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鸿娜 《科技信息》2009,(13):224-224,237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语言交际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非言语交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引发不愉快乃至冲突的情况,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最敏感、最现实的问题。文章对非言语交际的内涵、跨文化非言语行为差异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重点探讨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存在过于重视大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而疏于非语言交际教授的局限。本文分析了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进而实证分析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最后对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英语教学,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葛丽萍 《科技信息》2010,(29):235-235,274
沉默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它的功能和跨文化差异,提出要完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除了要克服语言障碍外,还要善于发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非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娜 《科技信息》2008,(5):107-108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试分析中西方体态语差异的文化成因及其具体表现,阐述体态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非语言文化的移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包括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本文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非语言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非语言文化差异,学会正确运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英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常常会造成交际之间的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而分析心理、空间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空间文化行为,了解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英汉语言沟通交际中所呈现出的跨文化差异。从价值观念、跨文化差异及非语言交际等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多种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确运用形体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雷 《科技信息》2007,(7):53-53
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形体语言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性,所以形体语言使用不当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甚至产生冲突。为此,外语学习者要了解形体语言的文化背景、跨文化差异与习俗,遵守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规范和俗约,学会正确使用形体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间地融合不断加深,跨文化的交际越发频繁,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已被广泛注重。从文化角度出发,以中美对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从中国人与美国人在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空间支配等方面,论述了了解文化含义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外语交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非语言行为文化符号的潜藏性和非系统性等特点,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功能低估及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大学外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可以从诠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概念、教材和课件的选用、网络课堂的开设、教师素质提升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等体验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框架的整合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完成对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对比之后,本文又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外语教师应重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教学,注意自身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及所教语言材料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非语言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红 《科技信息》2007,(31):119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且仍然是当今语言界和教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本文综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现状,并对其能力的培养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副语言作为非语言交际研究中的分支学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副语言的意义,形式特征及交际功能,并对其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的作用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久亮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43-147
以Larry A.Samovar和Richard E.Porter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北京服装学院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进行测评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语言交际能力都好于非语言交际能力;英语专业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要大大好于非英语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9.
曹博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7):112-114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语言声音。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这些非语言声音差异颇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大对这些非语言声音的中英对比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其带来的误解,使得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可以保持有效、通畅。  相似文献   

20.
张琳琳 《科技信息》2009,(24):I0109-I0109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往往只注意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语言交际,经常会出现因非语言交际失误引起的交际失败。本文研究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现象,并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针对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弱这一现状的几条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