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大量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作品,如《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从柴科夫斯基仅有的一部钢琴套曲《四季》中选取一例为研究重点,管中窥豹,探析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有别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用外来乐器充分体现中国传统风格,是中国钢琴协奏曲作品创作中探索民族化道路的重要特点。本文以西方钢琴协奏曲的特征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钢琴协奏曲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从中窥探中国钢琴协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并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维也纳期间(1781年-1791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陆续诞生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本文将对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作以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维也纳期间(1781年—1791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陆续诞生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本文将对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作以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呜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旋律、力度、调性及音色方面的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6.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圣桑较有影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这部作品中渗透着独特的审美个性和美学思想,是法国民族乐派与浪漫主义音乐思想并行的产物,揭示了圣桑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质。  相似文献   

7.
探讨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与美学理念.认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显示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传统模式的抛弃,突出了钢琴与协奏乐队之间平等的对话原则.充满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则显示出了启蒙运动时代基本美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作品充分地表现了莫扎特音乐的所有光彩和技艺.  相似文献   

8.
《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青年时期创作的作品,这部协奏曲具有高难的演奏技巧。该文通过对《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各乐章不同技巧难点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弹奏技术难点的方法,对演奏者在把握整首作品的主题旋律特征及控制全曲的音乐风格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从看舒曼的"浪漫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0.
胡译文 《科技资讯》2011,(2):235-235
2005年波兰钢琴家拉法尔.布雷查兹(Rafal Blechacz)获得了第15届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冠军,并获得玛祖卡、波罗乃兹、奏鸣曲、协奏曲四个单项奖授予了布雷查兹。这是继钢琴诗人齐默尔曼之后,波兰钢琴家30年后又—次囊括全部五项大奖。他那忧郁儒雅的气质,稳健成熟的演奏,成熟稳健的魅力,诗意盎然的手法,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1.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00至1901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之一,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作品。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反映了当时新兴的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本文主要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声技法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徐婷婷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39-139,141
当前,国内从钢琴教学角度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分析和研究成果甚微,本文通过对其三个乐章的演奏注释,力求使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研究其作品及风格,并为致力于研究和演奏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贺明 《科技资讯》2014,(30):217-217
优秀音乐家的创作会超出他所处的时代而将作品带到久远的未来,但无论如何,音乐家及其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显现出当时的音乐风貌。该文所述乃是以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为例,对维也纳中期创作风格加以简要分析,主要强调其歌剧性与交响性的协调、乐队与钢琴的相互作用两项内容。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上,显然是卓有成就的大师,其音乐已经足以傲视天下,更遑论其创意之丰富、构思之广阔、乐思之曼妙。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名曲(剧)首演纪念日札记韩春牧编撰一月1日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由克拉拉·舒曼独奏,门德尔松指挥于莱比锡格凡特豪斯剧场首演(1846)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由作者指挥,姚阿幸独奏于莱比锡格凡特豪斯剧场首演(1879)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绍《神州大地(2)——江河万古流》在教参中配有其中第二课时音乐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和歌曲《长江之歌》的课堂实录,是由厦门市的一位音乐教师讲授的。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外面的学生如何上课、外面的老师如何讲课,我决定这一课时就让他们通过课堂实录跟光盘上的同学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6.
活尔夫罔·阿玛杜斯·莫扎特(1756—1791)是著名的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题材有:交响曲、歌剧、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和室内乐等.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共有18首,它们大多旋律优美,情绪明朗乐观,和声简洁,结构规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但也有少部分是表现悲怆性的,如著名的A小调奏鸣曲(作品310号),不过在  相似文献   

17.
贝尔格的这首室内协奏曲是20世纪最早的一部室内协奏曲.这部作品是贝尔格连接无调性音乐与十二音音乐的一座桥梁,作品在乐队编制、曲式结构、各个主题材料的运用与发展、节奏节拍、旋律特点等方面都有着一些鲜明的特点,而且还体现了3或与3相关的数字.这部协奏曲描绘了贝尔格他们师生三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贝尔格对恩师勋伯格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暨首届北京交响乐演出季10月17日在保利剧院拉开帷幕。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音乐节还作为“北京建都85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而别有一番意义。内容: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艺术家出席本届音乐节,演出13套共15场古今中外经典曲目,包括民族音乐会一套、儿童音乐会一套、钢琴独奏音乐会一套、歌剧两套、室内音乐会三套和交响音乐会五套。宗旨:向中国乐坛引入新的元素和激情。风格:“红色激情”+“蓝色浪漫”中国首演:约翰·科里利亚诺的《红色小提琴恰空舞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中国著名作曲家郭文…  相似文献   

19.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通过对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配器色彩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归纳出作曲家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创作风格。以求为全面地研究布索尼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今后对研究布索尼其他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实际创作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