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经济经济界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中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劳动力商品是共有经济范畴还是特有经济范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的主人翁地位是否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分配能否兼容;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并没有否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分配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同时,分析了与劳动力商品有关的资本和剩余价值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选功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1):43-46,5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依然存在。只有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生产的一项产品的价值,都内含有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当然具有商品性质。从我国的劳动分配原则来看,货币工资制度的按劳付酬,指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主要在劳动之前确定。有人认为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会动摇工人主人翁的政治地位,这是没有分清我国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整体公有,而不是主人翁个人的实际拥有。劳动者只有以劳动力商品的形式与企业发生联系,才体现出主人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充分认识劳动力商品的意义,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来看,劳动力商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客观的事实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提出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本源性原因,而物化劳动等要素是价值形成的条件性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应重视无形资产、智能化生产资料、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直接或间接从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社会需要的物质商品、精神商品、服务商品和社会公务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两种最重要的劳动形式。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及私营企业主劳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劳动力商品与劳动者主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阐述了各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既是商品而劳动又是主人二是个有机统一体,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的特定内涵;第一次提出“劳动力是商品与劳动是主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发生了变化,即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应随之改变。但只是改变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而不是改变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消费品价值仍然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同时说明了现阶段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对社会上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应采取的必要的对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型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全 《科技信息》2008,(8):131-131
本文从劳动关系的实质入手,详细分析了企业劳动关系本质和特点,根据企业的劳动力关系现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从树立新型的劳动关系理念、改变企业人才观念、留住人才的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核心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强党政工团组织作用等六个方面来构建新型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在向纵深方面发展。伴随改革而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使用观念被打破。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力的性质?怎样合理使用劳动力以便最大可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摆到讨论的议程上。归纳目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四种: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但劳务是商品,有劳务市场;二、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但存在一个“劳动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等问题,从制度因素看,国有企业报酬制安排上存在缺陷,是导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国有企业报酬机制的安排,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文中重点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报酬机制应具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按劳分配”原则和国有企业现行报酬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问题的一点思考黄玉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问题,对我们原来实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原则产生了许多撞击。本文试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理论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出发,探...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市场都己经或者正在开放,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而开放劳动力市场就必然涉及到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本文就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存在的条件及其表现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直接的结合。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会传化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理论上,劳动力商品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禁区;在实践上,长期实行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以来,责任制度显得更加容易在大众得到接受,人们根据"按劳分配"的方式获取劳动报酬,这也减少了计划经济中的对于劳动的消极状态,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开始奔波,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积极性。随着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社会各阶级的劳动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关系变化一直人们谈论的焦点与热点,为了能够让一个企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与企业管理者实行管理有方的制度有关,更与企业上下全体的员工的积极配合离不开,只有将这两个关键点做好,才能使企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用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工会与企业行政的之间关系由于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对此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沟通交流,已达到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期间和今后15年的备斗目标,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着力实行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充分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企业家队伍,这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一、实现"两个根本转变",需要造就一支庞大的、素质精良的职业企业家队伍首先,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育又必须依靠大批企业家的推动。可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一支优秀的职业企业家队伍作保证是根本不行的。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劳动力是商品,这毋需讨论;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劳动和自我雇佣,他们的劳动力虽未被出卖,但属于可被雇的.这样,对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就主要集中到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同样是商品,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劳动价值论、按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关系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已有清楚的论述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们对马克思的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也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 ,消除误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坚持劳动价值理论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合理结合 ,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此作者指出,劳动者应将劳动力看作自己的个人财富,劳动力商品化也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机制,对劳动者本身能够形成一定的压力与动力。文章同时区别了劳动力与劳动者两个概念的异同,并指出,劳动力商品化不会影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广义的生产劳动的新增价值之和,实行的范围包括传统的公有制领域、混合经济及个体私营经济,既应在生产领域实行,也应在非生产劳动岗位上实行,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按劳分配可以采取按要素分配的形式实现;按劳分配体系应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18.
1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1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自身的行为趋向,自主决策生产要素的组合及生产经营;二是企业能够独立的承担活动的后果,即自负盈亏.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五大又做了进一步的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管理科学,这就标志着企业管理必须伴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实现变革和创新,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创新企业就不能发展、不能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商品经济时代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商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而不单单像以往一样重视价格问题,以更加客观的想法去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商品质量。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也就要求各个企业在生产商品时可以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管,盈利的同时可以站在广大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通过对各个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以及内部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该文首先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谈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1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自身的行为趋向,自主决策生产要素的组合及生产经营;二是企业能够独立的承担活动的后果,即自负盈亏.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五大又做了进一步的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管理科学,这就标志着企业管理必须伴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实现变革和创新,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创新企业就不能发展、不能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