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指出,精确测定机床激振力和位移响应的相位是正确测定机床动态性能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我国现在进行的许多机床动态试验却没有保证这个条件.文中讨论了测定机床振型时,参考信号的选择、振幅的折算公式和位移响应方向的判别准则.分析了地震式拾振器力学模型的相频特性.指出,在低频范围内,速度计的的相移很大.文章最后指出了用相移大的拾振器来测振型可能出现的差错.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机床高速拖动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步进电机驱动线路.本文通过线路分析,给出了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公式;运用合成旋转电动势平均值概念,求得了在高频及低频两种运转状态下绕组电流公式,从而确定了自调压范围及低频区归一化矩频特性.文中还简要地讨论了线路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频谐波最小化方法,对常规的六拍晶闸管电流源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实施定模脉宽调制(PWM).用离线化确定电流 PWM 波形的最优开关角,并以8086微处理器实现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明显降低感应电动机低频时的转矩脉动,扩大调速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机床上各种结构件的振动特性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方法。在力学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机床床身的两种模型和 C616型车床床身进行了振动特性的计算、由于所编程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各类机床或其它机器的底座、床身、立柱及箱体等薄板组成的零件或薄壳类型的零件的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基频及前几阶低频)及其相应的振型都能计算,因而在设计阶段就能根据草图进行多方案的计算对比,作出定量分析和科学论证,从而获得优越的振动特性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机床上各种结构件的振动特性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方法。在力学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无法对机床床身的两种模型和C616型车床床身进行了振动特性的计算、由于所编程序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各类机床或其它机器的底座、床身、立柱及箱体等薄板组成的零件或薄壳类型的零件的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基频及前几阶低频)及其相应的振型都能计算,因而在设计阶段就能根据草图进行多方案的计算对比,作出定量分析和科学论证,从而获得优越的振动特性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遥感图像进行边缘融合处理提高图像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受到数据在采集、传输、处理各个环节的影响。传统的遥感图像边缘融合算法采用统计形状模型重构算法,在遥感图像的帧点分布不均下,融合性能不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降噪和梯度边缘差拍控制的遥感图像边缘融合算法。先进行遥感图像采集和子空间降噪处理,采用梯度边缘差拍控制进行边缘亮度均衡处理,提高了遥感图像的色彩饱和度,对遥感图像融合进程进行高频、低频并行处理,提高运行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遥感图像的边缘融合,输出信噪比较高,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7.
回转机械振动中的拍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某压缩机组振动信号的频谱发现低频处具有较高的谱峰.考察压缩机组各转轴的频率后,分析可能激发低频振动故障的各特征频率,观察有关测点频谱图的特点,逐一排除其他原因,确定该低频项为压缩机的拍频.对实时监控系统采集、记录的实测数据进行抽样,用样本谱线综合幅值构造统计量,采用3σ规则确定了测点综合故障报警限.从信号中滤除高频成分,求得样本拍频附近谱线的综合幅值,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了拍振故障报警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明线同杆各载波发送电平由+2N 改为+17dB 时,各种杂音的变化,及电平变至何时,某路的总杂音为最少。同理讨论电缆载波发送电平由 N 改为 dB 时(预斜量不变),各杂音的变化,及电平变至何时,某路的总杂音最少。  相似文献   

9.
对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位偏移与中点电位波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电压矢量与中点电位关系的分析,建立了系统在无差拍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在无差拍控制下,结合虚拟矢量调制,经综合判断,对中点电位进行调节.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缩短消除中点偏移所需的时间,调节中点电位的能力不受调制度大小的影响,同时该方法可以消除低频的中点电位震荡.  相似文献   

10.
许标  邹凯 《科技信息》2008,(21):86-87
本文从低频电磁场对细胞信号系统的影响、低频电磁场作用的靶体、低频电磁场与细胞信号间的耦合效应三个方面就低频电磁场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作了综述,以探讨低频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1.
此文介绍在线识别法建立机床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在线识别的原理、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机床噪声主要成因──结构噪声进行了分析,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降低变速箱和挂轮架上的齿轮噪声的措施,对降低机床噪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几种典型机床进行治理噪声的试验,试验表明机床的齿轮传动系统是较大噪声源,介绍了改进加工工艺与改进结构来降低噪声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使用多通道监测系统监测数控机床能耗信息时存在的信号干扰、采样率不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编程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设计低通滤波器,对采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消除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采集信号振动较大、干扰噪声较多的问题。对于个别系统的采样率不同,利用重采样技术改变其采样频率,获得新的采样序列。根据数控机床切削和空载转换时采集信号的突变,运用多阈值分割算法,基于Matlab编程获取其突变特征点,并以此为基准实现不同采集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上述方法对采集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续分析数控机床能耗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5.
机床整机动态特性的预测解析建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均质梁、集中质量及结合部单元对机床进行整机动态建模,然后基于结合面的动态基础特性参数,应用于结合合成的思想建立了整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编制了相应的整机动态性能预测解析软件。通过实例测试,证明该方法及软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床产业 “大而不强”,特别是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低、市场竞争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如何有效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加快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以日本马扎克公司为案例,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着重分析日本机床产业政策是如何支持本国机床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发现:日本机床行业经历了产品仿制、模仿学习、自主研发、创新超越四个技术阶段;在不同追赶阶段,日本相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工具始终遵循相同的制定原则;政策工具使用策略和产业发展阶段的协同演化是其帮助本国机床企业“后来居上”的关键。据此,从构建国家级领军企业、重视优秀民营企业、补位核心用户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力变压器噪声除了本体噪声产生的低频分量,还包含冷却风扇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有源降噪方法对低频噪声控制性能好,且灵活可控,但降噪效果受制于通道数量。在不增加通道数量的前提下,为了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出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的降噪方法。以DSP为核心控制器搭建了基于LMS算法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有源降噪系统降噪性能验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变压器100~400 Hz的低频噪声,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单频最大降噪量约20 dB,多频总降噪量可达9 dB。设计了对500~1 000 Hz中高频噪声抑制作用明显的声子晶体材料,对600 Hz单频降噪量约14 dB。嵌入声子晶体材料的双通道有源降噪系统,最大总降噪量可达16 dB,优于单纯的有源降噪。可见,声子晶体材料与有源控制相结合,拓宽降噪频率范围、提高降噪性能的方法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数控机床主轴传动间隙与转速波动及传动噪声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一台引进的车削加工中心机床主轴振动频谱的测试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同时还对数控机床主轴传动间隙的设计规范以及冷却润滑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探究机床各部件生热对精密加工的影响,以提升机床加工精度及精度稳定性成为当前研究重点。本文介绍了精密机床热特性的内、外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优化方法,从车间及其机床热环境、结构设计、冷却方式、热误差补偿技术4个方面展开,分析了现代精密机床中误差防止及误差补偿中使用的热设计措施,并针对现有机床温度分布不均、换热效果较差等特点,运用帕尔贴、碳纤维、相变微胶囊材料,结合传热学知识原理,提出了未来解决机床重要部件温升的可发展关键技术方案,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20.
Now vibration isolation of ultra-precision machine tool is usually achieved through air-springs systems. As far as HCM-I sub-micro turning machine developed by HIT, a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air-springs an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was presented.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air-springs is to support the turning machine and to isolate the high-frequency vibration. Th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controlled by fuzzy-neural networks isolate the low-frequency vibration.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isolates base-vibration effectively in all the frequency range. So the vibration of the machine bed is controlled under 10-6g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is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