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奇作为一种美学传统,对中国历代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活于20世纪末的张炜,在其《九月寓言》中以野地为背景,通过传奇人物的塑造、传奇文本的融入以及历史的传奇化,创造了一个充满异幻色彩的传奇世界,从而使历时悠久的传奇传统借助于厚重的民间大地,重新回到了当代知识分子创作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指向“苍凉”、“虚无”,但认为张爱玲只是以“苍凉”为底子,实质却是指向一个“诗意”的世界。在她的主要作品中,对爱情理想的追寻、对日常生活的喜爱以及主人公在冥思中追问生命意义,都凸显出个体本真诗意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野草》中的《腊叶》较为真实地展现了鲁迅本人对生命的思考。病叶意象是鲁迅对生命的大欢喜、大悲痛体验后的平易的情感投射,是回归到生命本体的真实书写。病叶的疾病隐喻与鲁迅本人的疾病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病的生命体验促使他对生命有着更加真切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 张炜的小说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这是大多数读者的第一印象。确实,当他笔下汩汩地流淌着大地上人们的那份荒凉、凄苦、沉重的生存的苦难时,我们的思绪会随之跌宕起伏。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作家,张炜自然少了  相似文献   

5.
张磊  谭帆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43-45
寓言化创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池莉"人生三部曲"的寓言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将人的生存状态,真实地融入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中,表现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理想,作品涉及到整个人类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和精神实质,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启示性。  相似文献   

6.
一部当代的美学著作,如果既要对传统美学学科所包含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述,要全面展现历史上重要的美学思考,又要针砭时弊、从根本意义上回答当代人生的美学问题,作者势必面临两者不能相容的矛盾:学科的问题结构和历史上浩如烟海般的学术思考,均产生于历史的语境之中,与现代人的生活并不尽合;各种观点相互之间内含的矛盾很深,要把他们统  相似文献   

7.
《社戏》的诗意只存在于双重视角中的童年视角,其内涵并非完全的人性纯美,它是现实性而非理想性的,因此也是不纯粹的。它表达了鲁迅对平桥村农民真挚的爱,隐含其后的是深刻的理解与别样的怜悯,同时显示出鲁迅与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意识上的差异。这种不同让其批判之笔从农民身上的国民性转向了知识分子,因此《社戏》重要的是其现实意义与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8.
《九月寓言》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荒野的歌颂,更在于对非理性的探索和对"异域"的展现。文本里面的小村人在白日和阳光下往往表现为沉闷和压抑,只有在暗夜中的荒野上才能舒展开自己的生命,尽情狂欢。与人物癫狂行为呼应,文本叙事对词语的使用呈现出一种狂欢趋势,这两者和故事里面错综复杂乃至断裂的时间序列,一起带领我们进入到"异域"。这是一个偏离理性、束缚、体制的场域,在这里,生命打开了理性和体制的枷锁,进入到一种丰富的"虚无"中。借助文学艺术,生命得以自由地舒展。  相似文献   

9.
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0.
激情的文本叙事与深刻的理性思考--读《人生》看路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是路遥"情"与"理"的合壁:一方面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环境的创设、作家的直接评论,都洋溢着他浓烈的情感;另一方面是严肃的思考与清醒的理智--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从以高加林为代表的"农村边缘人"的命运引向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两者都源于路遥的生命意识,并与他深切的人生体验和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诗史"思维源自中国早期社会"诗史合流"的传统,在漫长的理论架构和文本阐释过程中,杜诗"诗史"说形成"少陵生前流传""贞元、元和之际产生""宋代形成共识"等几种主流观点.用文献考证和文本关照的方法对上述诸观点甄别析辨,可知"唐代尚未出现以诗为史的普遍思潮,杜诗'诗史'之名在学者中形成共识应该是宋代的事"的论断较为审慎,更多文献的考证是对"诗史"之名缘起进一步界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提出新安全观,美俄中三级、欧盟、德日、印巴和以巴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矛盾冲突也呈新的走向,对此中国应该采取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掀起了一场宪政运动的浪潮。与此同时,一些原本坚持民主宪政理念的知识分子却转而鼓吹独裁论。分析这一看似反常的论调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其结果,从一个方面揭示近代中国民主宪政进程的曲折经历。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政策时,传统观点认为是蒋介石下令张学良实行"不抵抗",张学良替蒋介石承担了责任.目前也有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翻案的言论,认为张学良才是"不抵抗"的真正责任者."不抵抗"的责任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人,而是国民党政府长期推行对日妥协、退让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何其芳《快乐的人们》是一部诗剧,内容上集中表现了革命青年对集体生活的追求向往, 形式上达到了诗情与剧情、意象与形象、诗语与剧语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回归——回归传统,小说用记忆逻辑来叙事,将形式纳入意义之中。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时间错置,文本中的时间被注入了叙述者的心理情绪,体现了叙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存在着质的区别的最后一片叶子由于其实用价值的一致性和形体的相似性而取得了统一,由它们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琼珊的错位认知的导引下,形成了一种结构上的开放性,欧.亨利这样的艺术处理至少引出两组悖论式的结局,这两组矛盾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艺术可以使一个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赎救。而在最后一片叶子所营造的极端化情景中也潜藏着对生命的深沉思考:珍视现世抑或追求艺术上的永生。  相似文献   

18.
"九三"解读     
《周易》是一部奇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许多卦中的九三爻辞的解读,管中窥豹,揭示其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和人格精神。《周易》辩证法最突出的是对立统一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周易》的人格理论具有居安思危,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这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作者的主宰地位,带来了读者的解放与自由,但读者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文本之死".文本也在"作者之死"后获得了独立地位,焕发着独立后的生命力,产生了独立后的存在意义文本的多极意义与诗性意义.确认文本的独立性不仅保证了读者的自由,也将带来作者的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