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清顺治皇帝于1653年颁发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自此,“达赖喇嘛”的封号被正式确定下来。此后,历世达赖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确定了清朝在西藏的主权关系。清朝对西藏地方的施政,主要是采取利用和扶持格鲁派(黄教)。这是因为,格鲁派不仅在西藏地区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三世达赖时期风靡蒙古地区,使许多蒙古人皈依格鲁派。1644年建立清王朝以后,清皇帝以“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之略。即扶持格鲁派,稳定蒙藏地区,推进全国统一为基本政策。1653年册封五世达…  相似文献   

2.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国家推广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全国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联系情感的纽带、交流沟通的桥梁。它不仅文化底蕴厚重,审美特征迷人,而且实用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3.
自公元17世纪中叶起,格鲁派在和硕特蒙古及清政府的支持下,其位于卫藏东部,安多以南的教法区逐渐发展成熟并定型。公元18-19世纪起,格鲁派不仅对该教法区的传播范围和名称进行了界定,而且也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该教法区的传播范围和名称则成为近代"康区"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过程.因此,语词翻译必须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才能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相似文献   

5.
15世纪初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卫拉特蒙古贵族的扶持下,成为蒙藏民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派。文章主要论证格鲁派在准噶尔汗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而探讨它对卫拉特蒙古历史和中国西北民族关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考证董卜韩胡土司几个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明代藏区土司和中央政府的政治关系。认为一批实力较大或地处偏远的土司虽然作为中央王朝治理边疆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为安边守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们往往对抗中央王朝,和中央政府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基本上处于一种冲击与回应的政治博弈状态。中央统治者对土司蛮夷与边吏二元价值体系下的政治思维,使土司集团始终处于中央王朝统治者政治视野中的政治边缘和对土司的歧视与不信任并存的状态。腐败的吏治不仅影响了中央政府在土司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激化了中央政府与土司的矛盾,使国家化解这种矛盾的各项措施成了加剧这种矛盾的催化剂,也使国家在化解这种矛盾过程当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沟通既是打通人们才智与心灵之门的钥匙,也是组织顺畅运行的生命线。沟通作为一个管理者重要的管理素质之一,已经越来越引起各个企业家的重视。沟通风格是组织管理者在信息沟通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风格,体现了管理者人际关系的基本结构与面貌。沟通风格不仅与组织的凝聚力、生产效率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绩效水平。沟通及沟通风格不良,是目前许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里,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网络不仅以它的信息资源丰富,而且也以它的传播速度快深受广大人们的青睐。那么,教师怎样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呢?  相似文献   

9.
沟通不仅是指人们心灵的沟通,而且是指人与教学的沟通。只有心灵沟通,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配合才能默契。也只有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沟通,教师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因此,沟通是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本文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进而达到人与教学环境沟通的分析,探索英语教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在治理西藏的过程中,根据西藏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清朝末年,54名驻藏大臣在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的问题上,由于清朝中央政府确定的对外“妥协退让”的政治策略,使驻藏大臣在执行中央“妥协退让”政策上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抗英出现了严重裂痕,这不仅给英、俄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培养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也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的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过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的倾向。后来,由于清朝中央政府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挽救危局,让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这种改革又影响和威胁到达赖喇嘛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驻藏大臣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阐述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里,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网络不仅以它的信息资源丰富,而且也以它的传播速度快深受广大人们的青睐。那么教师与学生怎么样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呢?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扎什伦布寺格西安钦呼图克图在内地倡办并参与启建时轮金刚法会,前往汉地佛教团体和寺院讲授格鲁派历史与显密经典,后经由汉地僧侣和居士弟子翻译刊行,传承影响至今;与太虚法师共同参与组建佛教同愿会,推进汉藏两地佛学交流研究与文化联系。安钦呼图克图先后两次往返西藏与内地之间商讨九世班禅返藏问题,转告中央政府的涉藏政策及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立场,国民政府封授其“普静禅师”名号。安钦呼图克图以非官方身份弘法讲经沟通汉藏文化,为汉藏双方意见立场的直接表达奔走往返两地之间,成为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依托的僧侣使者。  相似文献   

13.
清代治藏军事是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和论述了清代关于历次对西藏的用兵、治藏军事制度的构成要素、发展阶段和特点、治藏的军事思想以及它的历史影响等问题。认为清代治藏军事是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地方的重要制度,是清朝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清代通过用兵西藏,维持了西藏地方安宁,加强边境巡防,抵御外敌入侵,巩固国防,捍卫祖国统一,加强了中央政府在各民族心目中的威望,推进了西藏地方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相互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友好往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教育、娱乐、健身等功能,而且在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挥其在促进构建和谐西藏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与西藏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以及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到壁画中的民族精神,首先要把民族精神的含义阐释一下,民族精神是一个特指的含义,它根据时代的不同体现不同的特点。民族精神作为民族的某种精神特质,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一种外在性实体,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灵魂,内化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视民族精神为某一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相关文献,论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方式与特点。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的传播首先从蒙古统治集团开始,以吸纳蒙古民众和输出藏区高僧等途径为主,并在当时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通过自上而下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最终使格鲁派成为蒙古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它在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各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之作为高中体育教材,不仅为高中生开阔视野、全面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发挥学校——这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的载体作用,将之发扬光大!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慧君 《科技信息》2012,(5):238-239
双语,这个由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现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交通的便捷以及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频繁接触、交往、交流与合作,而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日益普遍,尤其在新疆这个由多民族创造的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组成的土地上。新疆众多的语言文字和古老的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而且也使双语教育成为新疆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由于语言是文化表现和传承的重要工具,所以语言课程设置既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和新疆文化的多元特性一样,课程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而且这种多元文化必然会对新疆双语教育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文化典籍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阐述了加强民族典籍翻译及其研究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典籍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有助于建立完整的"中国学",有助于中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也有助于其他国家完整了解中国的文化史和民族特色。基于对民族典籍翻译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应进一步在提高思想认识、确立典籍原本、组织和计划、翻译和出版、批评和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而创新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