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科技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在研究我国现有国家农业高新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区的必要性。以江苏省为例,深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区的本质内涵、发展模式、关键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的制约、生态环境的变异,已成为制约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两大瓶颈。建于1999年的昆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为发展重点和方向,有效地破解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对于发展农业的瓶颈制约,既完好地保护了基本农业,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较好地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独特的“昆山之路”,凸现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效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好这一重大课题、推动农村经济新跨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新的跨越,关键是要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把农业改造成为发达的、强质的、高效益的产业。农业产业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1.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变弱质农业为强质农业。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网站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部分发达地区开始尝试农产品电子商务。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弱,农产品流通是我省农业发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没有农业就没有世界。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农业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远比经济落后地区多得多,对农产品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菜篮子工程”成了“农业”的代名词,它已成为社会流行的通俗名称,这个名称的独到之处- 就是把“农业”与人们餐桌上的生活连在了一起。事实上农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重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农业建设是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重要一环。作为一个国家没有农业,它是一个跛腿的国家,作为一个城市没有农业它是一个干枯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王登辉  高晓云 《甘肃科技》1999,15(5):8-9,58
河西地区农业开发有具大的潜力,投资产出比较高,综合开发有高投人就有高效益,该地区开发一亩荒地,水利建设、输电线路等配套工程需300元,新增一亩水地需投资700元,比河东地区引黄电力提灌工程亩均投资1100─1500元低得多。河西地区有水就有粮,有粮就是商品粮。在河西地区增加大的投入,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粮,河西商品粮基地建好了就可生产大批的商品粮,从而缓解河东乃至全省粮食供需矛盾,河西农业经济大发展,可以带动全省农村走向富裕。全省85%以上的人口在农村,80%的工业原料靠农业提供,农村购买力占…  相似文献   

7.
王毓花 《阿坝科技》1999,(2):27-34,35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向市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家业增产增收的具体实践。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除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管理,产后的增值加工和商品化处理外,其根本前提是要选择优良的品种为基础。偏远山区及民族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如果选择与内地和发达地区相同的项目,无论是生产条件、规模和技术条件都难以比拟,其重点应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当地名、特、优、稀、缺产品,以良种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充分体现了农业的极端重要性。现代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生存问题,特别是在苏州这样经济较发达地区,其内涵正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功能不断向生活、生态拓展。正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充分认识现代.农业的地位作用,科学选择我市未来农业发展途径,健全完善各项促进措施,对加快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苏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反哺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打破“三农”问题产生根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要求,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而中部地区多数是农业大省,尤其是要重视自身的差异,在工业反哺农业问题上要有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继解决广大农民温饱实现小康后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告别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心愿。对于乡镇企业来讲,充分认清自身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密切关系,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挥乡镇企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这是事关大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