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城市交通问题长期困扰着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出行需求的增长和交通效率低下是多数大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口的迅猛增长,造成对土地资源竞争的加剧,由此加速了大城市郊区化进程,并愈演愈烈。为了解决交通需求增长和拥挤问题,各大城市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以寻求发展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对中国大城市高等学校科教实力做定量评估。按教学与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技成果等总量指标排序,将大城市高校分为四大方阵,第一方阵是北京、上海;第二方阵是南京、武汉、西安、天津、杭州;第三方阵是长春、成都、广州、沈阳、哈尔滨、济南;第四方阵是大连、重庆、青岛、厦门、宁波、深圳。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二住宅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大城市、大城市的郊县以及农村近年来第二住宅的发展,分析了我国第二住宅在不同时期受政策、经济、环境的影响各自具有的独特发展机制;阐述了第二住宅在大城市、大城市的郊县、农村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演变趋势;探讨了第二住宅对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系统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轴带动,两翼展开,统筹协调,各具特色,高水平、高效率的大城市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应力 《广东科技》2005,(10):31-33
深圳市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座美丽,而且经济实力非常强大的城市。深圳去年GDP达到3422亿,全国排名第五;人均GDP己经达到7300多美元,在国内各大城市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一般是文章的浓缩,任何领域的内涵都可以用关键词去提炼。我国大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的大城市发展各具特色,有很贴切的关键词可以概括:权力制造、负重前行、政策设计、顺势而为。古代大城市是权力制造的产物,权力决定城市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近代大城市在屈辱历史中负重前行,很多城市在这个时期与西方文明接轨、融合、冲突、发展;新中国城市发展几近停滞;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但是政府对大城市的高层设计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无力于"城市病"的泛滥;顺势而为是当前大城市发展的不二选择,顺势而为意即顺市场之势、顺全球之势、顺人文之势,只要能顺势而为,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将有更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0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用15个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实力存在明显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其划分为4种经济实力城市类型,同时明确了各类型经济实力城市分布格局。为推进湖南城市综合经济发展,应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点—轴—面"发展模式;加快城市群发展,加强各市州的经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优化软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地区的实力分析与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的单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的基本地理单元,尝试主要利用从经济因子和社会人文因子对中国各地区综合实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首先选取6类37个变量作为中国各地区实力分析和排序的原始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7个指标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斜交旋转后得到5个公因子,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综合实力分析评价和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本分层聚类,再结合综合得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类型划分和空间解释。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是鼓励还是控制,这是一个正在讨论、争议颇多的问题。鉴于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发展水平不高的状况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等的要求,就全局而论,大城市在一定时期快速发展是历史的趋势,但同时也应重视中小城市的作用。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总部经济:大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弘 《创新科技》2005,(11):18-21
中心城市在向国际化大都市演进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随着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老旧工厂的关闭,如何寻求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引擎,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和功能转型是保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可以为大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低,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区域的发展,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大城市群,从而引发了诸如水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等社会公害。因此,在城市建设上,要增强城市的聚集效应,充实城市经济实力,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引导城市群的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广州市在国内城市竞争力的排名问题(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天祯 《广东科技》2003,(12):28-30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国内城市竞争力的排行榜越来越多。作为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国内城市前列的广州,其排名问题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排序作一综合分析。 一、公开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排序。2001年10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借鉴国际惯例,对我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竞争力进行了排序。排名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方法 用系统观、区域观将小城镇放到一定的区域中.对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及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周边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特殊的经济、空间发展特征和动力机制。结论 在由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的经济区域中,周边小城镇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能够依托中心城市,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的 20年来,中国的城市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大城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那么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笔者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沈小俊  高飞 《科技信息》2009,(9):323-324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验。指出中国大城市面临着小汽车私有化、快速城市化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入城市的冲击。由于各种资源限制的国情,城市交通体系应该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运输体系。而成功地实现并运做这种运输体系的前提是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使用模式;同时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及政府诱导政策是实现这种运输体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成  王方 《工程与建设》2009,23(6):775-777,780
随着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城市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辐射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最敏感性的地域。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自身以及所属的大城市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分析了现有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主要的发展模式,以及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如何去选择发展模式,然后以合肥市三河镇为例,探讨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展览集中在个别大城市举办,并不利于中国整体展览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城市展览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了展览在东西部城市发展的不同模式。运用赫希曼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传递理论和展览主题的发展要求以及当前展览的特点,讨论了二级城市发展展览经济的优势和特点,指出展览二级城市将对展览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化概念,首先对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可选择的多种模式进行探讨。最后,提出选择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强 《世界博览》2011,(3):12-12
美国媒体眼中的中国80后什么样?没有人知道中国经济是否会超过美国,但《纽约时报》在中国调查发现,许多80后,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拥有体面工作的年轻人,并不羡慕美国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20.
巩义市是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制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传统资源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转化,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有力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47.6%,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8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