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临时组合,后来逐渐凝固形成的。这些复合词与汉以前文献中的单音同义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第一部释字本义的字典《说文解字》揭示了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存在的多种语义关系,而同义训释是其中基本的一种。释词与被释词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形成现代的并列复合词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渐变的过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部"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汉代以前玉的分类和在古代文化制度中体现的功能。本文先对"玉部"字中瑞玉字个数进行判定,确定讨论范围,并对"瑞"字在"玉部"字中的排列问题进行纠正。然后从命名理据角度以及参照《周礼》文献的介绍对《说文》中有瑞玉功能的17个字进行分类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4,(3):11-15
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之所以能够在《说文》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除得益于自身勤学不辍的内在因素外,亦与师友的帮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许瀚作为王筠友人中的杰出代表,助王筠研治《说文》近三十年,对王筠《说文》著述不但有具体的校勘订补之实,而且在治学理念、治学内容、治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多有论辩启发之功,对王筠研治《说文》产生了积极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由于资料缺乏,人们对宋代"二徐"以前《说文》的情况不甚清楚。《经典释文》引《说文》(许慎)反切达94次,这些反切不同于现今流传的唐宋注音,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人们为《说文》创制反切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说文.牛部》字的字形,字义,推求先民与作为宗教之牲、畎亩之勤的“牛”相关的社会生活、民族风俗、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同时探求语言自身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李善注释《文选》时引书众多,就字书而言,《字林》虽条例不多,但它的辑佚价值吸引笔者研究。本文就《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中字、词,同《说文》进行比较分析。从《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用《说文》引申义、《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较《说文》更符合文本含义、《说文》本身释义的偏差使李善注《文选》引《字林》舍《说文》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就李善注《文选》而言,引《字林》较《说文》的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在《楚辞》学史上,王逸《楚辞章句》以其流传最古、影响至深而为学界重视。该书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对于《楚辞》大量语词准确到位的训释,为后世学者所肯定。这一成就及其荣耀的获得,与王逸自身对语词训释理据的把握,以及据文训释方法的采用等治学理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玉篇》部首系统承《说文》而有改易:《说文》“据形系联”;《玉篇》“以义类聚”。《玉篇》对《说文》540部进行删并、增补:删并11部,增补13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为例,对《字林》与《说文》中同字不同释义中引申义情况逐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字林》在这一方面对《说文》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俗文》方言词语汇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文》是东汉服虔所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当时的方俗词语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在词汇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俗文》不但具有共时性,它其中的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仍广泛使用,具有历时承继性。文章选取了6个《通俗文》的词语,解释它们的意思,重点考察它们在汉语方言里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说文广义》是反映王船山语言文字思想的重要著作。文章从训诂实践中概括出了王氏词义训释的体例,对其中以形索义,据本义求引申义和关注社会用字等三个方面的训释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指出"形义统一"是其研究《说文》的指导思想,也是其词义训释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段玉裁对《说文》互训的校勘,是《说文》互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互训校勘过程中的词义考辨极为精当,给后世认识理解同义互训的语言现象以巨大启迪。当然,段氏在词义考辨中也还有一些不足和失误。  相似文献   

13.
简要解析《说文》中"又"及与"又"有关的部分汉字的含义,通过汉字的形体,探求每个字的本义,并结合经典文献中的用例,可以清楚分析汉字的构造,从而为从其本义找寻其引申义、比喻义提供一定的线索,为更好地梳理词义从一些基础性的服务工作,另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充分利用文字作为载体的功用。  相似文献   

14.
《说文·衣部》构形表义系统的文化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说文·衣部》这个封闭的小篆子系统 ,在共时层面上探讨了《衣部》构形表义系统对揭示两汉以前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本质特征的价值。尽管绝大多数《说文·衣部》字今天已退出了交际舞台 ,但它开启的那扇窗口却穿越时空 ,让我们在识古识王道的同时 ,也饱览了中国服饰文化的绚丽风姿  相似文献   

15.
前人对《荀子》注释的精义固多,却也难免还存在着缪误。通过对《荀子》各家注本失误的具体分析,侧面反映了唐代杨倞以来注释家们在理论、方法上所存在的缺陷及流弊,以期为探索传统训诂学的科学化道路提供一些反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毛传》、《郑笺》二者是否易字说的角度切入,通过部分实例的辩析,探讨单音语词训释岐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增深对《郑笺》词义训释的理解和研究。并试图对少数实例的训义去取阐述一已之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谐声系列的角度,结合特殊谐声字研究《说文》中的读若音,发现有些读若音正是为特殊谐声字注音,联系上古文献中的音注材料和押韵材料,认为这些读若音反映了汉代音系不同于先秦音系的一些语音特点,强调研究《说文》中的谐声字要综合考虑时代和地域因素。  相似文献   

18.
省声是许慎在《说文》中分析汉字结构理论的一种条例,它主要是指某些形声字声符的部分形体的省减。省声历来争议颇大,有的学者认为省声的提出是许慎的功绩,有的学者却认为省声是许慎的臆说。本文拟从学者对省声的态度、省声字的数量、省声的类型和错释的省声字等四个方面入手来集中讨论省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四体类属、字际关系和组构类型三个角度对《说文》古文与对应小篆进行字形比较研究,考察它们的区别及联系,揭示规律,为当今汉字的整理和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毛传》、《郑笺》二者是否易字说的角度切入 ,通过部分实例的辨析 ,探讨单音语词训释歧义产生的原因 ,从而增深对《郑笺》词义训释的理解和研究。并试图对少数实例的训义去取阐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