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词类转换是汉英互译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能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本族语的语言习惯,反之则会使译文生硬累赘,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本文将英译汉及汉译英翻译中常见的词类转换做以总结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华莱士·史蒂文斯的《一对冥思夫妻》一书中的翻译实践为案例,从词类转换的具体规律和翻译中不同词类进行转换时应采取何种翻译策略两个方面着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重点归纳英汉翻译中五种主要词类的转换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和副词之间的相互转换.词类转译是英汉翻译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翻译技巧,旨在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对英汉互译中词类转换现象的研究能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本,提高翻译水平,保证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3.
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译法是一种经常能够使用到的翻译方法。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某些句子是不能按照词语的意思逐一对照进行翻译的。要使句子翻译得更通顺、流畅,可以在不改变句子本来意思的条件下,适当的转换词语的词性,使翻译效果更符合英语或者汉语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4.
5.
以汉语为本族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英汉互泽时往往需要采用变通译法。本文以句子的组成单位——词为着眼点,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中各自用词的特点,归纳出英语译成汉语时几种最主要的词类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6.
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是建立在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之上的。通过对翻译转移理论的介绍,旨在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翻译转移的必要性。本文通过英汉翻译例证。主要从词类转换这方面探讨转移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师甜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8):70-71
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本文以心理语言学中工作记忆机制为理论基础,基于收集到的176句汉英语码转换实例,尝试对汉英句内语码转换中二语转换词类型及其所占比重不同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尤利西斯》的一大特色。传统小说中作者总是不断站出来解释人物的意识活动,乔伊斯则“作者退出小说”,将人物的意识活动或话语活动通过语码转换等意识流技巧直接呈现。读者如不去揣摩语码转换隐含的意义,就无法读懂该书。语码转换发展了文学创作手段,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尤利西斯》的一大特色。传统小说中作者总是不断站出来解释人物的意识活动,乔伊斯则“作者退出小说”,将人物的意识活动或话语活动通过语码转换等意识流技巧直接呈现。读者如不去揣摩语码转换隐含的意义,就无法读懂该书。语码转换发展了文学创作手段,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最具代表力的译作之一。本文通过对这部译作的简要探讨,分析了林语堂的译文特色,包括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具体来讲,从选译词,到用韵,再到运用总体的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方式,无不显示了林语堂先生独到的翻译观,非常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小说《孙行者》中,采用的最主要的语言策略之一就是在人物的话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汤亭亭在《孙行者》中使用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策略,通过保存华裔群体语言的独特性以构建华裔群体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身份,同时表达作者的多元文化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A Survey一书的配套辅导用书,《英语国家概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步辅导》中误译之处甚多。本文展示了其中的一些典型误译,并予以分析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左传》隐公元年至襄公三十一年中单音节兼类词为研究对象,共搜集214例。根据兼属词类多少,主要分为兼两类型词、兼三类型词、兼四类型词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左传》兼类词类型以兼两类型词为主,其中又以兼名∕动为主要形式。研究《左传》兼类词类型对于理解上古文献语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刘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6):68-71
文章在对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类统计的基础上,运用Verschueren(1999)提出的语用顺应理论,阐释语码转换对作品人物塑造的独特作用,进而指出将语码转换研究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越发一词在<红楼梦>中的用法丰富多样,不仅有最常见的义项更加,还有被一些大型辞书所忽略了的两个义项:索性、干脆;反而、反倒;以及一个固定用法越发…越….明清小说中,越发的类似用例也不乏见.更加、干脆、反而这几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词义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陈文革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15(1):93-97
运用社会语言学中有关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对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会话进行分析,认为哈代以其渊博的社会阅历和高超的语言能力,巧妙地在标准语和方言之中娴熟地进行语码转换,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复杂形象的同时,也批判了维多利亚时代伪善的社会道德和语言标准。语码转换不仅反映了哈代对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眷恋,也反映了他的社会和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8.
伽达默尔首先将阐释学理论与翻译联系起来,提出译者的视域必须与原文,即作者的视域相融合,才能成功的完成翻译这项任务。本文从"视域融合"这一角度入手,以傅译《高老头》为例,简单分析了译者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顺利完成翻译。 相似文献
19.
20.
浅析《李尔王》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1(1):76-79
《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人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这种深度只有通过象征的手法才能达到,《李尔王》因此也就超越了一般戏剧的时空观念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诗的魅力。读必须涉及人剧本的象征主义的激流中,才能对《李尔王》这部作品有更好、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