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湿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宇  何美梅  赵斌 《科学》2006,58(5):48-5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被誉为湿地城。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和海图数据分析,上海海拔一5米以上的湿地面积共有3030.74公里。。中国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承担着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义务。长江河口是全球238个生态热点区域之一,且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无论从湿地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和湿地的类型.还是从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来讲.上海湿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世界各地的湿地依旧处于不断退化或即将退化的厄运中,对于湿地的恢复越来越重要。恢复退化湿地,主要包括生境的恢复和生物的恢复两大类。湿地生境的恢复主要包括植物生长条件的恢复、动物栖息场所的恢复和水环境的恢复。湿地生物的恢复主要是指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的恢复等方面。湿地植被既为湿地动物提供食源,又可为其提供栖息地,因而湿地植被恢复又是生物恢复的首要环节。恢复湿地要讲究科学,不然很容易揣着好心办了坏事,明明想恢复湿地,实际上却让湿地遭受了更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及防治退化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亚妮 《自然杂志》2002,24(2):95-99
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分布、效益及我国湿地的开发 ,分析了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和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指出保护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而讨论了我国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监督、防治与恢复重建目标 .  相似文献   

5.
华南滨海湿地的退化趋势、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地区滨海湿地丰富,以滩涂、红树林和珊瑚礁为主要特征.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介绍了华南滨海湿地的现状,分析了华南滨海湿地近几十年来的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海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4个方面.同时探讨了造成华南滨海湿地退化的原因,包括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滨海湿地产权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健全,保护滨海湿地意识薄弱,基础研究不足,以及保护和管理水平落后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华南滨海湿地可持续利用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滨海湿地管理体系和法制体系,开展滨海湿地评价研究,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完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湿地     
湿地的范畴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广泛得多。它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湿地还包括临近湿地的河滨和海岸地区,以及湿地范围内的岛屿、低潮超过6米的海域。联合国公约将湿地范围扩大到许多的领域。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天然湿地主要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包括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以及农用洪泛湿地、蓄水区、运河排水渠、地下输水系统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线虫是一种丝线状的小型多细胞动物,生存于多种环境.其中约有25%线虫栖息在海洋中,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数量一般为1×106~12×106 inds m?2,通常以泥质河口和盐沼区域密度最高.盐沼湿地中大量被固定的碳通常以碎屑通道形式进入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海洋线虫通过摄食及生物扰动作用扮演重要角色.盐沼植被的生长对海岸带沉积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改变海洋线虫的分布模式.在微食物网中,海洋线虫通过与细菌/碎屑耦合,刺激细菌生长,进而加速营养物质的再矿化;海洋线虫是较高营养阶元的食物来源,也是微型和大型底栖动物的重要联接.此外,海洋线虫作为潜在的环境指示种,在生物监测领域被广泛应用.我国海岸带湿地跨越不同的气候带,但是该区域中有关海洋线虫现有资料非常匮乏.为了刻画海洋线虫在海岸湿地的区域生态功能,有必要深化海洋线虫的生物生态学基础研究,定量刻画海洋线虫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贡献.其中,生物多样性的估算是生态系统动力机制研究的核心内容.除室内和野外受控实验研究外,应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生态系统对环境扰动的响应.为了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方法学的改进也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绿地图之美     
2010年9月,上海世博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馆展出了中国首套湿地绿地图。来自全国的600多名大学生组成了这一年的30支“湿地使者”队伍,利用暑假前往国内15个具有代表性的河流、湖泊、高原湿地、滩涂、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考察并绘制出20幅形式多样的中国湿地缘士也图。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4,(12):15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湿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9名,名列全国首位。高山湿地向来有“地球肾脏”的美名,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湿地资源。在西藏众多湿地中,  相似文献   

10.
正危机1受挤压大面积围垦改造在湿地保护区,我们也许会为大片的野生景象而欣然,却不知很多湿地瑟缩在密布的农田中央,早已失去了从前的辽阔。中国拥有大面积的湿地,但是只有少部分被幸运地划为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其他湿地有很多作为农业或工业用地被开垦和改造,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江淮  相似文献   

