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研究制造业信息化的异地协同浏览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Web的3D模型浏览系统;采用基于软件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异地协同浏览,完整的保持了三维模型的设计特征,可以快速进行异地协同设计,指导企业生产,进行异地技术支持等;对基于网络的3D模型浏览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Agent协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在企业处于动态变化的供应链中可重构能力、战略性合作伙伴建立、整体协调与优化功能较弱等不足,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模型,并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理论及分析方法,给出了基于KQML(Knowledge Query and Manipulation Language)语言实现供应链多代理之间的协调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Web(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Web)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系统中多Agent基于CORBA-Web平台的运作机制;给出了系统初步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与ERP相比,系统的智能性和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以订单处理为例,较之于ERP,订单处理效率提高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3.
结合动态联盟的崭新管理理念和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突破传统软件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构筑了一个基于网络资源共享的虚拟软件企业开发环境,同时,对系统的每一个功能体系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描述.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将更有效地实现软件企业各种资源的共享和重用,更大程度上改进自身的过程管理和文档规范,最终实现软件企业之间集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开放性理论,对体育院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外在环境、自身定位、共享实施障碍及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体育院校共享联盟整体加入现有成熟的开放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5.
以资源共享和联合服务为特征的图书馆联盟在国内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了云计算在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ASP模式的制造资源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SP模式为基础的制造资源共享系统通过为行业或区域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资源整合的信息服务,促进了企业间的协作,有利于提高行业或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在对基于ASP模式的制造资源共享模型及制造资源共享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SP模式的制造资源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联盟实现了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调发展,为中小城市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中小城市图书馆电子数据获取、网络平台建立、馆际互借等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联盟平台,中小城市图书馆拓展了业务范围,同时也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去适应联盟模式,从而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协同设计中,异地设计者之间需要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因此需要在各站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讨论XML技术的优点,使用XML可以方便地对协同设计进行数据交换管理,提出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和数据表示方式,设计实现了基于XML技术的增量式协同设计数据管理,便于异步协同设计时对其它设计者设计过程的了解,提高协同设计系统的效率,减少协同冲突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适应动态联盟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的进一步需要,构建了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系统(CPSCM)的四层体系结构,实现了产品结构维护、版本管理、产品配置管理、物资清单(BOM)多视图管理、产品数据共享接口等系统功能,解决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对象模型的构建、产品配置管理中的组合配置方法、基于XML的异构产品数据集成等关键技术。CPSCM系统能屏蔽异地、异构环境,实现异构产品数据的共享机制;实现了组合配置功能,使用户能更加灵活地进行远程产品配置;采用了四层browser/server(B/S)体系结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0.
支持产品创新的协同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知识驱动协同创新的产品开发理念。通过创成和吸纳两种方法实现产品协同创新开发,创成法采用知识驱动产品创新,表现在原理、结构或组合方式上的创新;吸纳法采用基于实例的产品变型设计方法,设计出较新颖的产品。构建支持产品协同创新开发的异地设计和资源共享平台,并研制其原型系统。平缝机开发应用表明,协同创新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已有的知识资源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基于知识的工程环境中构建的原型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动态创新环境中,企业间已由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竞争和合作并存的关系,这种转变对于企业创新产生了很大影响,带来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也存在这种竞合关系,对联盟成员间竞合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联盟整体的创新绩效,促进联盟实现协同价值。本文利用我们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调查获得的数据,剖析了影响联盟成员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因素,针对加强联盟成员竞合关系管理、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面向动态联盟协商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种半集中式的协商控制策略,提出一个面向动态联盟的协商过程模型,按时间将协商过程划分为协商准备,协商进行及事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并在此模型上构建了一个基于CORBA标准和DMAS(分布式多Agent系统)技术的协商系统框架。盟员企业的推理,决策和协商功能以Agent形式进行封装,多方协商由多个分布式Agent实现。而不同环境下Agent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构建在CORBA平台上的组件来实现。为实现动态联盟盟员企业之间的协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战略技术联盟成因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 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纷纷进行战略调整,结成战略技术联盟,从而有助于企业吸收与发展新技术、提高竞争力、分散风险、加速创新并获取竞争优势。而通过外部资源整合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企业间结成战略技术联盟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4.
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化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迫切需要应用网络化制造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一个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雏形 ,主要介绍作者在实施网络化制造时所遇到的若干问题——企业联盟的组织、盟员企业的选择、信息的传输及企业联盟中的协调工作等 ,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探讨 .  相似文献   

15.
后发技术赶超方式主要有2种:联盟创新和自主创新,但具体采用哪一种要看企业的技术能力状况。企业的要素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技术赶超方式。通过拓展的A-J模型,比较了联盟创新与自主创新2种赶超方式的绩效。结果发现:当企业的要素素质比较低,企业的技术能力也比较低时,企业应该采取联盟创新进行赶超;当企业的要素素质得到改善,技术能力得到提升时,企业应该选择自主创新进行赶超。  相似文献   

16.
核心技术联盟及其对联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技术联盟是企业获取技术创新的方式之一,很多企业置身于复杂的企业网络中,以此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实现技术联盟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就成为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因此,界定了核心技术联盟的概念,并从核心技术联盟形成的动因角度,分析核心技术联盟既能提高联盟内核心企业技术新构想的获取能力,也可提升非核心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从而提高了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知识联盟的不稳定性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它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有助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但是知识联盟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它本身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成为知识联盟中的隐患与风险来源。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我国施工企业动态联盟的产生以及现阶段存在的几种组成形式,分析了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动态联盟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施工企业动态联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化竞争环境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技术投资成本增加,企业间应通过联盟的方式互补有无,分散技术投资风险。参考层级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以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目的与潜在动机、技术联盟所面临的问题及关键成败因素为基础,界定企业策略规划、联盟伙伴选择、联盟沟通管理、法令规范、政府措施等五大层面,作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联盟发展策略评估层级架构的维度,并针对产业、政府、专家学者等3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影响企业技术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的规模不足与战略资源短缺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模式需要被打破.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之间需要从对立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而这一转换过程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就是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几种发展模式,提出适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动态联盟模型,并对如何保持成功的联盟关系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