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奎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12):15-16
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82岁的杨振宁教授突然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坤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1):24-28
《琵琶记》与《拜月亭》高下之辩,是明中叶至明晚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戏曲论争,反映了不同戏剧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各有其立论的原因、意义。这场众多曲坛学人围绕《琵琶记》、《拜月亭》的高下问题而展开的论争,因各人评论立足点相异,故多有见识未到之处,真正见解深刻的是思想家李贽。 相似文献
3.
4.
刘中文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31(3):13-18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思想家、学家鲁迅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远远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这种探寻透过现实层面达到了哲学高度。本仅就其散诗集《野草》的现代性思考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7.
梁颂成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9,(2):144-144
宋人张戒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岁寒堂诗话》)颜延之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用典繁多著称的诗人。阅读用典繁多的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研究用典繁多的诗,则更是一件艰苦的工作。颜延之历来缺乏研究,恐怕也与此有关。谌东飚先生却迎难而上,其所撰新著《颜延之研究》虽系全面研究颜延之之作,但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研究颜延之诗中的用典乃“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谢燕清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4,26(5):99-10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各种神话记载,但中国人对神话的研究却是始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传人。在此之前,中国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神话,其态度要么“子不语”或“搜神”、“括异”,要么投入到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利用之中。按西方人的理解,神话是宗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它是一种与历史文献、宗教典籍、神学作品不同的叙事。 相似文献
9.
陈敢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9(4):F003-F003
在林林总总的诗选或诗论选集中,青年诗评家谭五昌主编的《中国新诗白皮书》(昆仑出版社,2004年1月版,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其匠心、慧眼和气度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缘自方法论方面的制约。我国古代指导文学书写的文献非常丰富,这类文献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作用难以论定。郑学诗教授的《走出写作障碍》一书从写作学或曰写作美学的角度对文学书写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发,其价值不只在对写作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赜索隐,对推进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突破方法论瓶颈也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顾永安教授等著的学术专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是一部具有诸多价值的学术专著,一部精品之作。该书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实践指导价值和政策参考价值,还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和培训教材,同时该书堪称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一个范本,值得社科研究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潘启富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8,(2):139-140
广西教育学院罗勇岐先生新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探微》,利用细微的章节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指导广西局部的具体实践活动,该著的主要特点有总体设计突破常规思路,以小见大;文如其人,跨度跌宕;素材生动,有专业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3.
燕良轼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9(2):F003-F003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楚廷先生的又一部新著《课程与教学哲学》最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全书共13章,41万字。这是张先生近年来的一部力作,可以说是他40余年教学经验和20余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总结和提炼。它将如一支出墙的红杏,以其独特的风骨、独特的魅力绽放于教育的百花园中。 相似文献
14.
夏毅辉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3):F002-F002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冷鹏飞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一书 ,于 2 0 0 2年 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部著作是 1 995年批准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此后近五年的时间 ,作者竭尽全力 ,搜罗扒抉 ,穷思极微 ,终将它出版面世。该书既是冷鹏飞教授二十余年来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重要结晶 ,也是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现代商品经济理论对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进行重新审视的创新之作。综观全书 ,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以今鉴古” ,思路新颖该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今鉴古”的新思路。所谓“以今鉴古” ,就是以现代商品经济理… 相似文献
15.
16.
十九世纪末,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为中国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最佳载体。1902年,梁启超创办了《新小说》杂志,并通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把小说视为"文学之最上乘"。《新小说》颠覆了历史上鄙视小说的陈腐观念,由它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很快在文坛上发生影响,并迅速生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小说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
牛殿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2):60-63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19.
与科学史领域的情况类似,女性主义学术在考古学领域的兴起不过30余年的时间,但却对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考古学界虽不乏关于性别问题的探讨,但运用“性别考古学”理论和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美国学者林嘉琳和孙岩将一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考古学的性别研究论文,集编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一书,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专著中,第一本讨论性别问题的研究专集”。该书按时代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和汉代四部分,分别从墓葬、聚落、文物、文献等方面,探讨了性别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展现了性别视角应用于中国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功。该书中译本的出版,将进一步引起中国考古学界对性别研究的关注,促进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5)
闻一多歌悼孙中山先生的长诗《南海之神》 ,是一篇充满神话浪漫色彩和浓郁的英雄悲剧氛围的奇特作品。诗中的英雄崇拜体现了“五四”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变化 ,这种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这种积淀于东方民族历史文化心理中的“东方的英雄崇拜情结” ,与西方的“英雄崇拜”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闻一多诗中所表现的这种“东方的英雄崇拜” ,却与大革命的时代精神相悖 ,其历史局限性是明显的。这种“英雄崇拜”的延续 ,才是英雄的真正的悲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