11.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湿地,也许你眼前会浮现出一望无际的茫茫海滩,或是草丘密布的沼泽地。实际上,湿地所包括的景观多种多样,除了海滩和沼泽,那天落龙涎、与银河争流的千尺悬瀑,浩浩荡荡、碧波万顷的湖泊,或者光影徘徊、澄如明镜的半亩方塘,也都是湿地。那孕育过古国文明的滚滚江河,承载着长征历史的漫漫草地,以及那植根海滨保护海岸的红树林,洒碧水上的稻田,也都是湿地。中国湿地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在温带、亚热带还是在热带,无论是在  相似文献   

13.
湿地碳计量方法及中国湿地有机碳库初步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碳计量是湿地资源保护和增汇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 在全面整理碳计量方法和探讨湿地碳计量的困难性后, 认为清单法是在国家尺度上估算中国湿地有机碳库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 为了弄清楚我国湿地到底固了多少有机碳? 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之上, 利用改进后的清单法进行了研究. 主要结果如下: (1) 中国湿地有机碳库总计达5.39~7.25 Pg, 约占全球湿地碳储量(154~550 Pg)的1.3%~3.5%. (2) 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5.04~6.19 Pg)>中国水体有机碳库(0.22~0.56 Pg)>中国湿地植被碳库(0.13~0.50 Pg), 分别占中国湿地有机碳库的85.4%~93.5%, 4.1%~7.7%和2.4%~6.9%. 本文估算的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要高于先前的研究结果3.67 Pg, 但低于前人的研究结果12.20和8~10 Pg. 在讨论和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对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全同各地都有分布。全国湿地面积达6300万公顷以上,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以上,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湿地有: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西北端,海拔3185米,面积54万公顷。青海湖是重要的渔业区,环湖而生的草地是羊、牦牛、马的主要牧草地,鸟岛有各种鸟类160多种,主要为雁鸭类,如斑头雁、鸬鹚等,以鸟种众多而闻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计于江西省长江以南,是一个由沼泽及草地围绕的大淡水湖、面积22万公顷,既是主要的天然淡…  相似文献   

15.
洪湖湿地行     
洪湖-湿地教育2008年5月下旬,我曾应武汉图书馆“名家论坛”邀请,赴江城作“生态文明”演讲。讲课之后与自然之友武汉小组负责人徐大鹏谈到湿地保护,徐老师建议我将生态文明讲座中的湿地文化内容拓展,形成一个专题讲座.共同开展一个湿地文化与环境教育的系列巡讲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2004年首次进行的全国性湿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湿地3848.55万km2(不包括水稻田湿地),其中自然湿地有3620.06万km2,库塘湿地有228.50万km2。根据国家林业局2003年《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简报》分析,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  相似文献   

17.
第九个国际湿地日刚刚过去,奉献给它的本应是感恩的歌声和鲜花,可是,面对湿地仍然还在被损毁的现实, 作为一个湿地科技工作者,我更想呐喊--让我们为湿地抚平创伤,让它不再流泪。湿地曾给了人类太多的恩泽, 而失去湿地的人类,将面临与失去阳光同样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09,(7):F0004-F0004
位于海拔1700米的神农架大九湖乡,有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大面积高山沼泽,20世纪70年代曾改造成农田,后人们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又重新恢复了湿地面貌。  相似文献   

19.
湿地被国际《湿地公约》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作为地球的5大生物系统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3月热播的电视剧《林海雪原》中,有一个镜头令人回味:夜幕降临,堆堆篝火在飘动,不料野鸡接连飞进火中,成了小分队的美味。这个情节并非是编者虚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正是20世纪40年代黑龙江乃至东北自然生态的缩影,然而,现在这些野趣已成为老一辈人讲述的遥远故事。50年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面积有536万公顷,占整个平原面积的80.2%,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在世界上亦属罕见,但现在只剩下难以连片斑块状湿地113公顷。短短的50年,湿地锐减了79%湿地被大量蚕食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无数种类的动、植物赖其生存。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