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寻找自我这个话题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为人们广泛关注,随着时代变迁.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容易迷失自我,更有越要去探索真实的自我.尤其是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期,青少年彷徨在童年和成年人之间,对自我更加缺乏明确的了解和定义.这个时期如果缺乏成人正确的引导和关注,他们将会经历对找自我的危机.美国作家塞林格的著作<麦田的守望者>就真实描绘了青少年霍尔德寻找自我的痛苦历程.  相似文献   

2.
焦雪梅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55-57,60
作为浪漫主义珍品,《庄》、《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都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另外,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庄》、《骚》浪漫主义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神话的接受形式亦多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t■’、■/和/t、t’、/。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惠特曼的《自我之歌》是《草叶集》中一首长诗,内容极其丰富。"自我"是全诗的中心形象,它的含义非常多样,既是诗人又大于诗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体,是普通民众,是全人类。文章就是通过对"自我"所体现的不同含义进行分析,对惠特曼的抒情诗有更深的了解,体味它的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5.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s、ts’、s/和/tg、tg’、g/。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剖析了《和谐丝庄》的反殖民主义特征以及作者希望消解东西方二元对立、提倡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女作家们,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光荣传统,全方位展开女性作为女人的言说,在女性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从《方舟》到《银河》,张洁和张抗抗两位作家都从"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女人和女人的关系""女人和自我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探索,凸现了女性灵魂深处的"男人情结".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女作家们,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光荣传统,全方位展开女性作为女人的言说,在女性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从《方舟》到《银河》,张洁和张抗抗两位作家都从“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女人和女人的关系”“女人和自我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探索,凸现了女性灵魂深处的“男人情结”。  相似文献   

9.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作对人性的深入探究激励着众多评论家围绕主人公麦克白的悲剧性展开长期的研究读解。从美国心理学家E.托利.希金斯(E.Tory 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入手,通过社会心理学角度审视主人公麦克白自我实现过程的悲剧性,分析其在相互背离的自我激烈对峙下苦苦挣扎直至毁灭的悲剧性历程,可以揭示出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力图阐发的对于人类生存境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废都》是作者自我抒遣、自我救赎的笔记文本,它是贾平凹从传统文化中禀承的庄禅文化精神,在当代中国商品化社会中孕育开放的一朵恶之花,也是作者逍遥适意、幻灭危机、纵欲沉沦的心路历程的终点站。拒绝价值关怀的《废都》,证明了贾平凹不可能从庄禅文化中找到抗拒现代生存虚无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1.
壮族作家谢树强以创作农村题材小说著称,他的小说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西乡村的历史变革,塑造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农民形象。同时,他敏于发现、勇于揭露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文学的现实功用,以文学介入现实。此外,在小说艺术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上有“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朓。谢惠连是谢灵运与谢胱之间的过渡。他的创作,既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模式,又开启了谢朓山水诗中情与景相融相契的创作倾向。由此,谢惠连成为谢氏宗风与山水诗传承中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的"次"虽来源于拉丁语法,但从整个《文通》的用例分析来看,其中的"偏次"并不等于名词的属格。"偏次"的设立符合汉语的特点以及汉语语法分析的需要,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域因素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作家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谢章铤作为晚清闽中词坛巨擘,在他的巨著《赌棋山庄词话》中流露出相当浓厚的闽地色彩,词学思想上流露出浓郁的乡邦情结。除此之外,谢章铤对于保存闽中文献亦有着一定的贡献,给闽中词学添上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有清一代,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词存史、以史入词、以“词史”品词的情况。而闽中词人谢章铤继陈维崧,周济之后不仅在词学理论上对“词史”意识进一步发挥,而且在词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极为强烈的“词史”意识,为我国古典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我国晚近词坛上不容忽视的一位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以综合有序的语义结构和完整自足的审美客体观照谢灵运诗,便可借前人“深秀”一语总括其审美特质。谢诗通过锤练章法句法字法及用典法彰显诗艺与诗蕴的双重深厚而形成深美特质;通过繁富的物象、逼真鲜明的意象及自铸的语象达成状溢目前的诗境而形成秀美特质。二者作为谢诗审美特质的两翼,又深深植根于作者原初的创造意图与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副词“马上”的产生与古代通信的发展关系密切,可能的发展过程是:马上(马背上)→马上差人+VP(差遣人员骑在马上传递信息)→马上(差人)+VP→马上+VP→马上飞递→马上(时间副词)。“马上”由方位词组演变为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可以说是→个词组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同时,通过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把副词“马上”的产生时间由元代推后到清朝中后期,纠正了前人和某些大型语文工具书的失误。  相似文献   

18.
从"养"与"悟"看谢榛诗学的内在矛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认为诗所必具者为体、志、气、韵,四者之根本在养与悟.由养以发其真,由悟以入其妙,其中蕴涵着性灵的倾向,更多的蕴涵着格调.由兴以入自然之妙的诗作易于达至真境;气贵雄浑意味着以高格衡诗,由改以入合于诗法的精工之妙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兴致而无缘真境.这些都体现出谢氏诗学内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谢彬对香港作了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研究,并详尽记述了英人侵占香港,锐意经营,繁盛发达的情形。告知国人由于清廷昏庸无识,与英人订约,致使中国领土主权丧失。用以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建设富强昌盛的国家,期待香港旱日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和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诗坛双星,陶谢虽并称,但其诗风却有显著的差异.其主要差异体现在:陶诗着力于写意,谢诗锐意于图貌;陶诗冲淡自然更着眼于整体,而谢诗富丽精工注重于字词上的精雕细琢;陶诗摆脱了名利束缚.作诗只为"自娱",而谢诗却带有较多的适俗成分,作诗多为"示人".由此看出,陶诗已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谢诗则并未达到物我泯一的高度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