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季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中的一个,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今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一、向以科技进步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粗放型和集约型都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更新观念,深化改革,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战略目标,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较高发展速度又有较好效益,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内涵 内涵: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依靠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而实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应用索洛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一圈两翼"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实证分析表明:两翼的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一小时经济圈,但总体科技进步对各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大,表明通过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未来重庆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转变目前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支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依靠科技进步、制度创新支撑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同时突出区县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缩小各区县之间发展的差距,实现重庆市"一圈两翼"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高效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的根本性转变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必须注重转变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走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要求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引起了经济界的普遍关注。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像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势在必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首先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处理好新上项目和现有基础的关系,抓住技术改造这个着力点,把改革、改造、改组和加强管理统一起来。同时,必须深化改革,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从长远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析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时空格局演变,并 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研究发现:(1)福建省经济增长方式总 体呈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进而又转为粗放型的特点;(2)福建县域集约型增长方式地区呈现从 闽西、闽南向闽中、闽北逐渐演变的趋势;(3)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会显著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而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规模则不同程度阻碍其转变进程;(4)空间杜宾模型显示周边地 区城镇化显著阻碍当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周边地区政府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显著促进当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是我国经济在新世纪的重大决策之一。本文分析了粗放经济存在的三方面问题、转变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以及实现转变的四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昕  陈涛 《科技与经济》2011,24(4):58-62
选取长三角两省一市1990—2009年共20年的统计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法"来测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长三角中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较好,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型,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为并重型增长模式,上海还是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从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率的趋势来看,两省一市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先增长后下降。  相似文献   

12.
将技术进步率分解为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算术平均和的形式,得出四要素经济增长方程;在第一种角度(外延 内涵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基础上,提出第二种角度(资本 劳动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方法;在两种角度的4个指标中,提出用内涵贡献率、劳动贡献率两个指标来描述经济增长类型的方法,并给出判别经济增长类型的指标值区域;最后给出算例,并指出两种角度经济增长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分粗放型、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法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关于技术进步测算的经典理论,通过对辽宁省1986~2008年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测算,得出其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6.9%(一般来说,50%是分界),表明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了辽宁省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现状,特别是通过横向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含有教育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模型.基于一定的假设,建立了一个非自治微分动力系统,并通过变换将其转为自治微分动力系统;利用稳定性理论得出自治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经济、教育等变量的增长率,表明科技进步和教育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和C—D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组合模型,分析了1979--2007年劳动和资本的密集程度及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较低,劳动密集程度大于资本密集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为35.5%,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属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影响我国煤炭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模型,并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煤炭业经济增长相关因素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业产出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我国煤炭业现阶段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属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此,提出了我国煤炭业今后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郑州工业技术创新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郑州工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基本含义,将粗放增长划分为积极的粗放增长和消极的粗放增长,并分析了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的客观条件,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吕莹  赵丽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6):125-128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实现“红三角”经济繁荣,必须充分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结构变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传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有一个内涵的假定:该经济体各部门具有相同的增长率,即产业结构不变。本文引入投入产出技术这一多部门模型,并结合指数分解等方法,将余值分解为技术进步贡献和产业结构变化贡献两部分,从而将产业结构调整或者说资源重新配置的贡献分离出来,得到结构变动条件下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并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