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打工致使农村一代人富有,而留守致使几代人贫穷。”一直以来,父母外出经商或者是务工已成为广大偏远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中国留守孩子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基本现状,然后剖析了当下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最后再详细地分析了如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萍 《科技信息》2009,(6):112-113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出现的“留守未成年学生”(也有称“留守孩”)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留守孩目前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原因出发,得出了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但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还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滇西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的大理弥渡、祥云和楚雄双柏开展了专题调查,依据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留守现象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产生的影响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我国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留守家庭”问题,剩下只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他们守住寂寞的农村。其中“留守妇女”是职业教育巨大的潜在市场。本文从如何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出发,使留守妇女能自立、自强。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从而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附属品”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近几年来逐渐受到各界关注。多方学者对此开展了研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是推断和思辩性的,难免和实际相悖。在问卷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分类、定量、个案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并视之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晴雨表”。结论为:父母打工对其留守子女的学习影响具有一币两面性,留守儿童并不都是“学习问题”学生。这对于克服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歧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三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汤亭亭《女勇士》中留守女性命运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的被迫开放和人口跨域迁徙的增加,产生了中国社会早期的留守女性群体。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成名作《女勇士》中刻画了多个早期留守女性的形象。本文选择了其中的三个典型女性人物——即“无名姑妈”、“月兰姨妈”和“母亲勇兰”——作为分析对象,以揭示不同思想和性格群体留守女性的不同命运。这种分析,对于研究今天中国社会中的留守女性群体仍然具有很强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前往经济发达城市务工或经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由于长期生活于非正常家庭结构环境,留守儿童多产生不同程度的行为规范问题及心理问题.为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日益严重的行为规范问题,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深入揭露留守儿童行为规范问题成因,并为预防和矫治留守儿童行为规范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建设越来越快,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经费投入足,教师专业性较低,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国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升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了家庭教育功能,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留守学生产生的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与教育,心理问题增多,道德出现滑坡,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留守学生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学生,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未来取决于现在未成年人的成就,因为他们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在未成年人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该文首先介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接着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导致的问题,最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导致了大批享受不到父母关爱、得不到学校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这些“留守子女”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使其在学习、心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运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否能得到彻底解决,有赖于人们对问题本质的清晰认知.尝试理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思路中的几组关系,并明晰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运作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伴随着农民工的出现,留守儿童数量呈递增趋势。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留守”问题正困扰着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精神上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种种困境,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谈农村语文教学——让学生成为语文自主学习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素华 《科技信息》2010,(21):352-352
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人口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由于不堪经济负担的原因,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将小孩留在了农村,正处于学习成长阶段的学生成为“留守学生”.从而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留守学生”的出现,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留守学生”队伍逐渐膨大的情况下,“留守学生”成为农村语文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采用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途径与措施,以期引起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实施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6.
年轻农民(父辈)纷纷外出打工,其子女留在家乡由祖辈照顾--农村隔代监护由此产生,并成为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的重要模式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在贵州省留守儿童比较普遍的几个乡镇开展了专题调查.本文依据访谈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产生的原因、隔代监护现象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儿童社会化理论对隔代监护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钟黎明 《科技信息》2008,(3):157-159
留守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学习生活在"低人一等"的职业技术学校里,面临着心理障碍、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诸多问题,笔者将有问题的留守学生称为潜能留守生.本文拟对我校潜能留守生现状进行详实调查,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近10年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SPSS20.0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上所搜集的2005-2017年的854篇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词分析,绘制了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表现及综述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于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雪原  齐洁 《科技信息》2009,(26):62-63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但是,由于城乡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民经济上的压力,他们的子女被迫留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即“留守儿童”。在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留守儿童问题也更加突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结合湖北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这方面的实践,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影响与成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问题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逐步认可.在建成我国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积极心理教育模式可以塑造出留守儿童特有的积极人格、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的积极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