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朔作品的语言具有“痞子式”的特点,这可以从他的词语、句子、修辞等的运用中反映出来,其主要做法就是将高尚和庸俗并置,使积极与消极相融。王朔对于意义的解构是以一种俗的方式进行的,它以打破常规的语言运用为依托和表现特征,这使得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接近他的小说,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相似文献   

2.
王朔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放在社会关系变革、新阶层涌现以及思想文化变迁的“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才能清晰地展示作品的时代风貌和特殊意义。意识形态的松动、文化选择的多样为另类的王朔小说打造了生存的空间;而世俗力量的显现和膨胀则使迎合大众的王朔小说声名大震。  相似文献   

3.
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本文力图在深入王朔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类分析,探寻三种人物模式各自意义并整合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由此发掘出王朔小说荒诞表面下的严肃意义,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既有的人的构想破碎后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虽然这种偏激化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4.
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本文力图在深入王朔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归类分析,探寻三种人物模式各自意义并整合出一条不同形象间相承和嬗变的轨迹,由此发掘出王朔小说荒诞表面下的严肃意义,即认为痞子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既有的人的构想破碎后对新生活模式的一种努力尝试,虽然这种偏激化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细读小说《动物凶猛》,呈现出隐藏在王朔童年记忆中的某种伤心和困惑:在一个由“文革”开创的孩子们的“自由世界”里,生命的河流会遵循怎样的行程。这既为我们如何阐释王朔的写作提供了某种启示,也使得我们采取更复杂的态度面对“自由”。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人们通常只关注直接进入作品的地方色彩,而忽视空域背景的层面,因而对王朔小说的"京味"存在争论。其实,王朔复杂的"胸臆"充分体现为作品中的拟政治语言、落拓之子、军队大院、理想空域等,而"京味"正相应而生。  相似文献   

7.
1993年兴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从批判王朔开始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中,文学的衡量标准变成了市场,于是导致了大量媚俗大众的作品产生,王朔便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并非科班出身的北京青年作家王朔,以其独具特色的作品,赢得了不同层次、各种年龄的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文学评论界,王朔却是一个最引起争议的作家。赞赏者誉其小说是继老舍之后的并有所突破创新的“新京味小说”,毁之者则称其作品为“痞子文学”或  相似文献   

9.
一、“王朔现象”引起的思考近一二年,从影视界乃至民众间,特别是青年中泛起了一股“王朔热”,或称为“王朔现象”,它起因于王朔的几部小说在青年中广为流传,几部电视剧收视率甚高,引起了轰动。对王朔的作品用文学艺术的标准衡量,影视界和观众均有不同评价。褒者认为它反映了时代精神,迎合了时代潮流,符合一些人的审美情趣,可算作文学艺术品;贬者评其为“痞子文学”、“流氓文学”或“无赖文学”,甚至斥之为“‘谴责小说,和‘讽刺  相似文献   

10.
赵旻 《凉山大学学报》2002,4(2):136-137,140
本文认为,目前从纯文本的角度去研究王朔巳失去意义,而对曾经由王朔引起的论争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对20世纪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系统考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演进轨迹,对于更好地理解现今的新课程标准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从而使得课程目标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坛,号称“痞子英雄”的小说作者王朔,曾经以《我是流氓我怕谁》与正统文化公然叫板。2002年7月,王朔又以25万字的妹妹篇《我不风流谁风流》在世人面前亮相。作者试图以“把责任扔到九霄云外”的写作态度,涂抹掉文学的神圣光彩,还作品以生活的本来面目;用“能摸到生活的质感”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感受北京方言以及平民文化的特色;以“自然界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艺术审美,表明白己的创作个性。王朔追求“有缺陷的”艺术来表达现实的生活,妄想获得学者专家们的正眼,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经历过近二十年的文坛纷争和社会关注,王朔及其作品必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无法抹去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为艺术而艺术乃是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口号,其领军人物便是沃尔特·佩特,其"为艺术而艺术"是当时英国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体现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思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阅读与研究其作品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同时代世界上却同时具有一定得相似性,在这层意义上,这种阅读同时对我们透视当下生活也具有重要价值。佩特的著名的散文篇章《乔康达》非常具体地体现了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观。该文从试图从分析佩特的这一唯美主义审美观的内涵,然后来解析具其作品《乔康达》具体怎样体现了此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不少人存在着血亲兄弟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友恭型,也有阋墙型.阋墙型兄弟关系的形成,主要是由家族内部嫡庶、长幼矛盾和薄情寡义、自私冷漠的性格缺陷导致;友恭型兄弟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维护家族利益的需要.作品中有关兄弟关系的情节描写,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串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岳进 《科技信息》2011,(1):I0190-I0190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国学校体育在发展社区体育方面,主要有场地设施优势、人才资源优势、方法技术优势等。如何合理地、有效地利用这些优势,对于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快感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大众流行文化发展的内驱力。而王朔小说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非常丰富的快感内容及表征。基于此,文章从大众文化角度来探讨王朔小说的快感编制策略,具体来说,王朔在小说中采用了狂欢化的语言风格、悬疑化的叙事策略以及双向化的人物与符号设置等手段以增加读者阅读小说的快感。  相似文献   

17.
王朔是近年崛起颇有影响但又很有争议的作家。在作品语言上,他集各种幽默表现手段于作品,利用变异、悖境、歧解、反套、岔断、杂糅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风格独特,手法奇巧。  相似文献   

18.
王朔小说的转型在当代文坛具有深远意义.前后期小说在创作内容和叙述形式方面存在诸多转型,突出表现为对世俗的超越,转型的深层原因表现为城市环境、主体身份、文学动机三个层面,由此揭示出其小说转型带来的文学史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闫伟新  徐颖军 《科技资讯》2011,(25):237-237
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旅游信息可视化及最佳旅游路线选择研究,对于更好地表达旅游信息、促进旅游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无疑具有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结尾部分是一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与结尾部分构思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霍桑的成功与他对于小说结尾的处理艺术是分不开的。文章结合三个作品的结束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帮助读者对其作品更好地理解,对小说的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