加频繁和密切,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是千差万别的,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因此,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显得意义格外重大。  相似文献   

11.
赵敏科 《科技信息》2011,(20):162-162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更加广泛地融入到世界各国经济之中,这就使得中西方文化也随之出现在各种商务交流之中,与此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国家间的诸多差异和影响也随之反映出来。本文从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管理、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向霜 《当代地方科技》2009,(11):152-152
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使得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地球村"的逐步实现,各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本文着重从日常生活饮食文化的差异到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庆祝节日的方式,称呼,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等六个方面阐述,以期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赵昱 《科技资讯》2008,(35):195-195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加深,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笔者有幸作为带队参加了一个中美学生夏令营,面对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使我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酒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了跨文化中的中西方酒文化:对酒的理解不同:饮酒的礼仪以及饮酒的目的的差异性;解读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了解不同的酒文化,有助于中西方成功地进行文化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人的礼仪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内在品质、文化涵养,但是想要有良好的礼仪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学会的,这需要从幼儿开始学习。一方面需要时间的沉淀,让礼仪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合到自己的身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礼仪的学习要从小开始学习,这是我们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幼儿的礼仪该如何教学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改进了。而该文就在针对游戏中实施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做一分析,看在游戏中实施教育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在宗教、等级观念以及礼仪方面的差异,便于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加深彼此间的文化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别很大,但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各国的饮食文化开始慢慢融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成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同时,它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先锋.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应吸取别国文化的精华,摒弃自己的糟粕,向完美、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科技资讯》2012,(2):230-230,232
跨文化交际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开的交流和交际活动。语言障碍一直被看作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难题,随着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地位的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障碍正在逐渐消除。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尴尬、沮丧、和失败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和价值观念是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条件。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词汇,礼仪习俗方面,表达方式方面,宗教信仰方面,禁忌与委婉方面等方面探讨了学习和了解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人们总是在不断的交往中从事工作、学习和其它社会活动,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个缩影。本文从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辅导员素质三个方面对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交往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辅导员和大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鹿业贞 《科技信息》2013,(9):279-279
学习日语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虽然单词,语法,句型记得很熟练,但是,实际上和日本人交往起来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涉及到日语中很重要的一个暧昧表达。这个暧昧性的产生同日本的地理、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等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暧昧性的表达在日本人的人际交往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日语暧昧产生的原因开始,研究一下暧昧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