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7,(3):18
科学研究认为,猫头鹰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视力,是因为它能感觉到猎物体表散发出来的热量,也就是说,猫头鹰的眼睛能捕捉到种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7,(2):18-18
科学研究认为,猫头鹰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视力,是因为它能感觉到猎物体表散发出来的热量,也就是说,猫头鹰的眼睛能捕捉到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相似文献   

3.
不,你先请     
猫头鹰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常常在夜间出击,捕食猎物。所以猫头鹰以犀利的目光和强劲有力的鹰爪为人知晓,总给人阴森、凶猛的感觉。但最新的研究却发现:有一种叫白鸭的猫头鹰,它们的幼仔行事总是彬彬有礼,显得非常有礼貌。推仓鹃很少打扰自己的父母,也从不为争夺食物与兄弟姐妹发生冲突。在进食时,它们常常互相谦让,总让最饿的伙伴先吃,颇有绅士风度。在以前,绝大多数科学家一般都认为:刚孵出的雏鸟发出叽喳叫声纯粹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以便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但事实上很多种类的雏鸟们整夜都在不断地啼叫,甚至即使父…  相似文献   

4.
猫头鹰是老鼠的天敌,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名城市青年情系猫头鹰,10年内解救、放飞猫头鹰193只。他与猫头鹰相知相融,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人与动物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5.
雪鸮     
雪鸮也叫白猫头鹰,它不是鹰,动物学上的名称叫雪鸮。雪鸮的头形宽大,喙及爪强健锐利,因脸形象猫,所以习惯上叫它“猫头鹰”,一提  相似文献   

6.
食人猫     
在动物世界中,人类算不上剽悍、伟岸,人类没有猎豹风一般迅猛的速度,也没有猫头鹰雷达般敏锐的视觉,但是他们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很少成为被掠食对象。人类仰仗着自己高度发达的智力,稳稳地占据着生物链的顶端。但是,最近以考古学家朱利娅·李·斯诺普为首的三位南非科学家宣称:在数百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古人类却是为数不算太少的食肉动物的盘中餐。这些凶狠的食肉动物包括美洲豹、斑点土狼和一种早已灭绝的猫。这种猫因它那特大的马刀状犬齿而非同凡晌。这些食肉动物曾游荡于南非炎热的稀树草原上,以远古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为生,时间是250万年前。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们的印象里,猫头鹰是体形庞大的夜行性食肉动物。然而,有一种猫头鹰只有咖啡杯那么大,它们甚至会受到啮齿类的欺负。科学家经过多年的野外跟踪研究,逐步揭示了微型猫头鹰——花彩角鸮的繁殖习性和生存现状。在美国西南部的某个地方,一只体形很小的猫头鹰正扇动翅膀,穿过夜空,朝西北方向飞去。这是一只花彩角鸮——丛林中体形最小的猫头鹰,因其羽毛呈现火焰般的色彩(橙色)而得名。此时,也许出于本能,  相似文献   

8.
猫头鹰学名鸮,有许多品种. 研究人员把一个手机放在树林里,给那里的野生猫头鹰"打电话",然后,猫头鹰"回电话".这种手机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工程师戴尔·卓阿基姆设计,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统计全国范围内的鸟类数量,对稀有鸟类进行定位,保护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9.
以往一直认为,人类的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的左半部。只有惯用左手的人说话以及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左右两半脑共管的。可是,最近加拿大的女医生麦克格朗对此提出了疑问。她经过研究,认为一般妇女(指普通惯用右手者)的语言中枢也分布在左右两半脑。麦克格朗检查了385位由于事故和疾病而损伤了半个大脑的病人,对他们分别进行了操作、视觉和语言方面的智商测验。原先人们认为,凡左半脑受损的病人,其语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菲律宾的萨马岛屿上生活着濒危的跗猴,因为其眼睛特大,像一副天然的眼镜,也称眼镜猴.这种体长只有10 cm左右的微型小猴,时刻面临蛇、土狼、猫头鹰、獾等天敌的威胁.但因它们极度恋乡,只能在危机四伏的雨林竭力生存下去.为了繁衍生息,眼镜猴浴血奋战地捕获各种蛇,把幼猴藏于蛇皮中抵挡猫头鹰等飞禽的偷袭.  相似文献   

