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采用生物仿生的方式,利用多巴胺在玻片表面自聚合的特性,在玻片表面构建一层聚多巴胺薄膜。其自身含有的醌式结构,易于同带有活性官能团的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将生物分子固定到玻片表面。构建一种经济高效、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的生物分子固定化平台,并与传统的固定方式进行对比。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及荧光显微镜等对聚多巴胺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薄膜由15~20nm的纳米颗粒构成,因此制备薄膜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及更小的空间位阻,利于提高探针的固定量及效率。通过荧光显微镜成像及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与传统的制备方法比较,该固定方法能够提高固定探针的数量及荧光强度,因而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在生物芯片载体表面修饰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管(Catbon nanotubes,CNTs)是目前最细的纤维材料,有较高的长径比(直径为几十纳米以内,长度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层片间距为0.34nm,比石墨的层片间距0.3354nm稍大),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电学性能.其应用已涉及到纳米电子器件、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电极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Catbon nanotubes,CNTs)是目前最细的纤维材料,有较高的长径比(直径为几十纳米以内,长度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层片间距为0.34nm,比石墨的层片间距0.3354nm稍大),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电学性能。其应用已涉及到纳米电子器件、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电极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表面均匀,具有混合相的铁酸铋Bi Fe O3薄膜材料;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纳米力学性质成像技术(QNM),对铁酸铋薄膜材料在纳米尺度下进行机械力学调控及调控后力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证实,Bi Fe O3薄膜材料中纯四方相在AFM探针施加力的调控下,能实现纯四方相到混合相及菱形像的转变;并通过测量转变后各区域的杨氏模量,进一步证实了转变的发生。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室温条件下机械压力对Bi Fe O3薄膜材料在纳米尺度下进行调控的方法,为未来其在纳米尺度下的潜在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482例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提高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插管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的关键因素为:操作快,准,轻并熟练地掌握牵拉法和选择性插管。防治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为:正确掌握推注造影剂的压力,速度和剂量(尤其是脓肿或囊肿病例的造影),造影后施行鼻胆管引流是预防并发症另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患者在两次扫描之间出现的位移现象和局部变换以及造影后血管CT亮度接近骨骼组织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网格的B样条弹性配准减影方法.该方法通过配准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和CT扫描影像,将其通过非刚性变换映射到相同的空间中,由CT血管造影影像减掉CT影像,得到造影后的血管.该方法解决了两次扫描之间出现的局部变换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减影结果,消除了直接减影留下的骨骼残留和血管过减影等现象,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镧系元素发光生物探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生物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是因为稀土发光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例如光化学性质稳定、几乎无光漂白现象、荧光信噪比较高、其激发光位于生物窗口区、有良好的穿透性、不伤害生物体、具有高的灵敏度等。正因为稀土发光材料在生物传感方面有着其他生物探针所没有的优势,使得它们为生物学家和医生工具箱添加了宝贵的技术手段。稀土材料的光学成像是满足现代生物分析和生物成像所需的各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在生物荧光成像和医学诊断治疗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稀土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8.
如今,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为肺部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是由于现代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CT成像产生的数据也日益庞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运用了Radon逆变换、微分方程及改良的遗传算法等理论,构建了正弦图求解距离及角度、基于遗传算法的旋转中心位置及基于衰减原理的定点吸收率、精读及稳定性分析等模型,综合运用了MATLAB、EXCEL及C++等软件编程求解,得出了CT系统旋转中心位置、探测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及入射角度、未知介质几何形状和吸收率等物理信息等结论.最后设计新模板,给出改进CT系统标定精度和稳定性的相关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祖贺 《河南科技》2012,(17):48-49
<正>如今,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为肺部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是由于现代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CT成像产生的数据也日益庞大,这给医生的诊断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现在,CT图像中肺部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22年3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研究院徐兆超团队发展出在酸性条件下可自闪烁的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荧光探针LysoSR-549,实现了在12 nm/20 ms时空分辨率下长达40 min的全细胞溶酶体解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缩聚反应制备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共聚物,以乙二胺作为桥连剂,与Gd-DOTA连接,制备了大分子MRI造影剂AGN-DOTA-Gd.利用FT-IR、NMR和ICP-MS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弛豫性能、大鼠体内成像效果及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GN-DOTA-Gd的弛豫效率为10.82 mmol-1·L·s-1...  相似文献   

