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传 《科学大观园》2009,(12):70-70
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可以复制人类疾病并且会发光的转基因灵长类动物。在一种基因的帮助下,他们让培育出的狨猴皮肤发出绿色荧光。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具有争议的成就。但日本科学家表示,这项成就能够让医学研究人员踏上一条令人兴奋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教科书都持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科学理论的评价中,实验是区分可接受的理论和不可接受的理论的唯一依据。可接受的理论就是那些能够通过经验检验的理论,其中有一类检验特别重要,即所谓的“判决性实验”,它可以为一个理论  相似文献   

3.
这是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1.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两本权威期刊《细胞》及《科学》在2007年11月20日同时刊出来自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  相似文献   

4.
<正>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对肥胖症患者的大脑进行磁刺激或电刺激,或许可以有助于他们减肥。科学家们在研究中测试了两种非侵害性大脑刺激技术发现,不管是电脉冲还是磁脉冲,对于肥胖症患者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被刺激的大脑部分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区域,而该区域与饮食自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被人类活动分割的地区,高度濒危的幼年亚洲象形成了全雄性象群。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雄象的一种适应行为,旨在提高其在人类接触风险高的地区的生殖适应度。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报告》。印度班加罗尔国立高等研究院的Nishant Srinivasaiah及同事用时23个月,在印度南部收集了248头雄象的1445张照片,并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他  相似文献   

6.
(一) 科学史是一门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实验事实和观测资料(或数据)为基础,从中发现各种现象变化的规律,由此建立起一种理论体系。科学史研究的“实验事实”则是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历史事实或事件,这包括:科学知识本身产生和发展的情况,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研究机构的一名科学家发现一种神奇的基因,它可以让果蝇的生命延长30%。基因后来被命名为“玛士撒拉基因”,玛士撒拉是基督教圣经中的人物,据说活了969岁。  相似文献   

8.
爱德华·布赫纳通过实验发现发酵过程可以在无细胞的条件下发生,这个发现解决了19世纪中后期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关于发酵性质的争论。布赫纳将酵母研磨过滤后得到的无生命物质称为酶,他认为发酵只是由可溶性酶进行的。他的实验和理论在当时产生了一些争议,这让酶理论逐步受到重视并启动了酶学的发展,并打开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近日重庆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们经过两年半时间,在基因实验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做“诱饵”,成功“钩”出6种与增龄性疾病(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关的基因,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探索项目的认可和资助。据悉,这6种可以延续衰老的基因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创立的基因论是现代生命科学史上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如果说孟德尔遗传学和达尔文进化论是上世纪生物学两项意义深远的科学成就,分子生物学和现代达尔文主义进化论是本世纪生物学两项影响重大的科学成果,那么,摩尔根的基因论则是前者向后者逻辑发展的历史环节。对于这位在生物学上作出卓著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治学历程和方法加以研究,可以概括出一种对现代科学研究有指导意义的发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可视化在科学史上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认知优势,并启发了大量的科学成果,但其如何形成这一认知优势可分解为三个认识论问题。本研究基于所有认知行为都是基于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这一前提,认为科学可视化是通过外部视觉刺激影响内部认知,并在这个研究思路上,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建模,构建了三个模型分别回答三个认识论问题:解释视知觉创造力的“意象-图式-表征”模型、解释外部视觉刺激带来认知优势的三要素解释框架、解释注意力与先验知识参与的双向模型。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是一种可引起人类血吸虫病的寄生虫,在中国乃至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种类主要包括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和流行于非洲、南美洲的曼氏血吸虫。我们所在的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协作组完成了对日本血吸虫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序列由近4亿个碱基组成,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占基因组41%)。我们从中共识别出编码基因13469个,其中有首次发现的与血吸虫感染宿主密切相关的弹力蛋白酶(elastase)基因。在与具有同等大小基因组的非寄生生物比较中,我们发现虽然基因数量相似,但其功能基因的组成却有较大差别:日本血吸虫一方面丢失了很多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如脂肪酸、氨基酸、胆固醇和性激素合成基因等,这些营养物质必须从哺乳动物宿主获得;另一方面,扩充了许多有利于蛋白消化的酶类基因家族的成员。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血吸虫适应寄生生活,与宿主协同进化的重要特性。血吸虫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血吸虫生物学特点、分子寄生虫学、分子进化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为血吸虫病的诊断、疫苗研制和新药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信息"可以通过信号框架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展示证明了在发育生物学中至少有一些"信息"是可以被谈论的。同时,这里"信息"的使用是一种意向性信息。只有在基因调控网络的语境下才能通过信号框架将遗传信息与基因在发育生物学中发挥的特定作用连接在一起。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境下生物学信息可以被不同地使用。当然,这与它在所有语境中是否都是合理的,是一个分开的问题。对生物学信息而言,语境论的认识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只要运用恰当,不同语境下的生物学信息使用都有可能是合法的。而这种语境论的"信息"意义的构建就实现了生物学信息的语义形成。  相似文献   

