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增材制造的特点及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增材制造成型工艺过程中形成缺陷的类型及特征,同时结合各类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特点,介绍了针对增材制造制件的超声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涡流检测和红外相机测量等多种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它们在增材制造制件检测中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提出了未来增材制造制件无损检测应向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在线检测方法和无损检测方法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愈多的射线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应用。本文就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经常运用到的射线检测技术,同时细致的探讨了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射线实时检测以及胶片射线照相等方面的成像技术,为复合材料在进行无损检测的工作时获得更加有效的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玉翠 《甘肃科技》2016,(13):85-86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高速阶段以后现在更是越加的平稳,这对于我国的一些城市基础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也是近些年以来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所以其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识,在这其中对于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着重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孟凡林 《科技资讯》2013,(35):107-107
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为了在无损检测中能够采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就必须明白在无损检测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本文主要针对无损检测时存在的误区作出分析,说明不同检测方法的关系与特点,以便后来者能够更好的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报废回收汽车合格零部件的再利用是废旧汽车回收拆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切实要求,其前提是具备先进的检测技术以确保再利用零部件的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文中以报废回收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切入点,梳理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电磁涡流检测和渗透检测这5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式以及几种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指出发展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传统检测方法、设计更加合理的检测评价体系、交叉使用多种检测手段、发展检测新技术是汽车零部件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中结论为报废回收汽车零部件再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TOFD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作为一种日臻成熟的超声检测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机械、船舶、特种设备的无损探伤工作中。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超声波检测中TOFD方法的物理原理和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列出了TOFD技术在检测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TOFD检测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应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对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利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动态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可以在155℃、1MPa和7min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其动态杨氏模量可以由无损检测方法测量。利用纵波传播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大于纵向共振法和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利用面内弯曲振动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小于面外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目前等离子喷涂涂层制备中的质量检测问题及为在役涂层质量评价提供无损评价技术,研究一种新的评价涂层接合强度的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方法.论述非线性超声波的发生机理及其在固体介质内的传播特点,对等离子热喷涂界面的结合状态进行评价分析,成功的检出高频谐波并实现其成像处理,为等离子喷涂涂层材科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在线可视的无损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9.
统计了工程中常用的55种P类膜材的规格参数,包括经纬向纱线密度、纤度、克重、厚度等,整理研究了团队累积的膜材力学性能检测数据,得到了涂层织物类膜材的基本力学性能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经典方法对涂层织物类膜材组织结构参数及其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力学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各项参数对膜材强度指标的影响,采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P类膜材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的回归模型,可用于膜材生产和膜结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无损检测是保证油田各类特种设备和压力管道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检测方法、出具无损检测指令,审核无损检测报告等环节是无损检测监理的主要工作。一个工程的无损检测能不能做好主要在于无损检测监理能否从宏观上做好无损检测的协调,审查工作。无损检测监理在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三个阶段的监理对于无损检测的顺利进行有重大关系。无损检测监理是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对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利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动态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可以在155℃、1MPa和7min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其动态杨氏模量可以由无损检测方法测量。利用纵波传播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大于纵向共振法和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利用面内弯曲振动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小于面外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程丽婷  戴俭  彭乐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050-15058
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含水率下木材材性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木材含水率未达到临界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材性检测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急剧下降;在木材含水率大于临界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材性检测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下降幅度较小。以木材含水率为单一变量,以木材纤维饱和点(30%)为分界点,建立含水率与落叶松木材材性检测指标的理论公式。用实测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表明:材性检测指标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用应力波测量仪和微钻阻力仪测定的波阻模量值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最接近。同时,推导的理论公式可以作为现场测定木材材性指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钕铁硼(NdFeB)稀土永磁体腐蚀防护过程中,针对基底温度对TiN防护膜防护效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NdFeB永磁体表面沉积TiN防护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检测及永磁无损检测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基底温度对TiN膜微观结构及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底温度对TiN薄膜性能影响较大,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晶粒生长,TiN(111)晶面取向更加明显;腐蚀测试结果显示基底温度300℃时耐腐蚀性最强,但磁性能损失最大.基底温度在100℃时TiN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强,磁性能损失较小,对基底具有最佳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事业发展的历史,指出当前无损检测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Cu块材及Cu膜的光学常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反射式动态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对Cu块材、Cu薄膜及Cu厚膜的光学常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Roberts块材、Johnson厚膜数据相比,不同方法得到Cu的光学常数在谱线形状上基本相似,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别;在波长为250~830nm范围内,Cu块材和膜的折射率n与消光系数k分别在0.1~1.5和1.5~5.0之间;随膜厚增加,n值增大,k值减小;厚膜的n、k值与块材的更为接近。同时讨论了光学常数与微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无损检测手段预测古建木材抗弯强度的精度,用应力波仪和阻力仪对藏青杨旧材抗弯试样进行了多测点无损检测,通过对比试样抗弯强度,分析了无损指标与木材抗弯强度的相关性,讨论了测试手段、测点位置、测点数量对相关系数的影响,以及多参数时预测模型的最优自变量组合.结果 表明:增加测点数量可提高无损指标与木材抗弯强度的相关系数;当自变量较多时,逐步回归法适合应用于确定最优自变量组合,同时避免自变量共线性问题;相较于一元线性模型,使用最优自变量组合确定的多元线性模型可使无损指标与抗弯强度的相关系数和校正决定系数分别提高20.54%和42.92%,表明多测点无损检测法可以有效提高木材抗弯强度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进行陶瓷制品无损检测的研究,并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用有限元法研究了陶瓷制品红外无损检测的可行性,找出了影响红外无损检测的一些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及红外检测陶瓷制品的一些基本规律,从传热的角度上探讨了红外无损检测的机理,为陶瓷制品的无损检测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在路面使用性能无损检测上的最新技术及相关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罗驰 《广东科技》2008,(4):149-150
公路路面质量的自动化检测是利用高科技程度较为显著的一方面,激光、超声波和雷达的高速无损探测、计算机自动化分析和控制,以及GPS卫星定位等均是目前采用的热门检测技术手段。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在路面使用性能无损检测上的最新技术及相关的研究领域:对路面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详细探讨,并简要总结了我国路面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薄膜结构分析中的褶皱判别准则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膜材不能抗压,在薄膜结构受力分析中膜材有纯拉、单向褶皱和双向褶皱3种状态.当膜材处于褶皱状态时,其受力性能与纯拉状态有很大的差异,在分析中应予以区别,故对膜材3种受力状态的界定成为必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判别柔性材料受力状态的3种准则进行了详细论述,分别讨论了各自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主应变准则只能适用于各向同性膜材,主应力-主应变准则对各向同性和正交异性膜材均能适用.并给出了膜材产生褶皱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