13.
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成像精准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经CT三维成像精准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再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52.7±4.3)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为(8.55±0.83)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治疗后VAS评分为(1.64±0.6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叉神经痛患者经CT三维成像精准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二维二硫化钼(2D MoS2)由于其优越的电学、光学和压电性能,使其在未来电子器件领域被广泛关注该文利用AFM接触模式和SKPM,在纳米尺度上,测试CVD 制备多层MoS2的隧道摩擦起电和充电特性通过AFM接触模式,在75 nN的法向载荷力下,用Pt导电探针摩擦MoS2样品的1 μm×1 μm正方形区域,同时使硅基底接地然后通过SKPM,对以摩擦区域为中心的5 μm×5 μm正方形区域的接触电势进行成像最后以上述方式,依次在A、B、C区域进行摩擦起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MoS2不仅具有摩擦起电特性,而且表现出摩擦其他区域,可以对初始区域充电的现象因此,可以利用MoS2的摩擦起电特性和充电现象,指导构建一类新的基于2D MoS2纳米电子器件和摩擦电子学功能器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氯乙酸化、酰胺化等方法合成了大分子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修饰的DOTA钆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测试、13C NMR、元素分析及ICP - AES手段进行了表征,测试其在水中及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的弛豫效率.结果表明,其弛豫效率远远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Gd- DOTA与Gd -DTPA,是比较好的潜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相似文献   

16.
肾脏术前计划系统首先需要实现肾脏CT造影信息的融合,实现该信息融合需要进行以肾脏为中心的腹部三维CT造影图像的配准.本文首先采用基于DDCM可形变模型的半自动分割方法从CT扫描图像中分割出肾脏轮廓线,然后对轮廓线进行重建得到肾脏的二值体数据,该二值体数据膨胀后与原CT扫描图像重建出的灰度体数据求交,即得到完全包含肾脏的灰度体数据,最后采用互信息最大化的方法对重建得到的肾脏体数据进行配准.本文分析了配准过程中初始化参数对局部极值产生的影响,并应用几何矩的性质进行参数初始化,避免陷入局部极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以肾脏为中心的术前CT造影图像的配准,并且配准的精度和速度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该文讨论了近场光学的基本原理和非辐射场探测分辨率,并着重研究了近场扫描光纤探针的辐射机理及其在纳米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肝癌病灶的特征用计算机辅助CT图像诊断肝癌,达到辅助放射科医生诊断的目的.采用Snake算法提取肝脏组织,对已分割出的肝脏做相应的预处理后,通过选择合适的算法提取兴趣区,对比CT图像动脉期和静脉期或者平衡期的兴趣区以及提取兴趣区后剩余肝脏区域的灰度均值,对造影后典型肝癌进行判断.用自动化处理,对做过造影增强的腹部CT图片肝癌病例做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符合典型肝癌CT图片序列的病例89.5%可以被计算机自动筛选出来,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丽  李壮 《松辽学刊》2009,30(3):66-70,73
我们描述一个新的、简单的制备金纳米线、三角形和六边形纳米粒子的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用乙醇作还原剂和保护剂直接还原氯金酸,而不用添加其他的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乙醇的量来控制合成金纳米线和规则形状的纳米粒子.得到的产物用紫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结构的尺寸和形状依赖于反应温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用我们的方法制得的金纳米晶体可以用来作为以对巯基苯氨(4-ATP)为探针分子的表面拉曼增强基底.  相似文献   

20.
Gd^Ⅲ-氨基多羧酸配合物常被作为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本文报道了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配电离子的Gd^Ⅲ-TTHA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微弱的静电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配合物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