14.
来自麦基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者确定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与蛋白质合成途径之间的关键联系,为开发新的医疗手段提供了支持.蛋白质合成的调控,又称为信使核糖核酸的翻译,是细胞制造蛋白质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细胞和生物体各方面功能的实现息息相关.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名为神经配蛋白的蛋白质,这种神经配蛋白如果合成的量太多,就会导致类似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不过研究发现,成年小鼠的这种似自闭症行为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或者基因疗法等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山茂接受了东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中国·日本的科学技术史、二战后的科学社会史、大学史等方面都有很多著述。著文追述,一方面,通过中山茂的思想与研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东西方科学交流与碰撞的历史过程及其特有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山茂在近代日本科学的社会史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于中国科学史未来的研究走向会产生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向云团发射激光后,能生成风暴和闪电的新技术。该技术借助"双激光"刺激云团中的粒子。研究人员希望这项技术有一天可以通过向云团发射高能激光束人工降雨,或者是激发闪电。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光学和光子学学院以及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项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让第二道激光束围绕在第一道激光束周围,把它当作一个储能器,比以前更大距离地支持中央激光束。这个次要"装点"束负责为高强度的主光束提供能量补给,并防止它消散,如果单凭主光束自己会很快消散。云团中的水冷凝和闪电活动与大量静电带电粒子息息相关。借助正确类型的激光刺激这  相似文献   

17.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男士香水中一种被称为“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的成份可以刺激女性大脑中负责释放性激素的区域,而该化合物能够帮助男性产生让女性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这可能是男士俘获美女芳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研究人员介绍,化合物“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最早就应用于一些经典男士香水品牌中.不过化妆专家也指出,用了香水并不代表约会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笑,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这就是会笑自己的人才有权利开别人的玩笑。有人说:“笑的金科玉律是:不论你想笑别人怎样,先笑你自己。”美国人认为肯尼迪总统在遇刺30多年后还长久地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其奥秘或许来自他幽默的魅力。评论家说:“能笑话自己、避免浮夸的能力,是他在政治上和白宫里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日本工匠精神的中国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工匠精神是日本工业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通过考察日本工匠精神之历史形成、宗教内涵和其与中国民间信仰民俗的关系,可以发现,日本工匠精神中对职业、对工具的崇敬与感恩皆为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承继与发扬。对日本工匠精神之中国起源的探讨,能够启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从而促进当今工匠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虽然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等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类研究并不能完全取代“文化学”。其中,一个典型的个案就是日本的第一个诺贝尔匀获得者汤川秀树。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无法真正说明象他那样的科学精英何以能够出现在政治和经济形势极端恶化的三二年代的日本这一事实。本文企图从文化背景(历史因素)、文化环境(现实因素)这和文化选择(个人因素)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汤川秀树成为科学精英的原因。方面的探讨可能预示了“科学文化学”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