11.
英国利兹大学的化学家声称,他们在研究红外线吸收染料中取得了突破。这类染料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激光和数据贮存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军界人士对此也显示了兴趣,因为这种新型的化合物能够抵挡红外线激光的侵袭。  相似文献   

12.
猫头鹰的眼睛 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的眼睛又圆又大,而且已经大到不能在眼眶里自由转动.为了观看一个移动的物体,它必须转动它的整个头部.猫头鹰的眼睛非常敏锐,在离地2m的高度上飞行时,能在微弱光线下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它的两眼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靠得又近,所以能得到立体感很强的图像.从猫头鹰的案例是否能推断夜间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大,而白天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小呢?恐怕不能这么说,因为,眼睛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6,(5):4-4
古代秘鲁的沃里人显然知道怎样举办大型宴会。最近,在沃里的一家酿酒厂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打碎的酒杯,秃鹰、鹿、骆驼和小猫头鹰等的骨头,以及七条不同的海鱼。科学家认为,这些 1000年前的文物是当时一次宴会的残留物,而且在这次宴会结束肘,人们放火烧毁了这家古代秘鲁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一个错译例,请看: 例如,红外线或热线,波长都很长,肉眼是看不见的。错在何处呢?错在对的理解上。是一个区分连接词,一般用来连接句子中的同等成分,它的意思是“或”、“或者”、“或是”;“还是”。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迭使用。在常见的语法书中,只谈到作为区分连接词的意义与用  相似文献   

15.
猫头鹰学名鴞, 民间俗称夜猫子,是 一种夜间活动的猛 禽,专吃鼠类。自古以商代的鴞尊 来,人们对它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它当成吉祥的象征加以尊崇。据考古研究,在仰韶文化遗物中发现鴞鼎,在殷墟发现黑陶塑造鴞樽和白石雕刻品,研究者认为鴞在商代人的心中是非常受尊崇的,他们作成青铜鴞  相似文献   

16.
美国摄影师Conrad Tan听说在旧金山30 km外的一座山上有两只可爱的磨锯猫头鹰.为了一睹它们的风采,他便背着照相机赶往那里. 到达那里后,Conrad Tan看到树上人工搭建的木制鸟巢里有两只磨锯猫头鹰,它们正探出小脑袋向往张望.于是,Conrad Tan耐心地等着它们出窝,以捕捉更好的镜头.不一会儿,两只磨锯猫头鹰飞出窝,落到树枝上.它们其中的一只露出灿烂的笑容,还发出"咯咯咯"的叫声,仿佛是听到同伴讲了最有趣的笑话,又仿佛是在欢迎Conrad Tan的到来.Conrad Tan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幕——将磨锯猫头鹰的笑容定格.  相似文献   

17.
一般的光电设备,诸如可见光、红外和微光夜视设备都可以用来探测人员的位置,但这些设备不能探测隐藏在混凝土墙、金属门等遮蔽物后面人的位置。在城市巷战和反恐、防暴等特殊作战行动中,能否洞察先机,有效探测房间内或墙壁后的敌方目标位置等信息,将对作战行动结局产生较大影响。受城市巷  相似文献   

18.
周爽 《科学之友》2001,(7):17-19
森林、草原、农田,老鼠本是生物链的一部分。其数目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过少则猫头鹰、隼、黄鼬等食鼠动物无以为食,使生物链失去平衡;过多  相似文献   

19.
北美洲最小的猫头鹰的最著名棲息地是美国西南部亚利蒁侵萃忌兄芪У纳撑德谆哪?该鹰作巢于巨仙人柱——又称萨瓜罗仙人掌或树状仙人柱的体内。巨仙人柱的花是亚利桑那州的州花。这种英文名为埃尔夫(意为小精灵)的猫头鹰仅不过拳头那么大、五时长(不到13厘米),羽毛刚丰的幼鹰仅三时半长,所以称之为微猫头鹰是名副  相似文献   

20.
王梅 《科学之友》2003,(6):28-28
最近,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发射了一台太空红外线望远镜(SIRTF)。这台望远镜主要用于收集太空中各种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息,这些红外线的波长在3-180微米(1微米是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天体的红外线信息作比较,科学家们就可以推断出新发现的天体的构成。在地面,由于被地球的大气阻挡,大多数天体发出的红外线很难探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