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强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本文以为,西部生态建设的根本在于改革,即林权所有制形式,生态管理模式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 7月 3 0日~ 3 1日 ,“生态移民 :实践与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两个机构联合主办的。“生态移民”特指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 ,人类难以生存而搬迁异地的行为。因而 ,往往是“非自愿性移民” ,在较大程度上属“强制性移民”。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和牲畜的不断增加 ,对草原和耕地的索取力度加大 ,致使农牧民受到生态恶化和贫穷落后两方面的困扰。最近几年 ,生态移民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中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问题。此次…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草原生态不断恶化。人畜、草畜、畜牧业生产方式、劳动者现代文化素质、产业结构、经济收入。发展失调,其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改善自然生态平衡,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进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障西部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广西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必须实施正确的战略和对策:一是融入“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对接东盟”战略之中;二是构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政府支持、资金保障和中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西部福音     
“中国西部论坛”产生于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中,是目前中国举办的以西部开发为主题的规格较高、影响较大的国际性会议。 中国即将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而西部地区又是中国经济的“热点”。西部大开发具体如何实施?西部究竟有多大的市场?西部蕴藏着怎样的商机? “论坛”正是这样一个以中国西部开发为主题,西部各省(区,市)共同参与,以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百强企业为主要对象的国际性经济高峰会议。  相似文献   

6.
勾昆  李辉 《科教兴省》2008,(3):35-36
近年来,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处理好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西三角”是一个跨成、陕、渝三地的复合型经济区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核心区,简称“西三角”。“西三角”的提出和建立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过程,建立起这种连片的区域城市经济合作的开发模式,对于我国西部全面性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生态重建、东西一体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陕甘宁老区实施生态购买工程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际调研,以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于一身的陕甘宁老区为例,探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佳途径,认为陕甘宁老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是一种经济建设,即建设“商品生态”和买卖“生态商品”,通过“生态购买”实现“生态致富”。论述了实施生态购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国家启动生态购买工程。  相似文献   

9.
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是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方面,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十大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已取得很大成绩,但全面振兴仍在路上,其面临的真正约束是“西部意识”的思想约束。因此,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需要破除“西部意识”,突破思想约束。要坚持追求卓越,切实提高西部高等教育定位站位,确立西部高等教育志存高远、对标一流的发展意识,激发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通过建构信息化时代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新生态、加快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更新、强化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制度供给、增强西部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能力等举措,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推动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大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州的农业生产也全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战略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增,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里,就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是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斌 《科技潮》2004,(7):36-39
在西部省区中,云南这块被称为彩云之南的土地,资源富集、气候多样、生态良好,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旅游奇境”等美誉,处处体现着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偏爱。合理利用、科学经营经济价值高的生物资源,发展以热带经济作物为特点的商品经济,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国际贸易等都为云南发展创建绿色经济强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下,西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安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安徽所处地理位置看,中部地区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和支撑基地,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参与者”;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部与西部又同属中西部地区,应该又都是“被开发者”。中部地区的双重“角色”表明,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安徽省所处战略地位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管理(pressure-state-response-management, PSRM)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CRITIC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出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指数,揭示了其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趋势;运用冷热点分析方法,探究了生态脆弱性的空间聚集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分析了影响生态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11—2021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以轻度、中度脆弱为主,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呈“西高东低”的显著特征;2011、2016、2021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平均值分别为0.392、0.417、0.376,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剖析驱动因子可以发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景观多样性指数、年均气温对区域内生态脆弱性有较强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刊首语     
在阳春月的明媚春光中,本刊2000年第3期和读者见面了。紧追我国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的阵阵号角,本刊也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库区,服务三峡的力度。“移民专题”,“西部大开发”,“三峡文化”,“三峡诗歌”与“三峡生态与环保”都是直接研究三峡的栏目。其中一些文章或者将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与三峡腹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出三峡区域的具体发展思路,如“西部大开发”的两篇文章;或者力图突破一般现象的简单分析,而达3某种深度思考,如《重庆市。峡库区农村开发性移民项目难题解析入实际上,就是一些学科性文章也力求达到学科理论与三峡…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旨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实施7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马边县实地调查,揭示了当地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存状况,对8年补助期限结束后退耕还林农民可持续生计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科技智囊》2000,(3):11-18
西部,这块饱受沧桑的大地似乎已经沉寂得太久。有幸的是,在21世纪的序幕徐徐拉开之际,我们听到了来自西部大开发的嘹亮且悠远的长鸣之音。一、西部贫穷落后的成因曾几何时,在中国腹地创造极度辉煌的“丝绸之路”为何在经济腾飞的今天一蹶不振?曾经有过“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美誉的西部为何今天却没落于贫困的边缘?在东部大踏步向前发展时,西部为何只在原地踏步?笔者认为导致西部长期贫困的成因既有资源禀赋缺陷、基础设施落后、国家政策倾斜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更包括观念落后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中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普遍困惑,对“西部大开发开发什么”、“如何转变观念”、“如何发挥西部地区优势”、“如何保证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兴山县与巴东县同属湖北西部地区的三峡版块。两县又与另一个核心版块神龙架相邻,可谓是同处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个大圈中的两个小环。既是同心的,也是相交的,既有相同的圈内大背景,即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又有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即昭君文化和纤夫文化。而搭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平台,再造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使之进入大区域、大旅游文化建构的现代历程,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与民族区域文化呈开放环境和蓬勃态势向前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