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4,(5):46-47
<正>根据中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老年心理问题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患者比例约为6∶4。人老了以后,随着身体上的衰老、工作的退休,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诸如多疑、自卑、不安全感等。需要子女在生活中多加关注和关心,严重的要去医院进行就诊。根据中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老年心理问题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患者比例约为6∶4。  相似文献   

2.
1.概述 1.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性疾病发病率相对上升,目前65岁以上的痴呆症患病率达5%~10%,而且仍在增长之中.痴呆症与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被并列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0,(3):17-17
刷牙时渗血,很多人并不在意,其实是牙周病,看来不严重,因为通常牙不痛。但病情发展,后果却很严重:赵先生就是因为牙周病,40岁就掉光了满口牙齿。杭州口腔医院医生说,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在应酬多的白领中患病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我国约1/3夫妻生活的不和谐由性功能勃起障碍(ED)所致;在城市中,1/3以上的离婚案与(ED)直接相关。另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的性生活调查显示,我国夫妻中只有27.1%对自己的性生活感到非常满意,62.1%的人比较满意,10.8%的人感到不太满意或者很不满意。我国夫妻感情非常深的人多达44%~48%,却只有23%~27%的人性生活非常满意或舒服。这就是说,在争取“性福”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许多男人患了ED就心事重重,充满焦虑,且讳疾忌医,常常擅自买各种所谓补药、壮阳药,服用后效果却难尽人意。据了解,目前我国40岁以上男性ED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1,(23):20-22
男人们习惯性地相信自己体魄健壮,什么毛病也没有,甚至不把一些小病放在眼里。而貌似强者的男人,其实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群体。有关统计数据表明,35岁以下的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远高于女性,每年全国约有100万男士发生心脏病,其中12%是44岁以下的男性。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1,(7):21-21
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性生活过频将明显提高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男性易患前列腺癌:若性生活初始年龄不满24岁,婚龄在40年以上,最初射精年龄在15岁以下,平均每个月的性交次数超过12次,那么入40~50岁后极易患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的心目中,44岁的男人正是事业成功、踌躇满志的时候。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却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生理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壮年的分界点。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中年男人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疼痛终结者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7,(24):79-80
身体是个奇妙的机体,有的时候手疼脚疼却不是手脚的问题,而是神经出了毛病。大部分人受到疼痛的困扰时,却不知道疼痛也是一种疾病。在美国成年人群中慢性疼痛患病率在30%以上,加拿大是29%。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成年人慢性疼痛发病率估计至少也在30%左右,其中老人占七成,而65岁以上人群一半以上有慢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近公布的美国鲁特杰斯大学在其"全国婚姻状况工程"的最后报告的材料,从1980年开始,美国结婚妇女在妇女总数的比例一直下降,特别是在20到24岁年龄段的妇女,结婚妇女只有该年龄段妇女的20%.结婚妇女比例最高是在30~34岁和35~44岁的两个年龄段的妇女,但是其比例也不过为70%,还有近1/3的人没有结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2,(15):45-45
据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的心理疾病患病率为7.73%,女性总患病率为11.7%。可见,女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从心理角度看,凡是不能与周围环境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心理疾病的征兆。常见的女性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生理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壮年的分界点。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曲线向上升,这两条剪刀状曲线的相交处正是44岁,所以44岁又可称为“中年剪刀”的轴。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得中年男人在心理、思维等方面都会随之发生以下改变,这是中年男性需要特别关注的。现代社会给中年男人带来无穷的心理压力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强调出人头地,尤其对中年男人来说更是要建功立业,从而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心理压力。而中国传统社会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等部门开展的中国男性性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40岁的男子中已经有9.7%的人出现性功能显著减退,性生活次数也明显减少。有人将45岁以上男性性生活的频率低于每月一次的现象称为“性待业”,而55岁以上的男性,有些人一年平均一次性生活都不到,这种现象被男人们无奈地称为“性下岗”。是否每一个男性到了四五十岁,性功能就不行了呢?有没有好的方法延缓性能力的下降呢?要想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男性性生理的演变过程。男性的性能力和性行为肯定受疾病、身体衰退、社会环境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男性也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1,(23):19-19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也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其实我们的身体会为你提示衰老的警号,而且有几个很明显的信号,我们就一起看看有哪几个信号。1.鼻子——匹诺曹效应鼻子是有美丽时限的,鼻子最美的时间是20-40岁。40岁以后,你每天早上起床  相似文献   

14.
<正>青少年的抑郁、双相障碍、焦虑等情绪问题,的确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并不是“不开心”“不想上学”这么简单。“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前不久新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公布了上述数据。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走进心理科诊室求助的孩子是什么状态?珠江医院心理科“青少年情绪障碍门诊”负责人赵久波教授向南都记者介绍,青少年的抑郁、双相障碍、焦虑等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40岁是女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年龄,进入这个年龄的女人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在事业上应付青年女性的挑战,另一方面在生活中要扮演好贤妻、良母、孝女等诸多角色。而此时的自己却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13-13
据我们在“九五”攻关期间,对老年期疾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1种或数种疾病。常见疾病中有:2型糖尿病(5.89%),痴呆(4.6%)和前列腺癌(3.6/万)等,在60岁以后,伴随着身体衰老和退行变的进展,这些疾病呈现增龄性增加。如糖尿病患病率从60岁起,每增加10岁,递增3%~5%。这些宏观数据强烈提示着老年常见慢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但是临床实践中,一直缺少基因组基础上的分子检测技术,原因是这些疾病的因果关系不明,因此,联结衰老和老年期疾病易感基因进行研究,立足于现有的对糖尿病、痴呆和前列腺癌病因学的知识的理解,探索和中国人糖尿病、痴呆和前列腺癌关联的易感基因,初步建立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可使人们加深对这些疾病发生本质的认识,提供潜在临床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0,(5):12-12
<正>一、8岁决定女性生育能力。此时的激素分泌和黄体酮的水平会对她的一生产生影响,因此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饮食一定要跟上。二、10岁女性青春期萌芽。40%的骨骼在此时以冲刺的速度形成,摄入足够的钙是至关重要的。多食用奶制品、多做运动,避免肥胖。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足够静脉回流条件下,心搏出量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或有赖于充盈压升高的病理状态。心力衰竭是一综合征,与心肌衰竭、循环衰竭不同意义。心力衰竭的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大于65岁人群,心衰患病率高达4%~6%。据Framingham统计,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其2年死亡率可达30%以上,6年死亡率在70%左右。除引起死亡以外,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者为最多。其次病因为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等。心衰发作或加重的主要诱因以感染为最多见。中国目前有400万心衰病人,城市发病…  相似文献   

20.
正四十年间,亚洲一些国家地区30~34岁女性中未婚单身的比例正在上升,像中国台湾地区从1970年的2%升至近40%;韩国从1%增加到接近30%。中国大陆这项数据没有那么惊人,大约从1%升至5%。或许,中国社会也可能面临30~34岁女性未婚单身现象急剧上升的时期。这种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单身主义现象合理吗?其实,没什么不合理的。如果把婚姻视为一种权利,而权利意味着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